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14篇 |
免费 | 960篇 |
国内免费 | 150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8篇 |
大气科学 | 612篇 |
地球物理 | 759篇 |
地质学 | 4184篇 |
海洋学 | 562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398篇 |
自然地理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243篇 |
2022年 | 265篇 |
2021年 | 251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234篇 |
2018年 | 189篇 |
2017年 | 204篇 |
2016年 | 240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383篇 |
2013年 | 261篇 |
2012年 | 339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324篇 |
2008年 | 301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248篇 |
2005年 | 240篇 |
2004年 | 231篇 |
2003年 | 166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109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61年 | 2篇 |
1942年 | 2篇 |
193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扬子陆块西缘晚中元古代地质演化史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以扬子西缘元谋杂岩中一套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为认识和理解扬子西缘晚中元古代地质演化提供支撑。两件元谋二长花岗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086±10 Ma(MSWD=1.4,
72.
73.
在“俄罗斯”一节的教学中,我十分注意运用一条纬线来引导学生探索地理问题。这条线就是北纬60°纬线。它几乎横贯整个亚欧大陆,从俄罗斯东部的堪寨加半岛北端,一直延伸到俄罗斯西部的圣彼得堡附近。如何将这条纬线的地理意义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并做到“一线”多用呢?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4.
中朝-扬子板块碰撞结合带东部边界及海域延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中朝-扬子板块碰撞结合带的边界划分的各类观点,分析了存在争议的原因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通过对苏鲁造山带及黄海海区的重磁资料、周缘断裂特征、典型地震剖面等最新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研究认为华北扬子板块的碰撞结合带应为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千里岩隆起,结合带在陆地的北边界可能为五莲-青岛-牟平断裂;南边界为连云港-黄梅断裂;千里岩南缘断裂在印支期是一条千里岩超高压变质带折返的边界断裂,白垩纪以来反转为一条控制南黄海北部坳陷的大型边界断裂,并指出加强黄海海域重磁震资料的精细研究及海陆结合带的构造关系研究是进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5.
北黄海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环境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北黄海盆地是晚中生代和早新生代形成于东北亚陆壳之上的一系列NE-SW向裂谷盆地中的一个,以新生界盆地迭置于中生界盆地之上的双层结构为特征,盆地的演化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为陆相沉积,其中上侏罗统深湖相沉积机能是盆地内的主要烃源层,对盆地的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及其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我国沿海养殖对虾发生了特大的暴发性流行病,损失惨重。本文报道该病的特点、症状及危害,并在患病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的中肠、肝胰腺的上皮细胞核和细胞质及腹肌纤维间质中发现大量具有囊膜的杆状病毒。通过病毒引起宿主靶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无包涵体等特性分析,认为该病毒属于有囊膜杆状病毒科C亚群,不同于已知的对虾所有杆状病毒,为对虾的一类新致病病毒。文中还分析了主要致病原因,通过调查和试验提出8条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云南寻甸仙人洞XR1石笋进行TIMS-U系测年、氧碳同位素、有机碳含量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模式:(1)8.0~6.0kaB.P.为温暖湿润期;(2)6.0~5.1kaB.P.为气候突变期,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3)5.1~2.1kaB.P.为凉干期。通过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δ18O记录对比,认为石笋有机碳可以反映气候变化,但是存在滞后效应。最后,利用XR1石笋δ18O记录与北半球33°N太阳辐射量,本文初步分析了云南寻甸地区中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寻甸地区中全新世气候的整体变化趋势受33°N太阳辐射量控制,同时受中全新世火山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夹持的南昌凹陷,呈近南北向凹凸相间展布格局。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以东地区,“南断北超”型断陷自南而北由北东走向渐转为北北东向展布,其源于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在晚期的反转作用,西缘和北部受赣江断裂系东枝走滑断裂影响明显而发生转向。鄱阳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组沉积期)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周家店组—南雄组沉积早期)走滑张扭断(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南雄组沉积中-晚期)走滑伸展盆地和古近纪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东南部断陷区(江埠—二甲村凹陷)由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而只残存周家店组早期坳陷和周家店组中期—南雄组中期断陷两个发育阶段的沉积。 相似文献
79.
为比较大型藻抑制赤潮藻的能力,研究了孔石莼、羊栖菜、长浒苔、马尾藻、蜈蚣藻和裙带菜的干粉末海水浸提液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并从长浒苔中分离出具有强抑制作用的组分。分析6种大型藻浸提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率(Inhibitory rate,IR%)和120 h的半效应浓度(Effect concentration,EC50,120 h)发现,孔石莼、羊栖菜、长浒苔、马尾藻和蜈蚣藻的浸提液在浓度达到2.4 g/L时可在实验周期内使中肋骨条藻全部致死,抑制率达到100%,全部致死所需时间分别为96、120、96、144和144 h,当浓度达到4.8 g/L时,6种大型藻均可全部杀死中肋骨条藻,6种大型藻对中肋骨条藻的EC50,120 h分别为1.0、1.0、1.1、1.4、1.5和4.7 g/L。从长浒苔浸提液中分离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具有强抑藻效果,受试条件下,其EC50值为0.08 mg/L。乙酸乙酯相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组分至少包含14种物质,其中9-十八炔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是含量最大的2种物质,各物质的抑藻活性尚需进一步研究。长浒苔具有很强的抑藻效果,具有应用于赤潮藻控制的潜力,研究结果为分离鉴定抑制中肋骨条藻的化感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中太平洋CP25岩心的矿物、稀土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晚新生代海底火山活动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太平洋CP25岩心沉积物中钙十字沸石、蒙脱石/伊利石比值(M/I)、稀土元素含量、铈异常(δCe)、铕异常(δEu)及Sr、Nd同位素特征作为海底火山活动的证据,揭示了中太平洋海盆晚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和沉积的历史。其结果是,早中新世约20~17MaB.P.间,火山活动逐渐强烈,在17MaB.P.最强烈,使得沉积物具有高M/I和∈Nd、低δCe和87Sr/86Sr。17~1MaB.P.发生沉积间断。1MaB.P.至现代,火山活动较早中新世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