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3篇
  免费   2164篇
  国内免费   3235篇
测绘学   588篇
大气科学   284篇
地球物理   1872篇
地质学   10804篇
海洋学   700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964篇
自然地理   51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425篇
  1996年   374篇
  1995年   371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322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4年   9篇
  194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剪切带型金矿中金沉淀的力化学过程与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有关该类型金矿的成因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剪切带中金的沉淀析出机制和成矿过程仍存在较大争议,对于赋矿部位的构造属性与矿床关系的研究尚显薄弱。对此笔者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剪切带型金矿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胶东金矿的研究实例,运用断层阀和力化学理论分析发现,无论是脆性还是韧性剪切带,无论是脉型还是蚀变岩型金矿,其成矿的关键部位均与构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脆性破裂(特别是R、T、R’破裂的产生)和碎裂作用以及(多期)岩体侵位密切相关,并且脆性破裂所导致的压力骤降从而引发流体闪蒸的力化学过程可能是造成金沉淀析出成矿的有效机制,其中多期岩体侵位所提供的流体是成矿的物质基础。此外,从国内外实例可以看出,剪切带中的脆性破裂不仅发生于脆性或脆韧性构造域,也可以发生在较深层次的韧性构造域中,尽管韧性域中产生脆性破裂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这可能是韧性剪切带成矿的关键机制之一。最后,综合岩体、流体、剪切带三者对成矿的耦合作用,文中提出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机理为:(多期)岩体侵位-热液活动-构造剪切-应力集中-脆性破裂(碎裂)产生-压力骤降-流体闪蒸-元素(金)析出,如此循环往复方可形成大型剪切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92.
中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庭颐 《地理学报》1996,51(3):224-229
我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山多,高原广,垂直地带性的影响,给热量带的划分带来了困难,因为垂直气候都具有在该地区纬向气候带的基础上衍生而生的,因此,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也应以纬向地带性为主,基带气候为中亚热带的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河谷仍应归属于中亚热带,青藏高原破坏了纬向地带性规律,其东侧应有一条亚热带西界,这一界线应是北、中、南亚热带遇到青藏高原后的中断界线,而不是北、中、南亚热带与青藏高原寒气候  相似文献   
93.
柯丹  刘洪军  侯惠群  吴国东  郝伟林  易超 《地质学报》2016,90(12):3545-3553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是我国主要的砂岩型铀矿类型之一,属全盲矿,找矿难度大。地电化学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分支之一,为隐伏铀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并在实际找矿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研究表明,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上方,存在着地电化学提取U元素异常。总结和分析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在实际试验中发现的铀矿上方地电提取铀异常特征,在前人提出的元素由深部向地表迁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砂岩型铀矿地电化学异常的形成机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上方地电提取U元素主要呈现为跳跃的锯齿状高值异常,可以作为深部铀矿找矿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94.
南天山区域大地构造与演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塔里木和中天山之间的南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与地壳增生过程。综合分析南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地层、古生物、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放射虫、蛇绿岩、蓝片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南天山的区域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南天山主体为一上百公里宽的增生-碰撞混杂带-南天山(蛇绿)混杂带;其北侧为中天山岛弧,是仰冲壳楔;南侧为塔里木陆块,是俯冲壳楔。古南天山洋为一广阔的大洋,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起始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新近纪-第四纪进入陆内造山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95.
海南岛三亚滨珊瑚生长率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海南岛三亚不同珊瑚岸礁区两个不同生长年取滨珊瑚样品的生长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季生长率低,春季至秋季生长率高,并获取了滨珊瑚的季节生长率时间变化序列,珊瑚生长率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对比表明,滨珊瑚的生长率主要与海水温度相关,而与降水和日照时数的相关性不明显,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率与冬季和早春(12~3月)的海水温度相关,其他季节的生长率与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关系不明显,初步认为低海水温度及三亚岸礁区浓珊瑚季节生长率变化的主要环境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6.
梁传茂 《地学前缘》2011,18(4):193-200
阿巴拉契亚-阿钦塔造山带是北美乃至世界著名的大陆边缘挤压碰撞推覆造山带,是地质学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也是许多经典地学理论和概念的发源地.其中,对地质学影响最大的当属地槽学说.继20世纪60年代由深海钻探带来地学革命之后,由COCORP实施的地震反射剖面和深钻揭示了该造山带的巨大推覆构造.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巨大推覆体之下...  相似文献   
97.
在坦桑尼亚西南部的乌本迪带内首次发现了阿拉斯加型(岛弧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对约束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Nsamya杂岩体主要岩性为单辉橄榄岩和辉长岩,单辉橄榄岩位于杂岩体的中部,而辉长岩主要位于北部边缘,表现出环状岩体特征。锆石U-Pb年龄表明杂岩体的形成年龄介于1874~1944Ma之间,为古元古代晚期。岩石地球化学显示,杂岩体具有低SiO2,高MgO、FeOT、Cr和Ni含量,富集LREE和Ba、P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同程度的亏损HREE和Nb、Ta、Zr、Hf和Ti等高场强元素特征,为具有岛弧构造背景的阿拉斯加型岩体。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认为其形成于古元古代乌本迪造山作用晚期的岛弧盆地闭合阶段,玄武质岩浆来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遭受下地壳基底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冀东冀西与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东、冀西广泛分布着以深变质绿岩带为主的变质基底,同时也是中生代岩浆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剧烈的岩浆隐爆作用,对区内早期的绿岩带和其中的金及金矿床进行了强烈的活化改造,形成一批与岩浆隐爆炸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该类金矿床由于赋存在不同的隐爆构造,具有多样性的矿化特征,可再细分为隐爆震碎角砾岩型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床和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型金矿床。文中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类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它们相互间的空 布关系及与成矿有关的浅成侵入岩的特征。指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常与重熔岩浆有关的脉状-细脉浸染状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共同产出,组成矿床组合,并具有垂直分带的分布特征,这对认识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指导找矿有重大意义。最后,还讨论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0.
甘肃青分岭金矿地质特征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分岭金矿赋存于华力西中期蚀变角闪二长岩体与围岩硅板岩和石英脉内,严格受挤压、压扭性构造控制。成矿属与钠质中酸性岩浆有关的、构造热液活动叠加的、多期成矿的、中—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