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探矿工程》2009,(11):3-3
本刊讯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深部钻探技术培训交流会11月9~14日在山东乳山顺利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区)的地勘、冶金、煤炭、武警黄金、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等70多个单位的160多人参加了培训交流会,其人数及规模远远超过预期。  相似文献   
272.
本刊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适应于石油、天然气、地热钻井用YZX178液动潜孔锤,2009年8月14日在胜利油田盐222—3探井首钻获得成功,取得一系列宝贵的数据和良好的使用效果,表明对液动锤的研究又迈出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73.
赵河发 《探矿工程》2007,34(4):41-41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精神以及更好地为地质大调查服务,2007年3月23—28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在水文地质局举办了钻探及泥浆新技术培训班。总局和水文局领导对此次培训非常重视,总局勘查技术处李生红副处长、水文局蒋向明副局长、水文局人力资源部符斌让处长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了话。该班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许刘万、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宋军、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汤松然等专家授课。  相似文献   
274.
《探矿工程》2007,34(9):94-94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新技术一室开发的水力反循环实时取样钻探技术日前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持的海南感城海域锆钛砂矿资源调查中应用,取得圆满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75.
成杭新 《地质通报》2007,26(5):I0004-I0004
近年来各省(区、市)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及时交流评价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研讨技术方法和学术理论问题,进一步做好省部合作项目和推动《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的开展,2007年4月13—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西桂林召开了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76.
随着2007年新年的到来,《岩石矿物学杂志》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在这创刊25周年的日子,我们谨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广大读者、作者、编委、审稿专家以及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历届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岩石矿物学杂志》创刊于1982年,其前身是《岩石矿物及测试》,当时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及其所挂靠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由蒋溶先生、李连仲先生任主编。为了使刊…  相似文献   
277.
2007年1月19~21日,在春城昆明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来自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系统、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震局、地质勘查和企业单位,以及中国矿业联合会和有关地学期刊编辑部的1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和多位知名学者与会,接近1/4的青  相似文献   
278.
    
沈其韩  王泽九 《地质通报》2007,26(9):1059-1062
程裕淇院士是我国老一辈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地质科技管理专家,国际知名学者。他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又是我国变质地质学的开拓者、早期前寒武纪  相似文献   
279.
磁铁矿和黄铁矿都是碳酸盐岩中的常见矿物。前者具强磁性(铁磁性),常来自陆源母岩和火山喷发活动,或直接由磁细菌生成,含量不定,其所携带的剩磁,主体上应与岩石沉积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后者则显弱磁性(顺磁性),为有机物在还原条件下分解而成的自生成岩矿物,十分常见。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无疑对古地磁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华北地台古生代碳酸盐岩样品的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其热退磁结果往往能分离出一个与近代和(或)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的剩磁成分,推测其应是新生代以来的重磁化成分.其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剩磁强度衰减曲线和三轴饱和等温剩磁的热退磁曲线,都一致地反映出其载磁矿物组合中明显含有磁铁矿,有的甚至以磁铁矿为  相似文献   
280.
《矿床地质》2009,28(2)
《矿床地质》创刊于1982年,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发行,出版日期为双月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