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中华绒螯蟹鳃的组织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华绒螯蟹鳃详细的组织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每条鳃由一扁平的鳃轴及其向两边发现片状鳃叶组成,鳃壁由角质层、上皮细胞和基膜构成。上皮细胞向角质层伸出指状突出以扩大表面积。上皮细胞向鳃腔突出延伸形成鳃腔隔。鳃腔内的膨大细胞实际上是上皮细胞向鳃腔内分裂形成突起,然后生长膨大而成,膨大细胞将鳃腔隔成迂回的通道,更有利于气候的交换和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52.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病理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健康和患“颤抖病”中华绒螯解(Eriocheir sinensis)进行了微病理学研究,在病蟹中发现类立克次体生物大量寄生。该微生物多呈球状或棒状,直径在0.22-035μm之间,具细胞壁和细胞膜,但无典型的细胞核,该微生物在发病初期主要出现于血细胞中,发病晚期大量出现于鳃腔中和心脏、附肢肌肉、消化道、消化腺和生殖腺中的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中。回感实验表明该生物是江苏淮阴地区河蟹“主贺抖病:的  相似文献   
53.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艳宏 《湖泊科学》1999,11(1):40-44
本文描述了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的外部特征并与一秋龄未成熟及二秋龄成熟河蟹进行比较,同时给出了体重与壳宽的回归方程,保安湖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秋龄雌蟹,体重大于29.8g全部成熟,而体重小于13.1g均不成熟,,体重在13.1 ̄29.8g之间,既有成熟又有未成熟,对于一秋龄雄蟹,体重大于26.0g,全部成熟,而于12.0g均未成熟,体重在12.0-26.0g之间,既有成熟者又有未成  相似文献   
5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中国改革进程作出总体部署的同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安排,明确提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为宣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政,有效推进环保重点工作,2013年12月15日,在天津市环保局、天津大学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5.
中华八千年玉文化研讨会”目前在苏州明琴缘国际翡翠珠宝旅游城举行。这次研讨会以探索玉石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市场推广为主题,旨在更好地传承玉石文化精髓,并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石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6.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大陆架水域的浮游桡足类,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4个季节使用网目孔径为0.505mm的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架区中华哲水蚤的水平、季节和昼夜垂直分布以及与季风、海流和温度的关系。中华哲水蚤丰度季节变化显著,整个调查海域春季的平均达(22.30±77.78)个/m3,夏季的降低,平均为(13.74±45.10)个/m3,秋季消失,冬季调查期间仍未出现。中华哲水蚤的区域分布差异十分显著,将调查海域划分为粤西近海、琼东近海、粤西-琼东外海三个亚区,在粤西近海亚区春、夏季中华哲水蚤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15.63±145.93),(68.12±84.00)个/m3,远高于另外两个亚区。夏季琼东沿岸上升流区的中华哲水蚤没有昼夜垂直移动行为,呈底层分布,以躲避表层高温的伤害。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是中华哲水蚤的季节分布区,冬春季东北季风期间由广东沿岸流从东海沿岸携带而来,出现的时间从北往南逐渐推迟;夏季西南季风期间雷州半岛东部近海的冷涡和琼东沿岸上升流区成为中华哲水蚤度夏的避难所;秋季季风转换时期上升流减弱或消失,中华哲水蚤因耐受不了高温(>27℃)死亡而消失。因此,中华哲水蚤对东北季风时期的沿岸流和西南季风时期的上升流均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7.
宁娟  李超伦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3,44(3):734-740
采用荧光染色法对黄、东海春、秋季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个体核酸含量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RNA∶DNA比对中华哲水蚤生长状况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中华哲水蚤在饥饿培养24h后RNA∶DNA比值显著降低;雄性个体RNA含量和RNA∶DNA比值显著低于雌体和C5期幼体;春、秋季(2009年5月和2010年11月)个体RNA含量和RNA∶DNA比值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两者最高值均出现在近岸;两个月份DNA含量相对稳定,在2.5—3.5μg/ind之间;个体RNA含量和RNA:DNA比值与叶绿素之间显著正相关,说明饵料是中华哲水蚤的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在盐度为12的海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aCl2(2、4、6、8、10g/L)可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溶菌酶(LZM)的活性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海水中浸泡4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河蟹肝胰腺中5种酶的活性随着CaCl2浓度的上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当CaCl2浓度为10g/L时,活性最低;ACP和AKP分别为对照组的56.72%和40.76%;SOD与CAT的活性在10g/L时为对照组的20.11%和7.32%;LZM的活性为对照组的60.14%;该结果说明:正常海水中CaCl2浓度的提高会导致河蟹体内自由基代谢的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力.除LZM外,当CaCl2浓度为4g/L时,其它免疫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向下的拐点.因此,继续提高海水中的CaCl2浓度,将对河蟹成活率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高树峰先生是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别署"石月",砚"映书屋主",多年致力于草书的研究与创作。他在担任吕梁市书协副秘书长、市直书法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的同时,担任中华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发展委员会会员、市楹联学会理事、森澜书社社长。欣赏高树峰先生的书法,首先要在线条的质感及变化上感觉其作品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