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9篇
  免费   734篇
  国内免费   89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557篇
地质学   2971篇
海洋学   35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37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以东出露一大套陆相磨拉石建造,厚度约2 800 m,角度不整合在含煤系的石炭系科古琴山组之上,主要岩性是砾岩、粗砂岩夹少量细砂岩、粉砂岩.由于其中化石稀少,时代难以确定.1971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完成的1:20万小布鲁斯台幅称其为早二叠世下亚组和上亚组.作者于2004年在此处进行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了一层灰岩,其中找到了蚌壳等淡水动物化石,确定其时代为晚二叠世,并将其划归为铁木里克组.铁木里克组经受了二叠纪末期的构造运动,被产状平缓的侏罗系中下统水西沟组角度不整合覆盖,三叠系缺失,以此来确定本回造山时间应在二叠纪末结束.  相似文献   
52.
葛店煤矿双庙扩大区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勘探区为一轴向北北东向的不对称向斜构造,地层倾角26°~30°,测区深部有岩浆岩侵入体,严重影响煤层赋存形态;地表条件复杂,村庄密集、河流较多,测区东侧塌陷区水塘大面积分布.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施工难度大。本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为12线18炮制,为避免偏移归位及叠加次数降低等问题,在向斜轴部两侧、村子周边及河岸处适当加密炮点,并在塌陷区利用钢钎插置检波器以保证CDP点完整性。数据处理采取了叠前反褶积、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数据处理效果显著。遵循多波组对比、多个数据体综合解释的原则,以纵向、横向和任意时间剖面相结合,充分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地震资料解释。本次勘探成果查明了主采煤层三2^2、二2煤层的构造形态及埋藏深度;解释落差5m以上断层34条,其中修改原有断层5条;另外新发现小于5m的异常断点22个。经巷道验证煤层底板标高误差0.43%~1.96%,巷道已揭露断层7条,与解释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3.
根据克希霍夫积分法的原理,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特点,实现过程,以及对地震资料的要求,依托国家重大产业技术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工程,对“青海省鱼卡煤田四井田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其能较好地解决成像质量差、能量聚焦不明显、绕射波收敛不理想等方面的难题。通过与叠后时间偏移对比,对于大倾角地层、断块小且多的破碎带、陡倾角不对称向斜等地质问题,其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反映的构造关系更加清晰,同相轴连续性增强。总结该方法在多个矿区的推广经验.认为合理的观测系统、较高的资料信噪比,准确的测量资料及较高的中表层速度调查精度是做好叠前时间偏移的前提。  相似文献   
54.
山西静乐县“静乐期”地层及大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峰 《第四纪研究》1994,14(4):339-353,385
最近在山西静乐县贺丰村的静乐组地层中的发掘,丰富了贺丰动物群的种属。新发现的大哺乳动物化石包括两种食肉类:Nyctereutessinensis和Metailuruscf.major。新的发掘也为以往发现过的种属增加了更多有价值的材料。根据动物群分析和古地磁资料,笔者认为,贺丰动物群的时代为晚上新世早期,年代为3.0MaB.P.前后。静乐组的时代应与榆社麻则沟组时代相当。  相似文献   
55.
松潘- 甘孜造山带巨厚的三叠系复理石沉积盖层给探讨其基底性质、俯冲- 碰撞过程和深部岩浆作用增添了难度,使得带内广泛出露的花岗质岩体和少量镁铁质岩体成为解开松潘- 甘孜造山带构造演化谜团的重要研究对象。锆石U- Pb定年结果表明道孚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23. 5~217. 4 Ma,炉霍二长岩结晶年龄为219. 4 Ma,辉长岩为218. 9 Ma,均属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花岗质岩石都表现出I型花岗岩特征,其中炉霍二长岩具有较高的Ba、Sr含量,相对较高且均一的εHf(t)值(-3. 69~-1. 65),表明其可能来源于富集玄武质新生下地壳的熔融。道孚花岗闪长岩具有分散的εHf(t)值(-13. 51~0. 41),野外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幔源熔体与古老壳源熔体的混合。辉长岩在微量元素蜘蛛图上具有类似的模式,不同程度富集Ba、Sr、Pb、Th和U元素,出现Nb、Ta、Ti元素亏损,具有岛弧玄武岩的特征,来源于流/熔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已有资料,我们对甘孜- 理塘洋的演化历史提出新的认识,认为甘孜- 理塘洋不仅仅存在向南俯冲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北向俯冲的历史,晚三叠世道孚- 炉霍岩浆岩的形成受控于甘孜- 理塘洋向北边松潘- 甘孜地块俯冲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56.
首次在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地区“下拉组“中发现了晚三叠世诺利阶的高舟牙形石.这表明在该地区下拉组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晚三叠世诺利阶地层,这套地层暂时命名为江让组.更重要的是,剖面中江让组之上含植物化石的碎屑岩地层可能是区域上广泛分布的敌布错组.江让组高舟牙形石的发现对敌布错组及其所含植物群的时代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7.
叠前时间偏移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的角度较详细地论述了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的过程。在给定合理的偏移孔径下,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利用均方根速度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归位数据。叠前时间偏移相对叠后时间偏移而言,前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地下信息的成像质量及归位准确性,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得到了改善,能够满足精细的地震资料的解释。因此,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对于速度变化平缓、地下构造较复杂的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云南中甸五村-移山晚三叠世沉积及盆地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村-移山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发育齐全,并在中咱地块边缘至甘孜-理塘结合带之间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沉积盆地。中甸、格咱和弥里淌三条平行控制性断裂将盆地由西向东依次横向分割成中咱微大陆五村台地边缘三角洲、哈工弧后断陷盆地、属都火山复理石盆地和尼汝弧前斜坡(盆地)。在上述4种构造-相区中沉积了各具特色的沉积物,具有不同基本层序结构、不同生物组合及沉积相特征。显示盆地经历下降-抬升-下降-抬升两个周期性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展布和沉积型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北羌塘盆地地处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和双湖构造混杂岩带之间,自北向南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带/岩石地层单位:以砂泥质复理石-洋岛、岛弧型火山岩-大理岩岩石组合沉积为特征的若拉岗日群,以深水复理石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藏夏河组,以深水暗色细碎屑岩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结扎群,以开阔台地相/缓坡相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的菊花山组,以三角洲相含煤碎屑岩系沉积为特征的土门格拉群.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显示为南缓北陡的箕状沉积格局,盆地内充填物为南薄北厚的楔形沉积体,且双物源、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不一致,表明其具有前陆盆地的一系列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60.
贵州关岭生物群双壳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描述了采集于贵州关岭生物群中4种双壳类化石,即顾氏海燕蛤HalobiakuiChen,平脊海燕蛤HalobiaplanicostaYinetHsü,斜锉蛤未定种Plagiostomasp.和麻生海扇未定种Asoellasp.。标本保存良好,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早—中期。依据双壳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指出在卡尼期早—中期,由于大量淡水的注入,关岭地区海水发生间歇性缺氧(或贫氧)事件,从而导致浮游或假浮游类型为主的双壳类化石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