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东亚-东南亚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CGS-CCOP Symposium on Muddy Coastal Geo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s)于2010年9月13~16日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02.
103.
东南亚是世界虾类养殖的重心地区,而白虾已成为世界养虾中最重要的虾种.中国为世界养虾产量最多的地区.在东南亚的养虾中,白虾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从2004年的62%增加到2006年的76%,而草虾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则从38%减少到24%.但是印度、印度尼西亚与孟加拉国等地区的草虾产量不减反增,其中以印度为最,这与当地低密度的放养方式生产的较大体形的草虾有关.美国和日本的养虾产量由于供过于求,故虾价仍缓慢下跌,若养殖业者能把握虾价较高的季节(9月至次年1月)并生产大型虾类,则养殖利润仍高,越南的草虾即为一例.文中还提及白虾超高密度养殖的成功方法,许多地区的每季白虾生产可达40t·hm<'-2>以上;淡水区白虾养殖可不必加以禁养,因其对环境的危害影响仍不明显.本文最后还提出发展虾类养殖的科研重点,以供有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张俊 《地理教学》2011,(13):32-33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  相似文献   
105.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06.
《海洋世界》2005,(12):5-15
2004年12月26日,在苏门答腊岛以西160千米、平均海平面以下约30千米的海洋深处发生了9.15级地震。积蓄已久的自然力量引发了巨大海啸,灾难性的海浪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地区。那里正值旅游旺季、游人们正在享受着日光的轻扶。一些怪模怪样的鱼类被冲上海岸,吸引着游人驻足在海滩上久久不肯离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7.
108.
根据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东南亚重大地质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主题报告、分组研讨和展板交流内容,结合会议主题,在地质灾害调查与编图、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地质灾害成果数据应用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日本、斯里兰卡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地质灾害研究进展,其成果基本代表了参会各国对地质灾害研究关注的焦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对我国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的启示,将为我国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爬立山铁矿位于老挝.越南长山铜金铁多金属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为一大型矽卡岩型磁铁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岩体产出特征分析,认为该铁矿成矿作用受区内二长花岗岩岩浆活动制约。本文对含矿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和锆石SHRIMPU-Pb定年研究。所测锆石内部结构、阴极发光图像特征及Th/u比值的研究表明,二长花浏岩中的锆石为岩浆锆石。U-Th-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形成年龄为280.3±2.9Ma(MSWD=0.70)。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岩浆岩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认为爬立山铁矿系早二叠世洋板俯冲背景下弧岩浆作用主导的产物,与长山带海西晚期大规模铜金铁矿同属于一个活动陆缘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10.
春末夏初南亚高压的形成过程及其与ENSO事件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末夏初南亚高压建立过程的气候特征和可能机制,并讨论了ENSO事件冷、暖位相对南亚高压建立过程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4候,气候平均的南亚高压形成于中南半岛东南部的对流层高层,这与菲律宾群岛南部和中南半岛局地对流的加强有关。一方面,菲律宾群岛南部对流加强能够在其北部产生负涡度源,在高空热带东风急流的作用下,其下游的南海地区出现负涡度,相应地出现闭合的高空反气旋,南亚高压初步形成。另一方面,中南半岛局地对流令南亚高压中心加强发展,并使其最终位于中南半岛上空。春末夏初菲律宾群岛附近对流的经向摆动决定了南亚高压的形成位置,而中南半岛局地对流的强度则控制着南亚高压的加强北抬。由于菲律宾南部和中南半岛的局地对流都受ENSO事件影响,因此在ENSO事件的冷、暖位相下,南亚高压的形态和位置在其建立过程中差异明显。在暖事件发生后,热带对流在加里曼丹岛以东发展,南亚高压形成于苏门答腊群岛北部至泰国湾上空,此时中南半岛对流偏弱,限制了南亚高压的北抬发展;而在冷事件发生后,热带对流在菲律宾群岛中部加强,同时南亚高压形成于中南半岛中部上空,随后中南半岛对流迅速加强,令南亚高压明显西伸北抬。因此,ENSO事件的冷、暖位相对春末夏初南亚高压的形成位置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