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9篇
  免费   2267篇
  国内免费   2751篇
测绘学   660篇
大气科学   1604篇
地球物理   2042篇
地质学   7334篇
海洋学   1191篇
天文学   186篇
综合类   856篇
自然地理   1644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666篇
  2021年   642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755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590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华南暖区暴雨中一次飑线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和雷达风场反演资料等,分析造成2010年5月6—7日华南暴雨中一次飑线的演变过程及三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此次飑线过程发生于200 hPa高空辐散区、500 hPa高空槽后、地面准静止锋锋前暖区内,850 hPa飑线北侧为切变线,东南侧存在低空急流,中低层为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2)该飑线系统初始对流单体由西风受广西大瑶山脉地形阻挡而触发。发展过程中两广交界处不断生成新单体,东移发展并入对流带,单体发展及对流带的形成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关系密切。(3)该飑线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对流带与对流单体的锢囚过程,锢囚过程中地面辐合线及中层中气旋起组织作用,至盛期对流带东段出现弓形回波结构。强降水拖曳、雨滴蒸发冷却增强下沉气流及中层冷空气入流,造成地面冷池及后部辐散出流,促进弓形回波发展。(4)成熟期飑线系统包含弓形回波、冷池及不明显的层状云区,三维结构特征与经典飑线类似,但无涡旋对,雷暴高压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2.
东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特征及环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2012年中国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以及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应的环流分布型变化,探讨了不同年代际背景下东北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环流差异。结果表明,东北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61 1983年(P1)期间降水偏少,19841998年(P2)期间降水偏多,1999年之后(P3)又进入偏少时段。P2与P1时段相比,东北气旋式环流和蒙古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增强,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来自西北太平洋偏东水汽输送贡献明显。P3与P2时段相比,东北冷涡活动偏弱,东北地区东部在850 h Pa为偏北风异常,偏南水汽输送有所减弱。进一步分析证实,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于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及相关环流型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的调制作用。P1与P3同为降水偏少时段,PDO都处于负位相,东北地区反气旋式环流都偏强;然而P1时段的多雨年,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较强的夏季风偏南气流;P3时段的多雨年,水汽输送可能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253.
低纬高原城市区域冬季晴天不同波长辐射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城区内外不同波长辐射的实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得较少的城区内外不同波长辐射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城内因受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各波长辐射量的变化离散性大于城外;不同波长辐射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城内外比值)大多是城内小于城外,且以大气污染严重的午前差异显著。(2)低纬高原城市区域,冬季晴好天气时午前、午后不同波长射占总辐射的百分率存在差异;城内外各辐射的百  相似文献   
254.
对2010年6月1—2日广西大暴雨天气的湿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暴雨前有一个高湿区的形成和维持过程,暴雨前一天预报的高湿区产生明显调整,导致暴雨出现,表明低层湿度场对暴雨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55.
辽宁雾预报区的划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997—2006年辽宁境内能见度小于1000 m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雾发生的频率而言,辽宁存在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高值区分别位于黄海北部沿岸至辽宁东部山区和锦州北部至阜新一带,低值区分别位于辽宁中北部平原以及朝阳地区。从雾的日变化上看,近86%的雾出现在夜间,近69%的雾出现在02-08时,且多为辐射雾。地域不同但气候条件相近时,雾的日变化与雾发生的次数存在极其相似的特点。依据相似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雾的日变化特征以及雾发生次数等,将辽宁划分为5个预报区,对雾采取分区预报,以提高雾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6.
郑和文  朱全明 《气象科学》1991,11(4):457-463
本方法是针对江苏抗台防涝的需要,重点解决当台风进入“台风暴雨警戒区“时必须作出:本省是否有大于100毫米和200毫米的降水?如有,则全省过程总雨量最大能下多少?落区、落时?在因子选取方面,是紧紧围绕着台风暴雨发生的基本物理因子和有利的环境场,通过普查和人机结合筛选出优异的预报因子,最终用逐步回归的数学统计模型建立出相应的五个预报方程。它们的历史拟合和预报实践能力均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257.
从省(区)气象期刊的属性和办刊宗旨出发,阐述了省(区)气象期刊多功能的重要地位;新颖、实用、区域、多科、多层和综合性的特点;以及指导、交流、培育、宣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8.
许永锞  陈伟  李达旋 《广东气象》1998,(2):13-14,12
1997年5月8日,清远市出现了一场罕见的暖区特大暴雨,日降水量为295-6mm。由于降水强度大、范围小,造成了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清远出现的与这场降水类似的暖区强降水(指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下同)进行天气学分析,总结出这类强降水的天气学特征,并指出日常预报的着眼点。本文所用资料以08时为准。1 降水特点  (1)强度大日降水量都在100-0mm以上,其中“5.12”日降水量640-6mm,是清远50年来最大的日降水量,“5-8”居第二位。    表1清远6次强降水出现时…  相似文献   
259.
为研究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特征及应用判据,统计分析2010—2017年山东临沂地区暴雨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风暴内的垂直环流是造成逆风区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逆风区表现为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其形态在不同天气类型下有明显差异;逆风区持续阶段降水强度增大,持续时间与过程累积雨量呈正相关;当雷达最低仰角识别到逆风区,其厚度≥4.0 km、强度≥15 m·s-1、径向速度绝对值最大值≥5 m·s-1且持续30 min以上时,风暴常明显发展,相关特征可用于预报风暴和暴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0.
 利用1971-2005年中国591个气象台站的雾日资料以及逐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资料,分析了35 a来中国各区域年雾日数与这些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所提供的模式数据资料,针对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对21世纪上半叶各区域年平均雾日进行预估。结果表明:对划分的9个雾区的年雾日数的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来进行预估;未来50 a中国大部分地区雾日呈明显减少的变化趋势,在A1B,A2和B1情景下,雾日减少的平均幅度分别为16.2%,13.4%和12.9%。未来50 a中国雾日预估结果的空间分布显示:3种情景下未来中国大部分雾区雾日数都将减少,个别地区雾日数有增加趋势,其中A1B情景下雾日减少区的减少趋势最明显,而B1情景下雾日增加区的增加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