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8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1068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443篇
地球物理   436篇
地质学   2231篇
海洋学   4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4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2001年8月台湾和中国大陆合作开展的深部地震调查,给出了横跨南海(SCS)东北部被动大陆缘的地壳构造。将一条NW-SE向剖面上的48道地震反射数据和11台海底地震仪的反射和折射的垂直分量数据整合在一起,依次得到了沉积层上部(1.6~2.4km/s)、下部(2.5~2.9km/s)、压实层(3~4.5km/s)以及结晶地壳上部(4.5~5.5km/s)、中部(5.5~6.5km/s)和下部(6.5~7.5km/s)的成像。速度模型表明,压实沉积物的厚度(0.5~3km)和基底变化很大,这是由于南海海底扩张以后的岩浆入侵和火成岩活动导致的。更进一步从模型中识别出,在南海东北部边缘下陆坡之下的洋陆过渡带(OCT)的上/中地壳(7~10km厚)存在一些火山和火成岩,下地壳下面存在高速层(0~5km厚)。还得到了南海东北部陆缘洋陆过渡带的西北为薄陆壳、东南为厚洋壳的影像。但是这些过渡性地壳不能归类为洋陆过渡带,这是由于它们的地壳厚度、有限的火山、岩浆体和高速层所决定的。紧邻重力低区和从台西南海盆延伸而来的沉陷带的陆壳拉伸可能是欧亚板块向马尼拉海沟下插的结果,而厚洋壳的形成则是由于南海海底扩张之后洋壳中过度的火山活...  相似文献   
992.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南海北缘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全面揭示南海北缘形成演化及与邻区大地构造单元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南海北缘新生代裂陷过程显示出明显的多幕性和旋转性的特点。在从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下,东、西段裂陷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西部裂陷活动及海侵时间明显早于东部,裂陷中心由西向东呈雁列式扩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裂陷活动应是东亚陆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延续,始新世中、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导致裂陷中心南移,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效应是南海中央海盆扩张方向顺时针旋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鄂尔多斯西缘二叠系为前前陆盆地层系,砂岩成岩作用仍受前陆盆地构造的影响,不同构造分区砂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别。研究发现,西缘逆冲带砂体经历了浅埋藏弱压实和溶蚀作用,储集物性最优;斜坡带砂岩储层不仅残留少量粒间孔隙,而且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储集空间的改善十分明显;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充填作用严重损害前渊带砂岩原生孔隙,但后期的凝灰质溶蚀蚀变作用对储层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仍不失为天然气的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994.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作为上三叠统重要的含煤地层,含有多套烃源岩。采用沉积有机碳法对各套烃源岩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其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部分为Ⅱ型干酪根。烃源岩总体上成熟度较高,天然气总生成量大,不同地区和各套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和生烃潜力存在明显差异,有机碳值变化幅度大,天然气产出量不均衡。不同地区,烃源岩非均质性和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变化复杂,造成了川西地区中部勘探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紧密结合前陆盆地构造发育和含煤地层沉积的特点,研究烃源岩分布差异性特征,从煤系烃源岩、天然气成藏理论和勘探技术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95.
天水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与西秦岭二重要构造带交汇处,该盆地充填较完整晚新生代沉积序列记录着该区构造变形历史,因此对该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对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活动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水盆地晚新生代砂岩和含砾砂岩地层中碎屑颗粒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推断23.7Ma左右天水盆地北部沉积物源区西秦岭发生了一次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的构造—热事件,该事件可能导致天水盆地的形成,并开始接受新近系冲积相沉积。约14.1Ma左右天水盆地物源区再次发生构造活动,使西秦岭剥露速率加快和盆地进一步拗陷广泛接受河湖相沉积。通过对剥蚀速率的估算,得出天水盆地沉积记录的23.7Ma和14.1Ma西秦岭北部快速抬升事件的平均剥蚀速率分别达0.34mm/a和1.05mm/a。   相似文献   
996.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大华南地块洋陆过渡带南段的关键核心段落,曾处于特提斯洋构造域与(古)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地带,是印度洋构造动力系统与太平洋构造动力系统波及的共同地区。然而,以往研究和勘探程度较低,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交接转换区域的大地构造背景、过程、机制始终不够明确。基于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剖面,不仅关注该区新生代盆地结构构造,以服务该区油气精准勘探,并且试图以此解剖、揭示该区中生代基底结构特征,进而探索新生代南海海盆打开、扩张、停滞到消亡过程的前生今世。对珠江口盆地地震剖面解析和华南陆缘野外构造研究表明:华南地块洋陆过渡带先后经历了中生代印支期碰撞造山、燕山早期增生造山、燕山晚期压扭造山三个过程;随后进入新生代,又经历了早期北东东—南西西走向正断层主控下的弥散性裂解成盆、中期北东—北北东走向张扭断裂主控下的右行走滑拉分成盆、晚期北西—北西西向张扭断裂主控下的左行走滑拉分成盆三期伸展构造叠加。总体上,该区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换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古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新特提斯洋构造体系转换、新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转换、新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转换及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向太平洋构造体系的转换。东亚洋陆过渡带的构造转换折射出地球深浅部动力系统驱动“东亚大汇聚”的长期机制,即东南亚环形俯冲驱动体系、太平洋LLSVP和非洲LLSVP的深部动力系统(统称为海底“三极”)的重要性,其中,东南亚环形俯冲驱动体系是地球板块运动的重要动力引擎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对南海北部陆架坡折附近取的5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作粒度测试,计算粒度参数。粒度分析表明研究区的沉积物主要存在4种类型:含砾砂、砾质砂、砂质砾和含砾泥质砂;沉积物组分中砾石和砂占绝对优势,基本上不含黏土。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把研究区划分为4类沉积区:Ⅰ类沉积区属于内陆架沉积区,Ⅱ类沉积区属于陆架坡折上部沉积区,Ⅲ类沉积区属于陆架坡折下部沉积区,Ⅳ类沉积区区属于陆架边缘沉积区,每类沉积区都代表着不同的沉积环境。研究区沉积物的粒径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陆架坡折附近的沉积物主要向内陆架和外陆架边缘或上陆坡输运,同时存在着跨陆架输运和沿陆架坡折输运现象,这与研究区实测的底流方向相一致。本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架坡折附近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输运模式比较复杂和特殊。本研究对今后陆架和陆坡区其他相关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造山带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发展洋板块地质学,阐明大陆形成演化过程和动力来源,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地质学方法,对造山带俯冲增生杂岩带、蛇绿岩带等大洋岩石圈板块地质建造、结构构造进行系统研究,寻找俯冲带岛弧前弧火成岩组合;研究洋板块初始俯冲过程中,从前弧玄武岩到玻安岩、高镁安山岩,再到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熔岩的岩浆作用分阶段递进演变历史,以揭示洋盆向大陆转化的原始弧性质和前弧火成岩组合及洋陆转换过程,为建立和发展洋板块地质学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9.
胡云绪  曹宣铎 《地质通报》2002,21(8):501-504
造山带中较古老的沉积盆地现今已隆升成山,盆地原型不复存在,但根据沉降曲线反演中的“沉积物的压实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一假设,仍可对其进行沉降曲线分析。南秦岭晚加里东期前陆盆地的原型研究程度高,运用沉降曲线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获得了理想的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该前陆盆地是由陆内裂陷演变而来,进入压陷挠曲阶段后,构造沉降的贡献逐渐变小,盆地基底的快速沉降是由快速堆积的沉积载荷引起的。这与地质解释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00.
燕山板内变形带侏罗纪主要构造事件   总被引:67,自引:8,他引:67  
对燕山地区中生代板内变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确定翁文灏75年前识别和提出的燕山运动A幕、B幕和中间幕发生在侏罗纪.侏罗纪的构造变形最终塑造了东西向燕山褶皱-冲断带的格架.通过对典型盆地的分析,燕山运动A幕以髫髻山组安山岩之下的角度不整合为标志,时限为160Ma±5Ma前,时期为中侏罗世龙门期-九龙山期,时代推测在175~160Ma之间.中间幕以髫髻山组和兰旗组火山岩为代表,时代约在165~156Ma之间.B幕强烈的冲断形成了土城子组和后城组的粗碎屑堆积,时限在135Ma±1Ma前,时代为156~139Ma.白垩纪早期,区域变形逐渐以伸展为主,古地理-古环境明显改变,火山喷发频繁、强烈,构造变形较弱.显然,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已不属于燕山运动的范畴.燕山运动A幕是燕山板内变形带最主要的构造事件,也是东亚构造体制转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