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1篇 |
免费 | 586篇 |
国内免费 | 99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篇 |
大气科学 | 1591篇 |
地球物理 | 284篇 |
地质学 | 1000篇 |
海洋学 | 318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97篇 |
自然地理 | 1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156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54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117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1936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通过对1994年3月9 ̄16日3次降温事实,对与之出现的天气形势特点进行分析,第一闪降温主要是高空平流引起,第二次系高空系统引导地面冷锋过境造成,第三次则是高压脊东移减弱消亡,横槽转竖造成,但共同因素是乌拉尔山高压脊的形成,发展,维持以及消亡。 相似文献
43.
44.
45.
1997年我省梅汛期(6-8月)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暴雨灾害频繁出现,尤其是9711号台风造成的危害为历史上所少见,带来的经济损失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之一。 相似文献
46.
47.
一次引发南亚大暴雨的季风低压结构、涡度与水汽收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2003年夏季风期间,7月24~28日印度季风槽内季风低压发展西移与阿拉伯海中尺度低压合并引发南亚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印度季风槽、季风低压的三维结构以及低压区域的涡度、水汽收支.揭示和确认了一些事实:1)印度季风槽区对流层中下层存在明显的风场切变,槽区高温高湿,为单一性质的热带气团,低层为对流不稳定,槽区对应正涡度区;2)季风低压是一较深厚系统.动力结构为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其西移速度约500 km·d.季风低压北侧整层为深厚的东风,南侧在对流层中低层为西风,在高层为东风.热力结构在低层(700~800 hPa)间存在弱冷区,而中高层几乎为暖心结构.低压对应高湿区,低压中心西侧整层为相对湿度大值区;3)季风低压的发展过程中,低层的辐合场制造正涡度,促进低压的发展;4)低压区水汽强烈辐合,西边界输入量最大.在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作者还比较了夏季风期间南亚印度季风槽和东亚梅雨锋系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48.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中段构造变形及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变形和动力学特征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问题。沿着该构造带中段,对5个韧性变形点及1个脆性变形点进行详细解析,揭示了该构造带变形及动力学特征。B型褶皱、揉皱、A型褶皱、矿物拉伸线理、S-C组构都显示了该构造带明显的NW—SE剪切作用。剪切方向稳定而单一,未发现多方向变形叠加现象,可能指示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的形成过程为一期主要的俯冲碰撞或多期同向的俯冲碰撞。对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形成时间和动力学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构造带主要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亚多向汇聚动力学背景之下。对构造带内地质点mg6脆性断层面上滑动矢量进行了统计和古应力场反演,得出两期古构造应力场,一期为NW—SE挤压,一期为近E—W挤压。NW—SE挤压应力场可能对应了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对中亚地区的远程影响;而近E—W向挤压可能反映了早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中亚地区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49.
南口—孙河断裂是北京平原区唯一一条北西向的活动断裂,也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中最醒目的隐伏、半隐伏的第四纪活动断裂。对南口—孙河断裂北西段开展了浅层地震勘探和钻探工程,验证了该目标断裂的精确定位。笔者通过钻孔岩心及探槽剖面的对比分析,并结合磁性地层研究及~(14)C年龄测定,对该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南口—孙河断裂具有粘滑兼蠕滑的活动特点,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12 mn/a、0.58 mm/a、0.31 mm/a。总体表现为弱-强-弱的规律。晚更新世以来至少可识别出两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距今(9230±45)aBP~(9370±40)aBP和(13620±90)aBP~(13960±60)aBP,错断地层的最浅深度为1.2 m。同时探讨了城市隐伏活动断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