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0篇
  免费   979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测绘学   3135篇
大气科学   370篇
地球物理   615篇
地质学   1987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615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4年   5篇
  1961年   4篇
  194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番禺A构造评价井在钻探后发现圈闭形态与钻前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受中浅层速度异常影响。为此,打破传统的速度建模和校正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本目标区的速度校正和变速成图方法。该方法从井资料出发分析速度异常产生的原因,进而将速度异常与地震数据振幅属性巧妙结合,获得带有地质意义的速度异常校正趋势面和校正后的层速度。所得深度构造图误差在5 m以内,有效落实了圈闭形态,为后续有同样地质背景的构造落实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李丰丹    李超岭  林敏  刘畅  刘园园  吕霞  李健强 《地质通报》2015,34(08):1570-1580
三维地质模型是地质调查信息表达从传统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变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国正在开展的三维地质填图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将调查与研究相结合,在推动三维地质建模从研究走向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三维地质填图过程中如何准确、快速地构建三维断层模型是其中的关键点及难点。通过对数字填图过程不同阶段数据源的分析,详细分析了实际材料图建立断层数据以及与野外路线数据的关系映射规则,提出并实现了由线及面的断层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强调断层模型构建与业务流程的一致性、动态性和快速性,构建模型的数据源始于野外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填图业务过程中不同阶段数据的关联、约束与继承关系,能够满足在填图过程中根据地质认识的深入快速、动态地重构模型的要求,同时也可根据直观的三维断层模型时时验证地质连图的合理性。算法已在实际野外三维地质填图工作进行了多次实验,获得较好的成果。实验说明,基于实际材料图的三维断层模型构建方法与实际业务过程同步,具有操作便捷性,可直接应用于三维地质填图的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地震时间序列的周期图分析方法和极大熵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华北地震区的地震资料(1000~1977),对地震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图分析和极大熵谱分析,提取了隐含在随机噪声中的隐含周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很接近,地震应变能√Ei;释放的隐含周期利用周期图分析提取的主要周期是30年、245年和305年,极大熵谱分析方法提取的主要周期是30年、240年和300年。这三个主要周期存在“倍30”的关系,240年和300年周期是30年周期的整数倍。30年周期反映了各活跃幕中的幕式活动规律,300年周期同各活跃期高潮时段之间的时间差的平均值相符,华北自1000年以来的四个活跃期高潮时段之间的时间差平均值是300年。  相似文献   
994.
基于两阶段稳定图的随机子空间识别结构模态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振动的结构健康监测的前提是从振动测试信号中提取结构模态参数。随机子空间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环境激励的结构响应信号中提取结构模态参数。在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中,确定系统的阶数是该方法的关键工作,稳定图方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确定系统阶次的方法。但是随机子空间方法容易产生虚假模态,这也是随机子空间方法的一个主要缺陷。因此针对于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稳定图的随机子空间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在现场采集的结构的输出信号进行分段,将各段信号用随机子空间结合稳定图进行识别,然后将所有各段所识别的模态参数再一次用稳定图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构的模态参数。最后用一三跨连续梁的数值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研发了一种适合于大范围1∶500的无人机测图方案,围绕平面和高程点位中误差在5 cm以内这一核心目标,从无人机的平台稳定性、空中精准定位飞控、空三与三维建模及模型与影像结合的多视角测图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在广州马沥村的应用表明,本文研究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方案可以满足1∶500高精度的三维测图,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6.
以1∶25万西宁市、门源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实施过程中采用数字填图技术方法为例,探讨了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对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钱海林 《地理教学》2010,(23):49-51
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它牵涉到自然、文化等各个方面,读旅游系统模型图,回答1~3题。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就城市1:500地形图航没成图全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列举了从摄影比例尺和航摄仪主距的选择、摄影季节和摄影时间的选择、测区的踏勘、成图方案的研制到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许多问题及措施,最后提到了编图后的外业复查工作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情况,说明只要宏观上,整体上控制住质量,各工序把住质量关,最终成图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相似文献   
999.
利用ADS40立体影像建立一体化数字线划图生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数字线划图生产的效率,本文基于ADS40立体影像测图技术,综合利用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GIS技术及数据库系统,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数字线划图生产方案.该方案通过嫁接航天远景MapMatrix以及清华山维EPS两个平台,实现针对ADS40相机L1级影像从数据读取、立体模型构建、立体采集、DLG处理以及最终形成GIS入库数据的整个处理流程.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工作方案是利用遥感技术提升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缩短更新周期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在CDSN台站用数字滤波方法对数字地震仪进行抑制噪声滤波,方法简单易行。通过震例检验,把本人新创造的滤波器用ARS软件中含有的滤波器相结合,对地震信号的识别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提高编辑地震报告的P波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