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利用三维斜压流体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东海沿岸海区冬、夏季的斜压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数值研究 ,揭示研究海区垂直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动力过程及其成因。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表明 :冬季 ,沿岸海区的垂直环流以逆时针流动 ,近表层为向岸流 ,沿岸为下降流 ,近表层以下为离岸流 ,其在外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沿岸下降流自表层至底层逐渐由强变弱 ;夏季 ,沿岸海区的垂直环流以顺时针流动 ,近表层以下为向岸流 ,沿岸为上升流 ,近表层为离岸流 ,其在外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沿岸上升流自底层至表层逐渐由弱变强。就整个沿岸海区而论 ,冬季沿岸下降流和夏季沿岸上升流的强度都随着岸界地形坡度、风速及风向与岸线偏角的变化而变化。沿岸下降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冬季东北风与岸界地形的耦合效应及海区温盐分布不均匀所致 ,而沿岸上升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夏季西南风与岸界地形的耦合效应及海区温盐分布不均匀所致。  相似文献   
33.
针对BP神经网络自身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本文以线性下降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LLWPSO)为前处理器,优化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利用实测资料数据,建立LWPSO-BP的地表下沉系数预计模型,并同普通BP模型预计结果对比结果表明:LWPSO-BP神经网络不仅训练速度快,而且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该模型对地...  相似文献   
34.
榆木山是河西走廊张掖盆地与酒泉盆地之间的一个隆起。榆木山东缘断裂沿该山东部边缘展布,为走向近北西、倾向南酉的逆断层。沿断裂多处见到古生代地层逆冲到第三系和第四系之上,造成地貌面的错断变形和冲沟的右旋水平错位等现象。在黑河口,该断层将黑河第3级阶地的后缘水平错断12m。在黑河东至大苦水沟以西约5km的范围内,可见第三纪红层逆冲至第四纪砾石层之上,断层产状240°<70°,断层带上泥质岩的破劈理发育,断层面上擦痕清楚,指示该断层为右旋逆断层。断层下降盘为一套磨圆很好的砾石层,砾石组分有灰色砂岩、紫色砂岩和少量的花岗岩和闪长岩,平均粒径8~10cm。在砾石层中选择8个点,每个点随机选取150块砾石,  相似文献   
35.
36.
通过[2D-σ]软件计算并分析了因采煤引起下部含水层水位下降而对井壁产生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含水层在不同水位降的条件下,含水层水位下降对井壁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软件分析计算结果与淮北诸矿井壁变形位置及变形状况基本相符。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井筒优化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许光泉  李占强 《现代地质》1999,13(3):359-362
在用“2D σ”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 分析了因采煤引起淮北矿区下部含水层水位下降而对井壁产生的影响。其表现为: 下部含水层水位下降将引起地层压缩沉降; 地层与井壁间产生附加应力, 并在基岩下部产生应力为零的中性点; 轴向应力由小变大; 当第一含水层和下部含水层同时有水位下降时, 也有类似的规律。计算结果与淮北诸矿井壁变形位置及变化状况基本相符, 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井筒优化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本文将外频谱转化为外观波数谱并设计了计算处理格式,提出了一种谱宽度参量的优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海浪特征资料提取谱值和应用奠定基础。数值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但在高海况下风浪过程复杂,优化出的谱宽度偏大,外观谱解析形式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9.
根据2008年南极中山站的臭氧气球探空观测和塔层自动气象站数据,以及同时期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下降风(Katabatic wind)发生时的普里兹湾沿岸和东南极内陆地区的天气形势、中山站的边界层特征、气象要素的日变化规律。并利用对数风速廓线定律模拟中山站下降风,与实测值进行对比。个例研究表明,在晴朗的夜间或多云的白天,内陆地区冰面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降低,与普里兹湾沿岸地区的温度梯度大。此时内陆地区受高压控制,成为辐散中心,且高压的位置决定普里兹湾东岸和西岸的下降风强度。中山站的下降风出现在边界层低层,地面风速大,风向主要为东、东北东,导致强不稳定层结、气温和位温迅速降低。对数风廓线定律模拟中山站下降风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介绍了中国第3座南极常年考察站新站址候选地——罗斯海难言岛的基本信息。通过对设在其上的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近地面风场主要由下降风控制,西-西北风是6级以上大风的主要风向,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1月、11月、12月是平均风力较小的三个月份。通过分析基于CFSR海冰资料的Polar-WRF模式模拟结果发现:Polar-WRF模式能模拟出和实测资料十分一致的下降风风场,分辨率越高越能更好的模拟出下降风的特点。难言岛附近强劲的西-西北向下降风是地形强迫的结果;来自Reeves冰川的气流是下降风的主要来源。大风的水平分布范围约为50 km。海拔1 400—300 m为下降风的加速关键区,风速最大的地方在海拔300 m高度的陡坡附近,下降风在抵达难言岛时,由于地面摩擦作用,风力已经有一定的衰减。模拟风场可以对观测资料做出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