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2篇
  免费   1003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187篇
地质学   1886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9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亚洲大陆地壳厚度分布轮廓及地壳构造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亚洲大陆地区的1°×1°平均布格重力场的数据,选择了均质单层地壳模型,对131条重力剖面的10456个重力点计算确定其莫霍界面深度,得到了亚洲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分布轮廓图。 并对亚洲大陆的地壳构造轮廓作了分析与探讨,指出了四点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52.
云南大地热流及地热地质问题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缉安  徐青 《地震地质》1990,12(4):367-377
本文报道了云南20多个大地热流测试数据。据热流分布特点并参考前人有关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岩石热物性与放射性生热率测试数据,对各区地壳深度范围的温度、热流配分组成作了粗略分析,划分出各有特征的若干地质-热流区。云南普遍地热偏高(滇东南小范围除外)的主要原因是新构造运动强烈;怒江以西近代岩浆活动亦强烈,具有典型的板块交汇带的基本地热特点  相似文献   
53.
1 IntroductionThe study area is part of the Obudu Plateau,which forms part of the Precambrian Pan-African tec-tonothermal belt, lying between the West African Cra-ton and the Gabon-Congo Craton ( Fig. 1). It isbounded by the Benue Trough, in the NE-SW axi…  相似文献   
54.
延边地区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火山岩中包含有较多的辉石岩捕虏体和角闪石捕虏晶,前者为普通辉石变种,其化学成分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成分,具有岩浆堆积成因特征;后者为韭闪石和镁质绿钠闪石变种,其成分类似于中生代晚期玄武岩中角闪二辉石岩包体里的角闪石和新生代玄武岩中的角闪石巨晶.矿物温压计算结果显示,它们形成深度介于25~37km.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87Sr/86Sr)i值介于0.704 3~0.705 0,εNd(t)值介于2.33~4.71,表明岩浆源区应是一套具有亏损性质的新增生的地幔物质.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判定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原始岩浆应来源于新增生的壳幔过渡带物质的部分熔融,地壳增生事件的时间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55.
内蒙古中部重、磁场特征与地壳密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亚造山带中的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普遍具有正εNd值,在世界上是十分独特的。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中生代-新生代花岗岩同样具有正εNd值,并且其地壳的速度分布特征与内蒙古中部十分相似。本文通过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来研究内蒙古中部的地壳密度结构,特别是下地壳的组成,试图探讨产生正£。值花岗岩的深部地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内蒙古造山带下地壳中可能存在与美国加里福尼亚类似的洋壳物质。此外,还对重、磁异常进行了处理,以确定蛇绿岩带的延展情况。由于在西拉木伦河附近存在切割至莫霍面的深断裂,结合地表出现的蛇绿岩带,故提出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一线可能是内蒙古中部最重要的地质构造界线。  相似文献   
56.
在1:5万红岭幅等3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的Sm—Nd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岩石,均表现出高的正εNd(t)值和较低的TDM值,而且变化范围很小,揭示该区花岗质岩石的源岩同位素成分均一,且主要来源于地幔。正εNd(t)值花岗质岩石的存在,可能对研究大陆地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综合宽角反射、近垂直反射的探测结果和有关地质资料,对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和超高压变质带研究显示:大别造山带地壳具有层块结构特征。沿安义-庄墓剖面,上地壳有7个弹性块体,中地壳有5个,下地壳有4个。扬子与华北地块的主缝合带是超高压变质带,扬子地块与大别造山带的现今分界线是与郯庐断裂相交的太湖-马庙断裂,磨子潭-晓天断裂是大别造山带的北界,北淮阳构造带呈楔状向下插入,它与华北地块的分界是肥中断裂。郯庐断裂在中、上地壳近于直立,下地壳向西倾斜。超高压变质带的厚度为5-7km,产状向北插入到北大别块体之下,折返过程是构造就位,不是大别山的均匀抬升,折返的主运动面是水吼-五河高温剪切带。  相似文献   
58.
五十年来中国小型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鸿林 《地质论评》2002,48(2):158-167
50年来我国小型构造的研究从对单个形态的几何学描述到对区域构造的全方位、多尺度、多层次、多体制和多世代的综合解析。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对构造形态和方位的系统分析;定量分析和物质平衡原理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以地壳流变学的研究和从构造的力学分析到构造体制分析等方面。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变质地质学和地质年代等多学科的配合极大地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解析构造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学。 文中还指出了当前在构造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9.
江陵凹陷底辟构造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工程地质学的分析方法,从盆地演化过程着手,建立底辟构造形成机制概念模型。研究表明,江陵凹陷底辟构造是在早第三纪末期喜山运动第二幕的影响下,凹陷内重力场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浅生时效构造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60.
胡家文 《地球化学》2002,31(4):389-394
为了计算高温,高压和高密度流体的热力学性质,提出了一个具有19个参数的维里型状态方程,其中参数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采用由Sutherland位能函数导出的维里系数近似式。除临界点附近以外,在已报道的pVT数据所覆盖的大部分超临界区域内,该方程均可适用。用该方程对H2O,CH4,H2,CO2,CO和O2等流体pVT关系的计算结果令人满意,其中pVT上限分别为:91-610GPa,1.6-11.0cm^3/mol,4000-5000K。计算体积的平均偏 小于0.8%,最大偏差小于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