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2篇 |
免费 | 599篇 |
国内免费 | 2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篇 |
大气科学 | 56篇 |
地球物理 | 149篇 |
地质学 | 1484篇 |
海洋学 | 131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126篇 |
自然地理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48年 | 2篇 |
1941年 | 3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疆克拉麦里地区中及上志留统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岩性和生物组合特征,该区的志留纪地层划分为:中志留统白山包组,上志留统下部红柳沟组,上部苦水泉组.白山包组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夹钙质砂岩和少量砾岩,钙质砂岩中含腕足类化石:Tuvaella rackovskii,T.gigangea, Stegerhynchus angaciensis,Tannusp-irifer,Spiriferina,Zygospiraella,Resserella obicularia,Leptostrophia elegestica等,以及三叶虫:Encrinurus.红柳沟组为钙质细砂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灰岩中化石十分丰富,含床板珊瑚:Favosites cf.[zhifangensis,Mesofavosites shang-siensis,Hil aepora,Pseudoplasmopora;四射珊瑚:Amsdenoides,Laccophyllumetc.:三叶虫:Encrinurus,Phacops:头足类:Geisonoceras,Michelinoceras等.与白山包组整合接触.苦水泉组整合在红柳沟组之上,为中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细砂岩、沉凝灰岩,夹少量钙质砂岩和砾岩,在下部发现床板珊瑚(Favosites)、四射珊瑚(Petraia,Hapsiphyllum,Syringa-xon)、三叶虫(Encrinurus)、腹足类及放射虫化石.该区中及上志留统可与中国新疆北部、东北、内蒙、蒙古及苏联等地同期地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沉积学和遗迹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留山盆地上三叠统太山庙组的沉积环境。结果显示:该组为一套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湖泊相含煤沉积,整个沉积经历了河流相—湖沼相—滨、浅湖相—深湖相—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滨、浅湖相的演化过程,显示该盆地经历了“下降—抬升—下降—抬升”的构造旋回演化过程。在该套地层中已识别出遗迹化石的4个属和4个种,包括Beaconites coronus,Cochlichnus surpuliformis,Palaeophycus tubularis和Planolites montanus等,并详细讨论了该遗迹群落中Beaconites coronus在不同微相中的发育特征,推测其造迹生物最适宜的生境是滨湖环境。该项研究成果可为本区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进而为矿产资源评价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化探异常所圈定的靶区,采用化探和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在河南省西北部上寒武统白云岩中发现了类似于MVT的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的厚层状白云岩中,矿体的产出部位与层位和构造关系密切.不同级别和不同时期的构造相互交汇和切割,对铅锌矿床的形成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矿床特征、找矿标志的分析研究,对该类型铅锌矿床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为寻找此类型的铅锌矿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16.
垦东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垦东地区上第三系为一大型潜山披覆构造,平面上可分为西部潜山主体带和东、北部斜坡带。以地震、地质、钻井、测井资料为基础,从构造、油源、储集条件及油气运移等方面出发,总结出垦东地区披覆构造油气的富集、分布规律,并指出了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云南路南上泥盆统的划分与对比曹仁关(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11)关键词云南,路南,上泥盆统,一打得组,寨黑组,地层划分,地层对比云南东部泥盆系发育完整,分布较广,南起元江龙孔,经后屏双拼,建水石关山、华宁盘溪,至路南老人山都有出露。... 相似文献
18.
三角洲平原上网结河的发育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龙潭组上段(24#煤顶板到12#煤)是盘县地区含煤最好的层段,对该区西北部本段地层的研究表明其中发育有网结河体系。河道沉积由多层叠置的鞋带状砂体组成,湿地沉积主要由菱铁质泥质岩夹薄层板状细砂岩(决口扇沉积)和煤组成。河流的发育和聚煤作用都显示幕式性,可能主要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网结状河道被认为是海侵期对低位下切河谷充填过程中经侧向冲裂水道并相互连通形成的;稳定、连续的厚煤层发育于河道大范围废弃后的海侵晚期,其次是高水位早期。 相似文献
19.
深部地球中水的分布和循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深部地球中的主要物相(橄榄石、辉石、石榴石等及其高压相变产物)是理想化学式中不含H的“名义上无水矿物”,以缺陷形式存在于它们结构中的OH/H2O(统称为结构水)的发现是近二十年来地球科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从天然样品的观察和高温高压实验结果来看,深部地球矿物中普遍含有结构水,其总量可能远远超过了水圈。水在深部地球不同层圈中的分布可能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均一性。在板块俯冲过程中,即使温压条件超过了含水矿物的稳定范围,名义上的无水矿物(如石榴石、辉石等)也可以携带大量的水(质量分数至少数百10-6)进入深部地球,构成了壳幔之间水循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1年5号热带风暴“米雷”、9号强热带风暴“梅花”和2012年15号台风“布拉万”共3个近海北上热带气旋的对比分析发现,这类热带气旋给山东半岛造成的影响表现出“先雨后风”的特点。在近海北上热带气旋的影响下,山东半岛的降水基本呈东西向阶梯型分布,同量级的雨带基本呈南北向分布,某地区降水的起止时间、降水量峰值和风速极值的出现时段与热带气旋距该地的距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热带气旋中心位置越过30°N和到达距某地区最近距离的时间对该地降雨的起止时间、降雨峰值和风速极值出现的时段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