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243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545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3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41.
河南邙山晚更新世黄土的环境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十年来,黄土高原的古环境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重大进展,但对其东南部的研究却相对较薄弱。位于黄土高原东南边缘的邙山塬因受气候、构造等营力的交互作用而发育巨厚的黄土地层,记录了东亚古环境演变的详细信息。笔者近年来对邙山黄土地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黄土高原经典的洛川剖面为参照,对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北邙乡刘沟村的赵下峪剖面进行了详细划分。邙山黄土S10以上黄土-古土壤序列,总厚度达172.1m,其中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厚15.7m,末次冰期L1黄土厚77.3m,是由早冰阶L1LL1黄土、间冰阶L1SS1古土壤和晚冰阶L1LL2黄土组成的复合黄土  相似文献   
942.
遗传算法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遗传算法和拟静力简化毕肖普法提出搜索地震作用下最危险滑动面及相应的最小安全系数的方法。阐述了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计算过程和原理。开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拟静力简化毕肖普数值法的计算和数据处理程序。在固定一个出逸点的情况下,分别绘制了有地震作用及没有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分布图。数值算例表明,所建立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全局优化搜索算法,能够有效克服经典搜索方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从安全系数分布图可以看出,地震对安全系数分布情况影响很小,但扩大了安全系数低值区。  相似文献   
943.
阐述了胶南市GIS工程中应用GPS建立三等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拟合作业过程中为提高平面精度和高程拟合精度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达到的精度情况 ,提出了对平面网的起算点进行精度检测和保留三维无约束平差中精度较低的短基线的观点 ;在高程拟合中 ,提倡采用多种拟合方案对已知GPS水准点进行各种精度检验 ,同时对所求点的拟合高程进行精度检验 ,以多种拟合方案计算出的所求点拟合高程的均值作为最或然高程 ,计算每种拟合方案的所求点拟合高程中误差及拟合高程与最或然高程的最小差值和最大差值 ,综合考虑所有精度检验结果 ,从中找出了一种最优拟合方案  相似文献   
944.
最短路径问题是交通网络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最短路径问题可分为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及全源最短路径问题两种。其中,单源最短路径问题更具有普遍意义。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有很多种,代表性的有基于邻接矩阵的Dijkstra算法、最大相关边法、最大相关点法,基于邻接表的Dijkstra算法、A*算法等等;纵观该方向的研究状况,人们对最短路径分析的分类及其实现算法和应用研究较多,而对交通中的限制条件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945.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 8.1地震最大位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坤  陈杰 《中国地震》2004,20(4):380-387
最大位移是认识地震破裂机理和断层未来地震危险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对 2 0 0 1年 11月 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最大位移的调查有多种结果。通过野外调查发现 ,本次地震地表最大同震水平位移 6 4± 1 4m ,位于库赛湖东北 (93 2 2 6 6°E ,35 7779°N) ,最大垂直位移 5 2± 0 2m ,与水平位移分布基本一致。影响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位移测量的因素很多 ,其中断裂带多期活动、地震地表破裂带构造形式复杂 ,以及特殊的冰川冻土区地貌位移标志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6.
本文研究了要素加权法、路网拓扑法和网格划分法等地图匹配算法,分析了地图匹配过程,包括地图数据预处理、道路连通性的建立、投影点的计算和道路匹配度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连通性,采用捕捉圆获取候选道路集的地图匹配算法,并且对车辆GPS信号丢失的情况,采用最短路径算法,推算出车辆经过的道路。最后通过试验比较分析,验证了本算法具有较高的匹配准确度、匹配速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47.
以唐山市区主要旅游景点周边的宾馆及饭店为例,通过对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及改进,找到更加符合旅游区住宿餐饮服务信息系统的模型。结合各宾馆及饭店的特点和游客需求,通过GIS技术制定出符合游客食宿条件的最佳路线。  相似文献   
948.
答“论广西第四纪冰流遗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殿卿  徐煜坚 《地质论评》1945,10(Z1):59-68
拙著“广西第四纪冰川遗迹之初步观察”发表后,承丁骕先生予以多方讨论,提出不少的问题,并嘱仍借论评篇幅作覆,聆悉卓见,甚感兴趣,丁先生虽未亲自历境观察,但认为文中所述,有数处是不可能,以及绝不可能,余等负有文责,再作抛砖之举,一答丁先生指疑,二期就正于先进及同道,予等虽系土砖,望能引出玉来,则幸甚也。  相似文献   
949.
江西更新统粘土之性质及其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毅 《地质论评》1944,9(Z1):109-120
我国南部之红色粘土层,分布至为广阔,湘赣皖鄂粤桂川滇黔几无处无之,因其为未凝结之疏松性物质,可称地层,亦可称土壤。地质学家以其未经凝结,又乏化石可寻,多视若新风化之土壤,鲜作岩性之分别;土壤学家以其无剖面发育徵象  相似文献   
950.
南海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宁  陈绍谋 《海洋学报》1996,18(3):133-138
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冰期气候的强烈变迁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南海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各有关专家曾经应用生物、矿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海底地貌等标志进行研究,由于各种方法的侧重点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亦不同[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