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6篇 |
免费 | 457篇 |
国内免费 | 2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32篇 |
地质学 | 1415篇 |
综合类 | 108篇 |
自然地理 | 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143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以矽卡岩型铁铜矿为主,此外裂隙充填型多金属矿也较为丰富。本文选取该成矿带内一代表性矿床——皖南地区池州银坑洞银金多金属矿床,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地层及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等,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初步建立银坑洞银铅锌矿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12.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勘查-研究程度相当高的成矿带之一,地质勘查和相关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本文简要对成矿带自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勘查-科研工作成果进行了概括性回顾和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矿带勘查研究工作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点上起步、由点到面;(2)第二阶段:区域展开、重点突破;(3)第三阶段:立体调查、深部找矿。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控矿构造格架(包括大地构造,后期还尝试引入了动力学背景的探讨);(2)成岩成矿作用的时代;(3)成矿系列(系统)及其演化;(4)成矿规律;(5)深部找矿。包括本专辑(代序)20余篇文章在内的近年来的找矿新发现、新突破以及对成矿的新认识,深化了成矿带成矿理论研究,指示成矿带特别是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同时也揭示了成矿带值得关注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3.
夹皮沟金成矿带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吉林省砂金沟金矿床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东/南)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吉黑造山带南侧、夹皮沟金成矿带中部,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勘查区周边已发现多个大、中、小型金和银矿床,如北西部有二道沟金矿床、庙岭金矿床、云峰铅锌矿床、马家店金矿床,北部有八家子金矿床,区内有大洋岔金矿床等。砂金沟金矿床与以上金矿床地质背景相同,具备产出大、中型金矿床的地质条件。本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含矿构造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物性特征,低阻发育部位往往指示断裂构造存在,低阻带内呈条带状的中高阻带更具有成矿潜力;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表现为Au-Ag-As-Cu-Hg-Sb等综合异常;区内北西和北东矿体分布具等距性、矿体与脉岩空间具相关性、矿体元素具富集性规律,并讨论了成矿具有多因耦合性。最后提出下步找矿方向应为断裂控矿及岩浆侵入构造系统控矿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4.
梁山东丁庄铁矿位于东平-汶上铁成矿带西侧的低缓磁异常区,为区内新发现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面积测量工作,在区内圈定3个磁异常,并进行钻探验证,证实其中2个为隐伏磁铁矿体引起,矿体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通过研究矿体的地质特征、磁异常特征,并与区域铁矿成矿条件对比分析,认为区内矿致磁异常特征一般表现为在数十纳特的平缓背景场基础上,突然升高至数百纳特的相对高值异常,具突变特征。该类异常一般呈NW走向,与东平-汶上铁成矿带走向基本一致,其形态一般呈规则的长条带状、椭圆状或串珠状。区域上存在较多与研究区具有相似特征的低缓磁异常,且具备有利的成矿地层条件,因此认为区域上低缓磁异常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中段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是重要的金、稀有元素成矿带。作者将我国境内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盆地和额尔古纳隆起区的砂宝斯金矿、小伊诺盖沟金矿等与俄罗斯赤塔州的达拉松、克留切夫等典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该成矿带内金矿床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表明,上述矿床均受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控制,矿床形成于西伯利亚地台与蒙古—华北陆块碰撞造山环境;我国上黑龙江盆地区与俄罗斯东后贝加尔地区同属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中段,以中温热液矿床为主,矿床类型主要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8.
青藏高原北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金属矿产资源成群成带分布特征明显,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1999年以来,在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相继完成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批1:50万、1:20万区域化探成果资料的综合研究,根据青藏高原北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物、化探资料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初步划分为3个Ⅰ级成矿带(域),5个Ⅱ级成矿带,9个Ⅲ级成矿带,对以后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质矿产勘查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9.
五龙沟金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内典型的金矿床,该矿床主要受三条NW-SE向的大型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集中赋存于14条次级含金破碎蚀变带中。通过对五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体富集规律、富集标高的研究,认为矿区内韧性构造控矿则矿体长轴与运动方向一致,而脆性断裂控矿则矿体长轴与运动方向垂直。据此提出了新的预测区,经工程验证,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明五龙沟金矿深部和外围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0.
以南岭成矿带1∶50万地质数据库、物化探数据为信息源,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与推断,编制相关成果图件。以GIS为平台、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基于多元信息成矿耦合分析与异常提取,优选找矿要素有利区间并构建了13个有效证据层,基于Morpas、Arc-wofe证据权模型开展了成矿定量预测与评价。以0.024、0.078和0.098为后验概率临界值划分了三级成矿远景区,共圈定一级远景区41个、二级远景区70个和三级远景区85个,为该区找矿工作部署及资源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