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3篇
  免费   809篇
  国内免费   954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3651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3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内蒙古林西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林西地区新发现的叶肢介和介形虫等化石,证实了大兴安岭南部存在早三叠世地层。这套地层为具有红层性质的河—湖环境产物,与下伏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有较大的差异。林西组中—下部以海相沉积为主,并发育浊流沉积,反映直到晚二叠世中期大兴安岭南部仍有残余海盆存在,应是造成晚二叠世南北植物化石仍保持区系特征的主因。林西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揭示,大兴安岭南部的晚古生代板块构造活动一直到印支构造旋回才结束。  相似文献   
992.
论述了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上新统的分布、岩性、岩相特征,以及在该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双壳类、腹足类化石,并据岩性和古生物研究建立昂冈浩特组。  相似文献   
993.
上扬子地台湘北—鄂西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奥陶纪有两次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形成两个二级复合层序(即中层序).其界面介于第8与第9个三级层序之间,基本与Nemagrap-tusgracilis带的首次出现相吻合,并可与澳洲、美洲、欧洲等地进行对比.古地磁、古气候及古生物等资料也反映出该界面是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对应这两个中层序,可将奥陶系分为两个亚系  相似文献   
994.
甘肃侏罗纪煤组的划分与对比(摘要)李祖望李秀荣杨永胜张亚玲(甘肃省煤田地质研究所兰州730000)“八五”期间对西大窑煤田(潮水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于煤层及其附近采到了较丰富的孢粉、植物、轮藻、介形类等4个门类的化石。据此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995.
江苏句容早三叠世鱼类化石之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江苏句容下三叠统青龙组下三叠统青龙组下部地层中发现的软骨硬鳞鱼类一新种-江苏裂齿鱼和半椎鱼类一新种-句容鳞齿鱼化石,并讨论了其分类特征、生存环境及化石埋藏状况。  相似文献   
996.
安徽省南陵县丫山地区早三叠世牙形刺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代艮  邢砚平 《中国区域地质》1992,(4):335-344,T001
  相似文献   
997.
于秋春 《地下水》1992,14(3):145-147
本文针对中深井下管过程中,起吊和上卸井管时的不安全因素和费工费时现象,提出了改变起吊井管重量压力传递环节和上管方式的改造方案,并设计制造了井管承压简、半机械化上管器等设备,经在几十眼中深井下管中应用,安全可靠,省工省时,效益高,对同类钻机施工下管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上三叠统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华北板块与古蒙古洋板块的交接处、金银别河至白水滩一带的一套变质的陆相碎屑岩,前人命名为白水滩组,时代归属早侏罗世。80年代末笔者在此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该地层中采到了Neoclamites sp.,Cycadocarpiclium sp.,Uniohuang bogouensis(?)等重要分子,同时发现其被二长花岗岩(U—Pb 192.7Ma)侵入,暂与小营子组对比,将其时代归属为晚三叠世。该套地层分为上下两段,即下部砾岩段和上部砂岩段;地层褶皱形态复杂,断裂构造发育,新老地质体相互推覆掩盖,构成独特的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999.
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滨北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热演化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林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烃源岩中(C20+C21)/(C23+C24)三环萜烷为0.12~0.86,平均为0.50,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为0.41~0.72,平均为0.54,具有典型湖相烃源岩特征;Pr/Ph主要介于0.16~0.71之间,平均为0.32,指示沉积环境为强还原-还原环境;伽马蜡烷/C30藿烷为0.09~0.35,平均为0.21,反映烃源岩为半咸水的沉积环境;Pr/nC17与Ph/nC18的关系、C27-C28-C29甾烷的相互关系均反映有机质为高等植物和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合来源;Ts/Tm为0.18~1.03,平均为0.86,C31αβ22S/(22S+22R)比值为0.53~0.62,平均为0.58,均指示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综合认为林西组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的还原-强还原环境,有机质来源为混合来源,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林西组具有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提出一种求解越流含水层井群系统的边界元方法。该法把抽水井井壁作为内边界,通过积分处理,不需要对井壁内边界进行剖分,通过推导求得水头H及其法向导数的边界积分方程,离散化后得到求解该积分方程的一组线性代数方程组、该法用于实例计算表明,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