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75篇
  免费   7429篇
  国内免费   2554篇
测绘学   3819篇
大气科学   464篇
地球物理   29839篇
地质学   8470篇
海洋学   1359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1753篇
自然地理   478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1013篇
  2022年   1286篇
  2021年   1546篇
  2020年   1033篇
  2019年   1350篇
  2018年   889篇
  2017年   955篇
  2016年   838篇
  2015年   1182篇
  2014年   1869篇
  2013年   1567篇
  2012年   1895篇
  2011年   1736篇
  2010年   1648篇
  2009年   1847篇
  2008年   1790篇
  2007年   1424篇
  2006年   1482篇
  2005年   1353篇
  2004年   1345篇
  2003年   1349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326篇
  2000年   1191篇
  1999年   1140篇
  1998年   1114篇
  1997年   1142篇
  1996年   1214篇
  1995年   1269篇
  1994年   1149篇
  1993年   1189篇
  1992年   1193篇
  1991年   1038篇
  1990年   929篇
  1989年   642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45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2005年前山西地震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系列断裂盆地为主体的断裂盆地带是山西的地震构造带和未来地震的主要危险区,叙述地的新生性,第四纪活动度,盆地和剪切运动和拉张运动特征及盆地的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和现代地壳应力场特征,分析了盆地的特征,地震震级一频度模式,古地震复发间隔和地震活动周期,山西历史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及盆地的各项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得到,2005年山西基本上不具备发生M≥7地震的危险性,其发震概率在0.05~0.  相似文献   
942.
1989年10月18日在我国山西省大同县西册田乡与阳高县友宰乡之间发生了一组中强地震群,山西省大同无线遥测台网连续,精确地记录该震群的大小地震约1200次(截至1995年)对该震群主要地震定位,震源机制和序列特征的研究表明其属上壳构造震群,根据地震发生背景,地震序列类型和各类前兆地震前后(特别是震后)变化进行的震后预报研究,表明该地震发生符合50年代以来山西地震带5级以上地震成组发生的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943.
徐场  田勇 《山西地震》1997,(1):24-29
根据大同地震遥测台网1989年-1994年记录的地震资料,采用代数重建法联合反演了大同一了高6.1级地震震源及区周围地区(ψN39.5°~ψ40.4°,λE112.5°~λE114.4°)地壳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指出了这对揭示震孕震环境及条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4.
利用极值理论推导了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未来T年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概率和烈度超越的给定值的平均重现期的关系式,利用1022年-1995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太原(ψN37°52′,λE112°32′)周围4级以上地震前太原的场地烈值度,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和未来50a和100a各种超越概率水平的对应的烈度值,绘制了太原未来50a的烈度  相似文献   
945.
太原地区剪切波速的深度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太原地区26个钻孔约540个剪切波速沿深度变化的实测燃料,统计给出了太原地区剪切波速沿深度变化的经验关系,据钻孔分布在不同的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地层特征的情况,对剪切速波沿深度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区统计,给出了分区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可在地场类别确定中用于估计覆盖土层的厚度,即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土层的距离。  相似文献   
946.
如实记述了1995年度中国大陆及边邻MS≥7.0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变与华北(φN30°~φN42°,λE105°~λE125°)地震活动等有关的试验预报的实况。对过去的预报办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47.
通过对1992年河南登封4.7级地震的资料分析,表明拐河老井地下水位变化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效应。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和构造体系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8.
吴名彬 《华南地震》1997,17(3):40-47
在应用文献「1」方法的过程中,笔者改用傅氏变换对稳态反应部分进行逆变换计算,而地记反应部分直接用傅氏系数表示计算。对于相位调整,给出了所调整的实部A 及虚部B的计算式及3种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9.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地震前孕震区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地震前后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的参数的计算、分析和研究,有可能提取出可靠的地震短临前兆异常(曾小苹等,1990)。为了进一步开展对该方法研究工作并使其在我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得到应用,我们使用了静海台的地磁记录资料,分析计算了该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在地震前后的变化情况,确立了该方法应用天津地区地震预报的短临异常特征及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0.
根据大量的野外现场考察资料。对1125年兰州7.0级地震形主为破裂带的特征以及庄浪河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该次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及其构造背景。并在 古地震破裂形迹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年代学资料。对庄浪河断裂带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