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59篇 |
免费 | 9594篇 |
国内免费 | 19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64篇 |
大气科学 | 494篇 |
地球物理 | 31051篇 |
地质学 | 9015篇 |
海洋学 | 1473篇 |
天文学 | 76篇 |
综合类 | 1825篇 |
自然地理 | 4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84篇 |
2023年 | 1201篇 |
2022年 | 1548篇 |
2021年 | 1670篇 |
2020年 | 1450篇 |
2019年 | 1377篇 |
2018年 | 958篇 |
2017年 | 1019篇 |
2016年 | 930篇 |
2015年 | 1223篇 |
2014年 | 1892篇 |
2013年 | 1609篇 |
2012年 | 1934篇 |
2011年 | 1744篇 |
2010年 | 1703篇 |
2009年 | 1886篇 |
2008年 | 1802篇 |
2007年 | 1428篇 |
2006年 | 1487篇 |
2005年 | 1353篇 |
2004年 | 1332篇 |
2003年 | 1242篇 |
2002年 | 1335篇 |
2001年 | 1223篇 |
2000年 | 1167篇 |
1999年 | 1156篇 |
1998年 | 1125篇 |
1997年 | 1152篇 |
1996年 | 1233篇 |
1995年 | 1287篇 |
1994年 | 1170篇 |
1993年 | 1208篇 |
1992年 | 1213篇 |
1991年 | 1053篇 |
1990年 | 941篇 |
1989年 | 650篇 |
1988年 | 103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60篇 |
1984年 | 57篇 |
1983年 | 46篇 |
1982年 | 66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53篇 |
1979年 | 62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38篇 |
1976年 | 36篇 |
197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33.
3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28(5):F0004-F000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35.
地震地貌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貌学是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平面及空间特征,结合地震地层学理论,来解读和还原古地貌、古沉积和其他地质信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快速浏览三维地震资料主测线、联络测线及时间切片等来识别"特殊地质体"。该学科的建立,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地震解释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已在指导勘探和储层预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层位解释、平行解释层位切片或地层切片、振幅属性提取和分析、地震信号体素追踪、特殊属性数据体分析以及多数据体属性叠加显示等六大方面介绍了地震地貌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实例。地震地貌学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主要集中于:(1)海相和陆相背景下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研究;(2)基于地震资料的生储盖层及源岩岩性的精确预测,如深水沉积环境下河道砂体精细追踪及河道内部沉积结构划分等;(3)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模式的改进与发展;(4)储层物性定量化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更加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等。 相似文献
36.
由拉格朗日方程导出地基 结构系统地震响应分析的动力方程,利用突变模型分析了系统对地震响应的复杂过程,并分析了振幅响应的跳跃现象和“路径”效应等非线性动力特性,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分析结果对地基 结构系统的参数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38.
39.
利用BSR已完成美国东南边缘大约50000km2的地区编图,并已证实可能与大量天然气水合物有关。1992年6月,同时获得该地区的单道地震和宽角海底地震资料,主要集中在布莱克洋脊和卡罗来纳海隆,能清楚地观察到来自BSR的宽角反射偏移距(达6km)。为了了解区域性的变化和生成卡罗纳海隆高背景速度的二维平均速度模型,用宽角和垂直入射资料进行走时反演,然后做全波形反演业确定BSR的地震成因。最合适的模型显示了两处的BSR之下具相似的低速(1.4km/s),暗示圈闭了低饱和度(10%)的游离气,反演结果也显示有一薄层高速楱状体,最大速度为2.3km/s,刚好位于布莱克洋脊的BSR上方;计算了沉积物反射率,观察到卡罗来纳海隆具有较高的反射率,BSR之下的反射率增加几乎与两个站位的含气带对应。根据速度模型估算了水合物的浓度。另一方面,占沉积物总体积3%的水合物之平均浓度暗示布莱克洋脊地区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少一半。卡罗来纳海隆水合物平均 浓度最大为20%,卡罗来纳海隆7%。这两处水合物浓度高,无法仅用原地生物活动来解释,可能与次生的聚集机制不关,因稳定域迁移引起水合物循环,可能影响两地的水合物凝聚。另外,流体向上排出的增加,也可以使 布莱克洋脊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