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0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118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84篇
地质学   3490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50年   5篇
  1949年   7篇
  1948年   10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8篇
  1945年   6篇
  1944年   12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交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后的变形为晚期变形,是在超高压岩石折返剥露过程中,主要是在角闪岩相甚至绿片岩相条件下发育的。构造上江苏省北部东海县碱场合柯石英榴辉岩体,分为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的两个构造阶段或世代(D1、D2)。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矿物组合、中小尺度及显微尺度下的组构特征,讨论了两者的几何关系和区域构造意义,强调指出,只有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早期变形组构,才能记录和反映斜向大陆深俯冲及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52.
王璐  金振民等 《地球科学》2003,28(2):143-150
利用拉曼光谱学和费氏台方法对若干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柯石英和榴辉岩中石英出溶体的超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石(或绿辉石)中柯石英向石英相变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和主晶具有一定的晶体学拓扑关系,即石英出溶体长轴有两个展布方向:平行于绿辉石(100)裂理面和平行于绿辉石(-101)面。目前,部分学者推断榴辉岩绿辉石中石英出溶体可作为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标志。笔者认为,棒状定向石英在绿辉石中出溶的温压条件和出溶机理尚未查明。因此,需加强过量二氧化硅单斜辉石出溶机理的超高压实验研究,从而为证实石英出溶体作为超高压标志提供实验定量约束。  相似文献   
53.
闪长岩强风化带做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办公楼的工程实践,将常规勘察与原位测试相结合,运用野外钻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多种手段,对闪长岩强风化带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深入地研究,并通过对承载力、沉降变形的验算,得出其作为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是可行的。实践证明,与桩基础处理方案相比,节省资金近200万元,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基础施工难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提出了研究岩石风化带所遇到的问题:由于采取原状试样及制样难,导致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了解不够。  相似文献   
54.
There are complex and regular changes on sedimentary facies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After the obvious drowned event of carbonate platform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Permian and Triassic, carbonate platforms have evolved into the ramp type from the rimmed-shelf typ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dimentary facies becomes dearer in space, which are marked by the changes from an attached platform to a turbidity basin and several isolated platforms in the basin. The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development of oolitic banks on isolated platforms in Nanning and Jingxi and the reef- and bank-limestones in the margin of the attached platform in the Early Triassic. Despite the difference of the time-span and the architectnre of fades succession of third-order sedimentary sequences, the process of the third-order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reflected by the sedimentary facies succession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is generally synchronous. Therefore, six third-order sequences could be discerned in the strata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Using two types of facies changing surfaces and two types of diachronisms in stratigraphic records as the key elements,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rchitectures of the third-order sequences that represent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s from the Early to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could be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55.
56.
古海霸主     
在距今大约2亿多年的晚三叠纪,在古海洋中生存着一种充当海洋支配角色的动物——鱼龙。它的形状看起来像鱼,但实际上它并不是鱼,它们是像蛇、晰蜴一样的爬行动物。鱼龙从它们开始出现到灭绝,这个种群在地球上存活了一亿四千万年,那时候最早的恐龙也就刚刚出现,而那个时候海生爬行动物已经非常繁盛了。  相似文献   
57.
锶,硼和氟联合作用的亚急性毒理实验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自由饮水给药方式进行了锶、硼和氟联合作用的亚急性实验,以探讨锶、硼对氟的拮抗作用。实验结果,给予小鼠200×l0^-6 F 六个月后,可使其骨氟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碱性磷酸酶活力(ALP)显著增高(P<0.01),4、5个月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力亦显著增高(P<0.O1),同时给予80×l0^-1 B3+、100×l0^-6Sr2+ 时,可以显著降低骨氟含量,抑制血清、肾碱性磷酸酶的活力,表明锶与硼对氟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8.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富碱花岗岩带的碱性花岗岩与锡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形成华力西中晚期、属造山晚期至造山后拉张构造环境下形的A型花岗岩。其岩石学、岩石化学脏球化学特性与国同人外A型花岗岩基本相似。在Eby(1992)的Eb-Y-Ce民Nb-Y-3Ga三角图解中,本带碱性花岗岩投影点均落在A2区,表明它是大陆-大陆碰撞作用形成的A2型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59.
60.
李家振  刘文灿 《现代地质》1997,11(1):102-110
位于大别山北麓的北淮阳金寨—苏仙石地区广泛发育花岗岩类侵入岩,同位素年龄为140~97Ma,时代属J3—K1。根据侵入岩的地质、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本区侵入岩划分为3个超单元(包括10个单元)和3个独立单元,分属中性岩和酸性岩两大类,岩石类型有闪长岩、二长岩和花岗岩等。根据岩石化学的判别结果,侵入岩均属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岩石,并属于普通型和钾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