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9篇
  免费   1753篇
  国内免费   1774篇
测绘学   296篇
大气科学   349篇
地球物理   987篇
地质学   8622篇
海洋学   940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651篇
自然地理   83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86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水地质生态监测是地球物理-生态监测的一个方向,是动态观测地下水要素系统,其目的——通过解决人为(经济)作用研究课题实现水地质生态预报。指出,В.А.Мирон-енко所指的水地质生态监测系统——不仅是整体上的水地质生态学,而且要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旨在论述适宜不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区域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的两种独立的方法。提出计及发生在保护区所有地方的物理化学过程的新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1):119-119
从近日在济南召开的中国-荷兰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2005年研讨会及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上获息:我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已得到稳步提升,地下水监测能力显著提高,并在北京、乌鲁木齐、济南三个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而设计要求的承载力较高、沉降变形要求又比较严格的地质条件,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施工技术、处理效果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5.
堤坝管涌的室内试验与颗粒流细观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水流垂直方向的堤坝管涌现象分别进行了室内模型模拟和颗粒流模拟实验。在室内模型试验模拟中采用先进的数码成像跟踪设备在细观的尺度上对土样在管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为颗粒流细观模拟提供了必要的细观参数及宏观依据。提出的二维孔隙率与三维孔隙率转换的关系公式很好的将室内模型试验的孔隙率同颗粒流数值模拟结合,运用颗粒流程序采用固液耦合的分析模型对管涌现象作进一步的数值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管涌产生、发展在颗粒细观尺度的原因,对管涌产生发展中的试样细观变化规律及流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这些结果为PFC2D在渗流和渗透破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用依据,同时也为在细观尺度上解释和分析管涌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湄公河下游地下水域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洲东南部多数冲积含水层的水进行调查,更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砷的认识,其调查结果使人们增加了对湄公河流域下游地下水水域中砷的关注。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新的研究并且回顾了许多以前小规模研究,提供了柬埔寨和越南Cuu Long三角洲含水层中砷的综合概况。天然砷一般起源于湄公河流域的下游,而不是起源于某一有地质特征的地区,而且发现浓度介于8ppm和16ppm(干重)之间的砷广泛分布于土壤中。与天然冲积层的砷相比,工业和农业用的砷是有限的。含水层地下水的砷浓度不低于10μgL^-1,但是,在离散的反常区域,砷的浓度在10-30μgL^-1也是常见的,有时也可能有暂时的砷异常,砷浓度可达到600μgL^-1,。最严重的是,洪积平原中的铁和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容易受到洪水水位大的波动的影响,在氧化条件下.产生不稳定的毒砂。而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中高浓度的砷,由于受到吸附和解吸的袭夺作用,在还原和带轻微碱性的条件下,砷适宜释放。在水位埋深浅的含水层和100—200米较深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砷浓度高。砷蔓延的过程没有明显的迹象,但是砷对健康有严重的局部危害,而且通过间接方式(诸如通过污染的稻米和水产品)摄取低浓度砷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土壤中含砷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加之将来地下水抽取量的快速增加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在整个区域开发水资源时要持续保持警惕性。  相似文献   
997.
一些滑坡运动的速度迟缓,所造成的破坏是逐渐积累的;另一些滑坡运动的速度迅速,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且是突发的和不可预见的。泥石流(也指泥滑、泥流或者岩屑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滑动滑坡类型,通常在强降雨期间由已饱和的土壤诱发。泥石流通常由陡峭山坡液化的土壤滑动或滑落引起,泥石流加速度为35英里/小时或更大,能够沿山坡和沟渠向下流动直至相对平缓的地面。  相似文献   
998.
在国立戈梅利Ф.Скорииа大学建立了戈梅利地区永久性地质渗透和地质运移模型,包括: ——乌扎河和兰多夫卡河流域、戈梅利市和戈梅利化工厂水源地影响区、戈梅利市辖区的地下水渗透模型;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了1998年5月-2001年12月期间对维苏威火山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多数问题的焦点集中在这个时间观测的累积时间变化。根据化学性质,把地下水样分成2组(1组和2组),分别说明了火山区南部和北部的水循环特征。与2组相比,1组的水样酸性和温度以及碱性都高于2组。水样中还有较高的CO2和CH4含量,这主要是深部向上部挥发的物质含量过高,加之延长了水-岩石的作用时间所致。时间序列说明整个含水层化学成分相当稳定。本项研究期间,地下水温度、pH值、重碳酸盐和溶解的CO2非常稳定.特别是深井(压力计水位高于100米)。较浅的水体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季节性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瞬时变化。本文还描述了1999年10月地震事件引起的水化学性质的重要变化,特别是位于火山北侧的Olivella泉。在这个位置,观测出水的pH和氧化还原势降低得很多,而溶解性CO2和3^He/4^He比值却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些化学性质和同位索成分的变化证明了地震期间,岩浆诱发的氦和二氧化碳进入含水层(该含水层补给Olivella泉)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旨在探讨复杂自然.技术系统(生态—地质,生态.水文地质,等)的监测问题。监测概念包括用于研究和预报目标状态的观测系统和信息搜集系统,其目的作出调整这种状态到最佳的管理决议。此外,赞成В.H.IIIecTaXOB的观点,即地下水监测的模拟定位是组织地下水监测的主要方法原理之一。该方法是指观测网的最佳布局,它可以不断确定和校正预报模型,提高其可靠性和精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