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48篇 |
免费 | 1212篇 |
国内免费 | 7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91篇 |
大气科学 | 713篇 |
地球物理 | 789篇 |
地质学 | 2400篇 |
海洋学 | 572篇 |
天文学 | 141篇 |
综合类 | 568篇 |
自然地理 | 7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99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239篇 |
2021年 | 254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210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86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239篇 |
2014年 | 359篇 |
2013年 | 286篇 |
2012年 | 288篇 |
2011年 | 282篇 |
2010年 | 306篇 |
2009年 | 329篇 |
2008年 | 357篇 |
2007年 | 336篇 |
2006年 | 272篇 |
2005年 | 294篇 |
2004年 | 250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216篇 |
2001年 | 163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33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6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军事地理学的“三原素”基础与“军一地”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军事地理学的“三原素”基础和“军—地”关系理论。前者论述军事地理学的全部内容均源于环境(地理)、战争(军事)、人(成员、活动)三个基本因素的存在和作用;后者论述由主导性原则、依赖性原理、制约性原理、综合效应原则和间接军力原理等组成的“军—地”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44.
45.
在玻利维亚Tupiza、Cuprita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特殊景观区,开展沟系次生晕测量—遥感—构造岩相学解译填图的综合方法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结果显示:①遥感—构造岩相学解译填图单元,作为构造岩相学填图单位和沟系次生晕测量的工作底图,能快速识别工作区地形地物、地质和景观特征等,提高采样和综合地质填图的有效点率.②沟系次生晕采样层位以B层为主,采样粗加工粒度以-10~+60目效果最佳.③方法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显示该技术方法在安第斯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特殊景观下为一种经济、高效、快速的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组合,为中资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提供有效勘查途径. 相似文献
46.
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的建设使城市内形成许多复杂的三维空间,如跨街建筑、地上下一体化设施等。面对集约化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管理的需求,三维地籍应运而生。3DGIS提供3D目标建模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3D目标几何表达与管理,并将其与空间对象的属性、语义或社会交易关联,为三维地籍的系统实现奠定技术基础。从三维地籍管理的需求和特征出发,探讨应用3DGIS实现三维地籍的产权体表达、建模、可视化等几个方面的实践和挑战。 相似文献
47.
48.
查明含烃区与不含烃区的频谱差异是利用频谱属性开展地震烃类检测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了直观地确定出含烃区与不含烃区的频谱差异,提出基于频谱差异的烃类检测方法,结合实际油气试采数据和研究需要,将已知井分为含烃井与不含烃井,通过比较分类对象射孔段的瞬时振幅谱(点谱)来找出含烃相关的频谱差异,并利用多种频谱属性交会的方式得到地震含烃区.本文通过目的层盒1段下伏煤层有无的正演模型确定了最大波谷振幅属性为预测储层信息的有利属性,但更深入分析认为频谱差异属性比常规的最大波谷属性更能表征含烃与不含烃的差异.通过设置属性门槛值的方式来量化含烃区与不含烃区在频谱属性上的差异,并将10 Hz单频振幅、25 Hz积分振幅、低频衰减梯度、高频衰减梯度等4种含烃门槛值内的频谱属性进行交会,继而确定出潜在的含烃区,通过水平井验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信息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全部为C3植物)全木混合样的碳同位素组成(其δ13C值分布范围一般为-235‰~-308‰,平均值为-266‰),对影响其变化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降雨量及大气压力是影响该区植物δ13C值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一方面,降雨量增大,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植物的δ13C值降低(偏负);另一方面,大气压力降低,植物的δ13C值增大(偏正).可见,植物中保存着自然环境变化的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