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3篇
  免费   1336篇
  国内免费   1248篇
测绘学   990篇
大气科学   975篇
地球物理   1121篇
地质学   3904篇
海洋学   872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1030篇
自然地理   831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33年   2篇
  1926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生成期的元素平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气的生成期对其成藏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可信、有效方法来对此进行评价。针对这一难题,考虑到无论生物气的生成机理如何,都是一个有机元素之间的物质平衡过程,文章探索并建立了评价生物气生成量的元素平衡法,并利用松辽盆地大量的实际分析数据,对这一评价方法(模型)进行了标定和应用。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生物气的生成可能主要发生在800m以浅的埋深条件下;区内源岩生物气的生成量约为285.0×1012m3;生物气的主要生成期在嫩江组沉积末期之前。  相似文献   
92.
生物气CO_2还原途径中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历史中,CO2/H2还原产甲烷作用对生物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主要为CO2/H2还原型生物气。笔者以CO2/H2还原生气理论为指导,进行不同初始碳同位素值和不同赋存状态碳源的生物模拟实验,研究CO2/H2还原产气过程中发生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中δ13CH4值与底物的δ13C值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反应母质过量的情况下,碳源的赋存状态可以影响产物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以游离形式CO2还原产生的甲烷δ13C值,相对于以HCO3-、CO23-离子形式产生的甲烷δ13C值轻。通过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田实例分析,探讨了该区生物气的主要底物CO2的来源及赋存状态,对评价盆地生物气资源和有利勘探区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安徽地质》2008,18(3):240-240
2008年8月20日至22日,我省科技界的盛会——安徽省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到会祝贺,省委书记王金山发表重要讲话,省长王三运、省政协主席杨多良、省委副书记王明方等省领导和两院院士等著名科技专家出席了会议。8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人员优秀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团结和动员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为加速崛起进程、建设创新型安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4.
汶上县城中村改造占地面积43.33hm^2,拆迁面积23.6万m^2,涉及1018户居民,20个单位,220户营业门面房,25天内全部拆迁完成,并成功出让,43栋规划科学合理的居民楼正在动工修建,创造了令人叹服的“汶上速度”。究其原因,精心运营、科学创新、公开公正、净地出让是推进汶上县城中村改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马槽滩磷矿区的矿体形态特征及合理勘查工程间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槽滩磷矿区矿体形态复杂,底板起伏不定,多年来勘查工程间距不断改变,因此用多种方法讨论了合理工程间距.探采对比和数理统计学方法求得控制资源量的合理工程间距分别为200m×150m和200m×100m;控制半变异函数的变程亦为200m×100m,均与现行规范相吻合。但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异相同,因此建议用正方形网格进行勘查更为合理,间距为150m×150m。  相似文献   
96.
动态     
《中国勘察设计》2008,(1):93-95
深圳“绿色建筑年”大幕初启;北京最大面积“平改坡”工程全面完工;河南召开城镇供水协会2007年年会;山东确定2008年重点建设投资方向;上海严查房地产市场违法违规案件;江西省省长寄希望于省建设系统  相似文献   
97.
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法主要有充电法、高密度电法、甚低频法、电磁感应法和电磁波法(探地雷达)等.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电(磁)法是最主要的探测方法.本文介绍了电(磁)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原理和特点,并列举了各种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笔者对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拥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8.
在水电开发建设中,移民安置问题是我国目前和将来水电开发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以国务院第471号令为契机,转变思想认识,用"大水库"观念指导水库专业的建设与管理,对我国水电开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以及误差分析,提出了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时,不必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也不必进行对向观测,只利用球气差改正程序进行高差改正,就能提高精度和效率,并以实测数据为依据说明了其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0.
由2008年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关键一年。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普及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10月在全省开展建筑节能专题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