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2篇
  免费   2856篇
  国内免费   3113篇
测绘学   1172篇
大气科学   2016篇
地球物理   2238篇
地质学   10812篇
海洋学   785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1979篇
自然地理   2679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579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699篇
  2020年   536篇
  2019年   731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842篇
  2012年   975篇
  2011年   1180篇
  2010年   962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1136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987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750篇
  2003年   880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中国中纬度地带气候暖干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纬度中国,主要指35°N至50°N之间的半湿润至干旱荒漠地带,占中国面积的60%以上,自上世纪末小冰期结束以来,具有鲜明的波动性的增暖和变干趋势,特别是60年代以来更为剧烈。在其影响下,冰川与湖泊萎缩,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干旱频率和旱灾的严重性都在增加。 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干旱化在近期可能还会继续。但如CO2及其它微量气体的温室效应导致下世纪升温2℃或更多.重现全新世暖期情景,则中纬度中国会变得湿润起来。而在气候剧变的过渡时期,水旱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992.
993.
内蒙狼山地区的挖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中国北方沙漠地区第四纪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第四纪地质工作方法,通过近十年来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工作,对中国北方沙漠地区古风成沙的分布、类型、特征,沙漠及沙漠化的形成时代、发展模式、性质、沉积环境、成因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8.
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林  李家灵 《地震研究》1991,14(2):132-140
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几年来山东省地震局在工程地震工作中采用的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的方法。几个典型实例证明,这一方法在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中是行之有效的,获得了良好的、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同时讨论了与这一方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吉尔吉斯北天山地震活动区建有两个综合预报实验场,15个高灵敏度地震台,7个地磁台,5个地电台,7个地球化学台,6个水动力台,2个自动地震台以及阿拉—阿尔恰地震地球物理观象台和Ⅰ级大地测量网。此外,这里还有苏联科学院高温研究所所属的地电、地磁和光测距台网。该区地震平静期为19—22±6年,地震活动具有周期性特征。强震震源沿北天山地震活动带迁移。文中还确定了与地震酝育相关的地震活动性、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水文地球动力学等一系列参数,描述了一系列强震前兆效应;指出了强震发生时间的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胡军  蔡仲琼 《内陆地震》1991,5(1):76-78
乌鲁木齐拥有130余万人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褶皱带与准噶尔盆地间的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上,是构造复杂、断裂纵横、活断层发育、有感地震较多并有破坏性地震伴随的构造部位。近几年来,在市郊多处不仅发现活断层断错第四系、断错冲洪积扇、断错山脊、断错水系,还发现地震地表断层、地裂缝、滑坡、塌陷及沙土液化等古地震遗迹。据历史地震资料,1934年8月7日东道海子6级地震震中距离市中心88km;人们记忆犹新的1965年11月13日博格达山6.5级地震震中,距离市中心45km,近30余年来,中小地震活动频繁。 导致强震发生的活断层在乌鲁木齐市区展布状况怎样?由于第四系和城市各种建筑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