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847篇
海洋学   280篇
天文学   231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21年   1篇
  1919年   1篇
  1905年   1篇
  1897年   2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2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针对深海生物幼体采样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电子监控系统.首先介绍了Modbus通信协议,并重点研究了Modbus主从机的软件设计.设计实现了电子监控系统的软硬件部分.文章设计的监控系统将电子监控引入深海生物幼体采样,并实现了Modbus规约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采样系统各部件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低功耗模式的设计也延长了采样系统的工作时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底设备电力不足的困境.系统也适用于普通渔场生物拖网的控制.  相似文献   
33.
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的生源组分及其对碳埋藏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由280 ppm剧增至375 ppm,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海洋作为大气CO2的“汇”之一,每年可吸收人类释放CO2气体总量的30%,对全球碳循环的收支平衡有重要作用[2]。两极地区是CO2的主要汇区,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反馈窗口。因此,了解碳在北冰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十分必要的[3-4]。海洋中的生源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上层浮游生物碎屑的沉降,主要由蛋白石(以生物硅代替,BSi)、碳酸钙(CaCO3)和有机质(通常用有机碳替代,TOC)组成[5]。  相似文献   
34.
提出一种针对FY-3C搭载的微波辐射成像仪(MWRI)海表温度产品的分段回归偏差订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引进气候态海表温度数据,建立与关联实测海表温度相匹配的回归模型,并通过对模型中关联变量的误差分析,选择最优样本进行分段回归,以实现对海表温度数据的重新估计。通过对MWRI海表温度数据的偏差订正试验表明,采用分段回归方法获得的订正结果无论在误差指标的空间分布还是时间序列上,都要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概率密度函数偏差订正方法的结果。其中,采用概率密度函数方法订正后的海表温度产品误差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从订正前的0.9—1.0℃,减小到0.8℃左右,而采用分段回归方法获得相应的订正误差仅为0.6℃左右,订正效果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5.
In the last ten years, with important discoveries from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Dabashan foreland depression belt in the borderland between Shanxi and Sichuan provi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is foreland thrust belt from the viewpoint of basin and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has been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fluids within the belt. Based on geochemical system analysis including Z values denoting salinity and research on δ13C, δ18O and 87Sr/86Sr isotopes in the host rocks and veins, the origin of paleofluids in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 is considered. There are four principal kinds of paleofluid, including deep mantle-derived, sedimentary, mixed and meteoric. For the deep mantle-derived fluid, the δ13C is generally less than ?5.0‰PDB, δ18O less than -10.0‰PDB, Z value less than 110 and 87Sr/86Sr less than 0.70600; the sedimentary fluid is mainly marine carbonate-derived, with the δ13C generally more than ?2.0‰PDB, δ18O less than ?10.0‰PDB, Z value more than 120 and 87Sr/86Sr ranging from 0.70800 to 0.71000; the mixed fluid consists mainly of marine carbonate fluid (including possibly a little mantle-derived fluid or meteoric water), with the δ13C generally ranging from ?2.0‰ to ?8.0‰PDB, δ18O from ?10.0‰ to ?18.0‰ PDB, Z value from 105 to 120 and 87Sr/86Sr from 0.70800 to 0.71000; the atmospheric fluid consists mainly of meteoric water, with the δ13C generally ranging from 0.0‰ to ?10.0‰PDB, δ18O less than ?8.0‰PDB, Z value less than 110 and 87Sr/86Sr more than 0.71000. The Chengkou fault belt encompasses the most complex origins, including all four types of paleofluid; the Zhenba and Pingba fault belts and stable areas contain a simple paleofluid mainly of sedimentary type; the Jimingsi fault belt contains mainly sedimentary and mixed fluids, both consisting of sedimentary fluid and meteoric water. Jurassic rocks of the foreland depression belt contain mainly meteoric fluid.  相似文献   
36.
南秦岭钡成矿带重晶石与毒重石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我国扬子地块北缘南秦岭一带的早古生代硅质岩建造中,存在一大批重晶石矿床和毒重石矿床,构成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钡成矿带。根据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重晶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低于毒重石流体包裹体峰值。这些矿床中重晶石的3δ4S值比同期海水3δ4S值高(除去文峪矿区重晶石一个3δ4S值与同期海水3δ4S值接近),表明当时细菌对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引起了重S的富集。各钡矿床中的毒重石有各自的1δ3C和1δ8O值范围,毒重石中的C来自有机质事件反应。根据热力学计算表明,小于162.42℃的温度有利于形成重晶石矿石;在温度高于162.42℃时,海水中积累充足的CO32-(来自有机事件)有利于形成毒重石矿石。在重晶石矿床形成的晚期,如出现贫Ba2+热液,且海水中积累足够的CO32-和温度高于162.42℃,CO32-可以交代重晶石中的SO42-,形成交代成因的毒重石。  相似文献   
37.
高温气相色谱与石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相色谱最高柱温主要受柱系统技术水平的限制。使用耐高温如400℃以上的固定相,改善配套部件的某些性能,可以将传统气相色谱的柱温提高到325℃以上。高温气相色谱的应用将为高分子量烃类研究提供重要的分离鉴定手段。综合国内外研究动态论述了高温气相色谱在原油的模拟蒸馏、高蜡原油分析及石蜡产品表征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8.
多功能定时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定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它是由89C51单片机和几个主要的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并给出了监控软件的结构框图。  相似文献   
39.
利用钾长石粉水热合成13X沸石分子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综合利用钾长石提钾工艺中的重要高附加值副产品13X沸石分子筛的合成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福建沙县的钾长石粉加入配料NaCO3进行焙烧实验,确定培烧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钾长石粉:NaCO3=1:1.30(摩尔比),焙烧温度为845℃,焙烧时间为150min;优化的水热合成条件为M2O/SiO2(mo1)=1.50,H2O/M2O(mo1)=40.0,合成时间为8h,晶种加入量为9.0%。对合成样品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合成13X沸石分子筛结晶完好,性能优良.水热反应经由溶解水合反应和聚合浓缩反应两大阶段。  相似文献   
40.
武都万象洞方解石现代沉积体系δ~(18)O值月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象洞所在地大气降水同位素值年内波动较大,变化起止时间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观测期内,武都降水同位素δD-δ18O组合特征与周边城市降水同位素多年平均值重建的区域降水雨水线基本重合,洞穴所在地区降水同位素具有很好的区域代表性。洞穴滴水同位素值年内变化幅度较小,基本反映了当地大气降水同位素值的月加权平均水平。洞穴次生碳酸盐与洞穴滴水之间符合同位素平衡分馏基本规律。季节尺度上,不同监测点滴水及次生碳酸盐δ18O值因受地下水混合作用强弱差异及洞穴温度的小幅变化等影响而略有差异;年际变化上,夏季风爆发前后降雨量的权重及爆发时间的早晚对洞穴滴水-碳酸盐体系同位素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万象洞洞穴滴水、石笋氧同位素信号在年代际尺度上可以很好地指示区域内大气降水的同位素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