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1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1462篇
测绘学   741篇
大气科学   299篇
地球物理   354篇
地质学   3642篇
海洋学   569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523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1年   7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6年   11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5篇
  194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的徐星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克·诺瑞尔(Mark A.Norell)共同报道了一项新发现———辽宁省北票市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的伤齿龙科恐龙新物种骨骼化石,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恐龙的睡眠姿势。这只长53 cm的小型食肉恐龙保存极为完整,整体形态看上去很像一只大鸟,有着小小的头骨,长长的后肢。其后肢蜷缩于身下,头埋在一个前肢下面,这与现代鸟类的睡眠状态非常相似。徐星认为,这只恐龙的体态和睡眠状态都与现代鸟类相似,团着身体睡觉,减少了表面积,有利于抵御体温下降。诺瑞尔则指出,该恐龙可能是在它熟睡时,附近的火…  相似文献   
82.
近几十年我国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分区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类统计检验分析和旋转主分量分析相结合确定中心站的方法,利用我国多年极端气温资料,对我国最高和最低气温年际变化型态进行区划。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结合可以互相补充,使分区结果更具客观性。中国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年际变化分别可划为12和11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分别计算了各区域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以及各区域之间的两两相关系数,检验证明分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3.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筵类化石2属13种(含未定种、比较种).生物群以个体较小的Eostaffella属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藏东、塔里木盆地、西秦岭、俄罗斯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属于低纬度暖水型特提斯生物群.  相似文献   
84.
贵州关岭生物群双壳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描述了采集于贵州关岭生物群中4种双壳类化石,即顾氏海燕蛤HalobiakuiChen,平脊海燕蛤HalobiaplanicostaYinetHsü,斜锉蛤未定种Plagiostomasp.和麻生海扇未定种Asoellasp.。标本保存良好,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早—中期。依据双壳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指出在卡尼期早—中期,由于大量淡水的注入,关岭地区海水发生间歇性缺氧(或贫氧)事件,从而导致浮游或假浮游类型为主的双壳类化石的灭亡。  相似文献   
85.
藏北申扎地区奥陶纪鹦鹉螺类一新属(Variabiocer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材料是采自西藏申扎县塔尔玛乡桥东—扎扛一带鹦鹉螺化石的一部分。描述了3属6种。其中有1个新属Variabioceras gen.nov.和3个新种V.typicum gen.etsp.nov.,V.zangbeiense gen.et sp.nov.,V.robustum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86.
广东河源盆地蛋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源盆地沉积了白垩系-古近系,笔者将这套地层划分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新建仙塘组和东源组,沿用格岭组。在河源除发现恐龙骨骼、恐龙脚印、龟鳖化石外,于白垩系东源组中还产有大量蛋化石。该组蛋化石的分布,下部以圆形蛋为主,中-上部多见长形蛋。报道了三王坝村副圆形蛋(新种)Paraspheroolithus sanwangbacunensis Fang sp.nov.、风光村树枝蛋(新种)Dendroolithus fengguangcunensis Fang sp.nov.和瑶屯巨形蛋Macroolithus yaotunensis、长形长形蛋Elongatoolithus elongates。  相似文献   
87.
巨齿兰州龙(新属、新种)是发现于中国甘肃省兰州盆地早白垩世地层中的一新鸟脚类恐龙,其牙齿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龙中最大的。兰州龙下颌长1m,每侧有14个齿槽,而单个牙齿宽约4cm,这是已知恐龙中的首次报道。分支系统学分析发现巨齿兰州龙与非洲早白垩世Lurdusaurus arenatus关系密切。它们代表了鸟脚类恐龙进化中四足行走的笨重的一新支。兰州龙的发现也表明欧亚大陆与非洲在早白垩世具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8.
藏北南羌塘孜狮桑地区早三叠世牙形刺化石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笔者在藏北开展1 :25万帕度错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在达杂迪扎错北面孜狮桑测制地层剖面时发现了产早三叠世牙形刺化石(图版Ⅰ)的地层,并新建立了孜狮桑组。孜狮桑位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的南边,地层区划隶属于羌塘-保山地层区多玛地层分区。孜狮桑组地层层序如下(图1)。  相似文献   
89.
四川天全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发现恐龙足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伟  阚泽忠  梁斌  蔡开基 《地质通报》2005,24(12):1179-1180
四川盆地中不仅蕴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同时四川也是中国恐龙足迹化石类型最多的省份。截至1995年,中国已经命名的恐龙足迹化石有28个属、35个种,其中四川就有15个属、17个种。时代最早的恐龙足迹化仃是在四川彭县发现的磁峰彭县足迹(Pengxianpus,Young et Young,1987),分布于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之中,其发现2个足迹形成的单步,被认为是原蜥脚类恐龙所留。  相似文献   
90.
基于粗糙集的K--均值聚类算法在遥感影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粗糙集理论和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一种遥感影像的粗糙聚类分割方法。根据遥感影像中特征属性的相互依赖关系,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等价关系。求出K——均值聚类所需要的初始类的个数和均值。然后采用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随机选取聚类的中心点和个数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分类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