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室内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结合聚煤规律研究分析,对四川省盐源地区各时代含煤地层的含煤性及赋存规律进行了总结,最终圈定了8个含煤远景区,即盖祖-桃子含煤远景区、盐塘含煤远景区、梅雨含煤远景区、营盘山含煤远景区、小高山含煤远景区、大坡-白乌含煤远景区、巴折含煤远景区、白马-金河-藤桥含煤远景区;其中,盐塘、梅雨及白马-金河-藤桥含煤远景区为资源潜力较好区域,为该区进一步开展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
洪银  龚彬 《四川地质学报》2011,31(1):99-101
三因素方差分析是对分析数据质量合格与否的一种有效检验方法.它可以对元素的自然变化,采样、重复分析的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等进行定量的评价.应用以三因素方差分析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盐源县马思罗金矿土壤化探分析数据为实例,查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为正确的指导化探找矿、加速矿权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XRD、MLA矿物检测软件对四川盐源混合铜矿的物质组成、赋存状态、嵌布特性、粒度特征、解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主要有价金属是铜,含量为1.05%,主要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孔雀石中,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长石,其次为方解石、绿泥石;主要矿物的粒度均小于20μm,其中-9.6μm粒级的金属含量为0.3%,矿物单体解离度差;主要的铜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紧密,仅仅利用常规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指标。基于上述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一粗两精两扫的强化浮选流程、集中处理部分中矿的方案进行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铜品位达19.12%,回收率达79.16%。  相似文献   
4.
遥感和GIS技术的发展 ,为多种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和资源环境的动态变化研究提供了精确、有力的分析手段。本文以盐源县 1986年土地利用数据和 2 0 0 0年TM影像资料为信息源 ,阐述了利用GIS软件制作 1986年至 2 0 0 0年林地资源动态变化图的方法 ;并据此对盐源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盐源县林地面积总的趋势在减少 ,林地结构在 15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动 ;垦殖以及林火因素是引起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盐源县阿萨乡磨耳哥一带,铁、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通过对该矿集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化带特征、矿体特征、矿物组合、找矿标志等进行研究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通过进一步地质工作可望发现较大的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盐源马丝螺地区破碎带中金矿(化)体特征,结合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定的组合异常特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该地区的找矿标志,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盐源官房沟含金铜银共生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盐源木里推覆构造的前缘。矿体受官房沟石碓窝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赋存在寒武系竹林坪组黑色岩系中。通过初步普查已经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金铜银共生矿体。该区成矿条件好,矿化标志明显,通过进一步工作可望找到大型含金铜银共生矿床。  相似文献   
8.
对2001年5月24日发生在四川盐源之5.8级地震灾情作了概述,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四川盐源县泸沽湖镇舍垮村一带,震中区烈度为Ⅶ度,个别点可达Ⅷ度,其中四川地区受灾面积达1130平方千米,受灾人口达9632户,48249人,地震造成1人死亡,39人受伤,5930人无家可归,其直接经济损失在9000万元左右,同时,位于震区外围的木里县城所在地-乔瓦镇因位于老滑坡地带,成为灾害异常区,从而使建筑物遭受较大的损坏。  相似文献   
9.
盐源县地势险峻,山高坡陡,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加之降雨充沛,致使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区内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本文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盐源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规模及不同灾害类型的形成条件,为盐源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盐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索我国西南地区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对盐源地区开展公益性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在系统的地质调查和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盐源地区进行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发现盐源地区早古生代发育志留系龙马溪组和泥盆系坡脚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志留系龙马溪组以碳质硅质泥页岩和碳质粉砂质泥页岩为主,以富有机质、硅质含量高、笔石发育为主要特征,发育于深水陆棚环境中。泥盆系坡脚组以含钙质碳质泥岩和钙质碳质粉砂质泥岩为主,以富有机质、黏土含量高、竹节石发育为主要特征,主要发育于潟湖环境中。两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均具有有机质含量高,沉积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脆性指数较高,低孔低渗的特征。盐源地区发育大量宽缓向斜,具备较好的页岩气保存条件。在志留系稗子田组和泥盆系坡脚组的勘探获得了油气显示,表明盐源地区页岩气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研究成果为区域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