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s to explain the evacuation, relocation, and recovery experiences of a Vietnamese American community in New Orleans, Louisiana in the aftermath of Hurricane Katrina. As the single largest community institution, the parish church’s complex bonding and bridging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s proved particularly critical in part because of its historically based ontological security. The process of evacuation, but especially relocation and recovery, was dependent on deploying co-ethnic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s at a variety of geographical scales. Beyond the local or community scale, extra-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scal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s reproduced a spatially redefined Vietnamese American community. Part of the recovery process included constructing discursive place-based collective-action frames to successfully contest a nearby landfill that in turn engendered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s crossing ethnic boundaries to include the extra-local African American community. Engaging social capital and networks beyond the local geographical scale cultivated a Vietnamese American community with an emergent post-Katrina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addresses questions of ethnography in geographic fieldwork through research conducted on globalisation and work in Tiruppur, an industrial boomtown in South India.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iruppur town in western Tamilnad State became India's centrepiece in the export of garments made of knitted cloth. This industrial boom has been organised through networks of small firms integrated through intricate subcontrac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led by local capital of Gounders from modest agrarian and working‐class origins. In effect, the whole town works like a decentralised factory for the global economy, but with local capital of peasant‐worker origins at the helm. My research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 trajectories linking agrarian and industrial work,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histories are used in the present. In these uses of the past in remaking self and place, I interrogate the self‐presentations of Tiruppur's entrepreneurs, as these “self‐made men” hinge their retrospective narratives of class mobility and industrial success on their propensity to “toil”. This paper explores questions of ethnographic method emerging from a political‐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globalisation has worked by turning “toil” into capital.  相似文献   
3.
国际直接投资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引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资本投资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无论是对资本输出国还是对资本吸纳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无论是在资本输出还是资本流入中一直都占据重要地位,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投资存在逐渐加强的趋势。从国际资本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已经成为引发我国经济发展深刻变化的重要因素,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抓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会,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文华 《矿产与地质》2003,17(1):106-107
从资本运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出发,阐述了该院开展资本运营的具体步骤:(1)尽快实现该院的资本化、公司化和集团化,(2)积极规范开展以资本运作为先导的资产重组工作;(3)积极开展资本的直接运作。  相似文献   
5.
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   总被引:106,自引:9,他引:106  
薛凤旋  杨春 《地理学报》1997,52(3):193-206
城市化的研究历来都偏重于内力的营造,例如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步伐,乡村-市的人口流动,政府的地区性经济政策以及新城市的建设等。在资本、人力、技术和市场走向“全球化”的情况下,新的国际分工自1980年以来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及经济活动急剧增长与集中的主要动力。本文对这一类型城市化的特点和空间形态作出了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异地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资本跨区域流动逐渐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异地投资是资本流动的微观体现,探讨企业异地投资特征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以1998-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异地投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异地投资网络,从全国和东中西3大地区角度分析异地投资网络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来深圳河网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在地形图、河道普查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支持下, 分析了深圳近30 年河网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植被盖度、生产有机物质的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资产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深圳观澜河流域河网变化的生态效应。 结果表明: (1) 近30 年深圳市河网结构趋于简单化、主干化, 河流支流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河网总长度减少355.4 km, 总条数减少378 条, 河网密度从0.84 km/km2 降低到0.65 km/km2; 以区/ 街道办驻地为圆心, 半径为1-2 km 的圆环区成为河网萎缩、河网消失的主要 区域; 依据流域城市化水平和河流主干是否直接入海等2 个指标可将深圳市9 大流域/ 水系 分为4 种不同的河网变化类型; (2) 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 城镇用地扩展与河网萎缩, 尤其是河网支流的萎缩存在显著相关; 当城市化水平大于30%时, 城镇用地扩展对河网的影响较小; (3) 2000-2005 年观澜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显著降低, 以生产有机物质价值降低幅度最 大(41%), 植被盖度次之(24%), 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从2.79 元/m2 降低到2.34 元/m2, 总生态 资产减少3136 万元; (4) 河网变化和城市化成为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 其中河网变化因素和城市化因素对植被盖度降低的贡献率分别为23.1%和35.8%, 对生产有机物质价值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5.1%和32.7%, 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7%和 56.2%, 对生态资产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10.6%和52.2%。  相似文献   
8.
影响首都选址的区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吴殿廷  常旭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2):32-37,88
首都区位的选择对于任何国家或政权都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尚未有人对影响首都区位的因子作过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5种主要的首都区位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世界首都的区位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世界首都区位类型的分布规律;最后,根据上述首都区位的时空演变规律,从自然-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军事6个方面,对影响首都区位的因子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钟雨齐  王强  崔璨  王一凡 《地理科学》2021,41(6):960-970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各地政府发起的人才争夺战日益白热化,中央政府也一再强调应当引导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人才社会性流动.基于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一手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毕业生择校迁移与择业迁移模式并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①南京市高校毕业生中近84...  相似文献   
10.
联邦德国议会1991年决定, 议会与政府核心部门在2000年前从波恩迁回柏林 ,波恩保留联邦行政管理中心的功能。为了按时准确地规划和完成落实迁都建设工程,在柏林建设国家行政办公设施和国家工作人员生活居住设施,解决波恩地区因国家机关迁离而遭受的损失,参加建设的许多部门应用了地球信息技术。文中介绍了“柏林房地产信息系统”,“联邦议会与政府核心区建设信息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波恩地区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球信息技术在交通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