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0篇
  免费   3939篇
  国内免费   4323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1430篇
地质学   18533篇
海洋学   2246篇
综合类   991篇
自然地理   784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560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845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788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732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868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1041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38篇
  2008年   920篇
  2007年   825篇
  2006年   807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777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703篇
  2000年   696篇
  1999年   668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644篇
  1996年   595篇
  1995年   486篇
  1994年   458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377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6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测定了博斯腾湖沉积岩心~(210)Pb、~(228)Th和核试验释放核素~(239,240)Pu、~3H的分布,并据~(210)Pb、~(228)Th、~(239,240)Pu的结果估算湖泊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31cm/a,0.26cm/a和0.33cm/a。它表明该湖泊近百年来沉积环境十分稳定。沉积物岩心极好地保存了人类大气核试验的历史记录。~(239,240)Pu分布在1963±2出现峰值,与60年代核试验高峰期相当吻合。沉积物孔隙水~3H分布的峰值出现在1969年,与湖水的混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莱州湾南岸潍河下游地区咸水入侵灾害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较严重地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现代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相对咸水入侵产生及空间范围特征的环境机理。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次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了潍河下游地区海陆沉积环境交替,形成了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海进时期,大面积的滨海平原被淹没,在近海平原洼地滞留的海水经过蒸发、浓缩变为卤水,成为咸水入侵的物源;海退后陆源碎屑在滨海地区沉积形成了巨厚的古河道砂层。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对地下淡水的过度开采,淡咸水水头压力差减小.卤水通过古河道砂层快速南侵。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100余个地质钻孔水化学连续监测资料分析,阐明了咸水入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咸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4.
The 22nd IAS Meeting of Sedimentology was held in the Convention Centre of the Grand Hotel Adriatic, in a small touristic town Opatija, located on the eastern Adriatic coast where Central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meet. It was the second IAS Meeting held in Croatia--the first one, 4th IAS Regional Meeting of Sedimentology, was held in Split in 1983. The Meeting in Opatija was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of Geology (Zagreb) and the Croatian Geological Society. The sponsor was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Reoublic of Croatia.  相似文献   
5.
里散半岛位于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交接处的死海盆地中。该盆地面积大,构造简单且有下沉运动,说明它是一拉张型盆地。由重力异常数据发现死海盆地可划分成沿南北延伸各约30km长的几个块体,里散半岛是其中最深的一个。中生代沉积厚度约6km,更新世沉积厚度为9km。死海盆地的拉张距离为20km,表明死海盆地的年龄约3.3Ma。里散半岛下部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磁化率较高,这与区内延续的构造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钻孔测井资料并运用地层倾角测量信息分析法,给出了江汉盆地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60~65°  相似文献   
7.
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由于生长在不同的古地理位置,因而具有两种类型的海绵礁特征;成礁期可确定在中二叠统祥播阶晚期→晚二叠统;海绵礁造礁旋回由礁基→礁核→礁坪→礁滩→礁顶组成。对Ⅰ类海绵礁底部所产生的不整合面,文章首次提出属事件沉积不整合面,并对其成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Kunming Basin locates middle of Yunnan altiplano and has a particularity in geography,topographic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With the urban dilation quickly,add the reason of the unreasonable city layout,conflicts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urban resources consumption become shrill increasingly.It is human being activities that lead to vulnerability and deprav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local.Take a few examples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o expati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and find a way how to make a better plan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new bala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local.  相似文献   
9.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所获化石分析认为,虽然宁波盆地这一层位含化石不丰,但从分布及数量上比较,相对占优势的应该是孢粉和植物化石,其时代意见也较为一致,指示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