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山铀矿田变质基底的变质作用期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铀矿田的变质基底,自晋宁期以来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变质变形演化历史,至中生代为止,共经历了4个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中元古代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中元古代后的热接触变质作用,中生代动力变质作用,中生代晚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多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反映了本区自元古宙以来一直是一处地热异常区.相山地区铀成矿期的成矿作用,是一系列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河北怀来ML4.4地震前的地热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月3日15时57分在河北怀来发生了ML4.4地震,在震中距100km范围内的4个台站,三马坊、赤城、矾山、张家口台数字化地热观测均有一定的异常反映,其中,三马坊、赤城台有较明显的临震异常。介绍了各台的地热观测情况,利用差分法、减组合滤波等非潮汐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该震例总结对今后的地震监测和预报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北平原非地热异常区地热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德忠  王蕴玉 《地球学报》2000,21(2):151-154
多年来 ,由于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局限性 ,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地热异常区 ,即地温梯度大于3.5℃/100m或大地热流值大于62mW/m2的地区。因此 ,地热异常区内的地热资源大部分已得到开发利用 ,而非地热异常区的地热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利用。非地热异常区面积占平原区总面积的80%以上 ,所蕴藏的地热资源潜力巨大 ,如能得到开发利用 ,必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邢台市东部平原地热开发远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连育  康清普 《地球学报》2000,21(2):155-159
在简述邢台市东部平原地质构造、地层、地热地质模型、地质变异常区分布特征基础上,对邢台市东部平原地热开发远景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在邢台市东部平原进行地热资源开发的合理化建议。指出地热异常区内的远景开发区应优先开发;准地热异常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应引起足够重视;在不具备完整地热地质模型的地热异常区内也有地热资源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局部地热异常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州半岛地热场主要受基底构造格局的控制和地下水活动的影响,隐伏花岗岩体放射性元素生热对盖层地温的贡献不可忽视,第四纪更新世火山喷发活动的岩浆余热已几乎完全散失,岩浆体和围岩温度已趋于平衡。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雷北螺岗岭和雷南石峁岭两个玄武岩台地,为半岛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由于冷水流下渗的地温效应,新生界盖层浅部地温梯度<3℃/100m,呈现地热负异常。在以传导传热为主的区域,地热场特点与华北盆地相似,新生界盖层地温梯度与基底岩面的埋深密切相关。由于地壳深部较均一的热流在地壳表部再分配的结果,若干凸起区盖层地温梯度为4—5℃/100m,呈现地热正异常。某些控制凸起区的边界断裂,当深层热水沿其上涌,造成附加热源,和传导传热相叠加,盖层地温梯度可高达5—8℃/100m,形成更鲜明的地热正异常。  相似文献   
6.
漳州-华安是一个中强地震活动区,现今小震活动频繁。本文分析该区历史和现今地震活动特点,发现该区地震活动性涨落与闽台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得出该区是一个“地震窗”的认识。进而对“地震窗”的形成条件进行讨论,认为该区“地震窗”的形成是与其深部热作用所产生的向上垂直作用力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淄博市张店南部地热异常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井温曲线类型,确定研究区纯传导地温梯度为2 5℃100m;结合各单井地温梯度,圈定了地热异常区域;揭示了该区地热异常具有下段以对流为主、上段以传导为主的特点。通过热水水化学和同位素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热水赋存于断裂裂隙系统中,且沿断裂裂隙垂向运动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大地热流与铀矿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江西省大地构造、铀矿分布和大地热流实测资料,证明大地热流异常和铀矿均受深大断裂和深部构造变异带的控制,铀矿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热流异常,并据此初步探讨了根据大地热流异常寻找铀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地热资源包括熔融岩浆、干热岩体和地下热水三部分。内陆山区型地热系统着重于地下热水资源的研究,主要包括热源、媒介、冷热水交换边界、热水道和地下热水富集区等要素。笔者通过对五台山地区地热异常反映、盆地边缘地下热水分布和垂直地温场特征等规律的分析,初步给出了五台山地区地热系统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周缘高温地热异常区是华北重要的地热资源区,研究其浅层高温地热异常及深层高温地热结构,是解决中国东部高温地热勘查开发瓶颈的重要基础,对加快构建东部现代能源体系、推进“双碳”目标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最新的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模型USTClitho2.0和航磁资料,在大地热流资料约束下,本文计算了渤海湾周缘浅层与深层高温热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居里面平均深度20.8km,居里温度420℃,中、上地壳高温热结构与居里面起伏形态密切相关。上地壳生热率随深度增大而递减,反映了放射性生热元素向上迁移、在浅层富集的垂向分异特征。Moho面温度在600~800℃之间,岩石圈底界面1300℃等温面深度在66.3~97.5 km之间,平均值为76.8 km。依据USTClitho2.0模型Vp、Vs速度结构,本文修正了前人的地壳分层结构及上地壳生热率,计算了研究区内全部91个大地热流点的壳幔热流比,结果表明:Qc/Q=56.4%、Qm/Q=43.6%, Qc/Q>Qm/Q,显示该区为“热壳”结构。前人认为此区是“冷壳热幔”型热结构,本文的计算结果修正了前人的认识,指出上地壳层热流在地表总热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