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41篇 |
免费 | 556篇 |
国内免费 | 5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5篇 |
大气科学 | 615篇 |
地球物理 | 1238篇 |
地质学 | 884篇 |
海洋学 | 464篇 |
天文学 | 133篇 |
综合类 | 225篇 |
自然地理 | 1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154篇 |
2019年 | 144篇 |
2018年 | 130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152篇 |
2013年 | 207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162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90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滞回曲线对应力振幅和频率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疲劳载荷对应力-应变滞回曲线的影响,作者研究了滞回曲线对应力振幅和频率的影响,获得了载荷超过屈服点后应力振幅增大,滞回曲线趋于稳定,应变硬化效应增强的结果,随着正弦波频率增加岩石的滞回圈频散效应增强,饱和液体加强了这种频散作用,随孔隙液体的粘滞系数增大,滞回曲线的频散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83.
频率测深的地形影响及其校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含源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按照二维地形条件下的线源非齐次赫姆霍兹方程确定其边界条件,用边界元法计算了起伏地形条件下线源的频测影响曲线,并将其转换为二维地形点源赤道偶极装置频测曲线。总结了地形对频测曲线影响的规律,提出了地形校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广西六景、贵州独山和乌当泥盆系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及作用相和环境相的系统研究,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3种海进过程和10种层序、体系域和相对海面变化.并发现,阶跃型高幅海平面变化形成的层序界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和旋回层往往可在大区域追踪对比;剖面作用相、环境相分析是露头层序地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的基础,剖面上层序、体系域及其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频率、幅度、速度和相位研究对层序界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和旋回层的空间延拓、等时追踪对比和驱动机制的成因解释有重要的指导、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5.
86.
将S变换时频分析技术引入微震信号波形分析领域,通过震源破裂尺度,研究微震信号频率特征与岩体变形破坏之间的联系。以西南地区3个水电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将大量微震监测数据作为统计样本以减小外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在该基础上统计、分析岩体破裂尺度与微震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微震与多点位移计监测资料进行工程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岩体破裂尺度增大时微震信号高频成分减少,表现出低频特征;在围岩变形过程中微震信号高频成分呈现出先减少再增加的演化规律,围岩发生明显变形前微震信号出现由高频向低频转移的现象,因此,可将聚集区域内微震信号频率降低作为该区域岩体宏观变形破坏的前兆信息。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微震监测的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其灾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试论HACSAMT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ACSAMT法在不增加任何设备、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的前提下,观测基波信号的同时,采集其高次谐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数据,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由于运用了谐波的有用信号,加密了CSAMT法勘探的频率,从而,提高了CSANT法的纵向勘探分辨率 相似文献
88.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防治 --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频泥石流指30a以上发生1次的泥石流。尽管发生频率很低,但由于自身的特征及人们认识上的原因,其造l戒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居各类泥石流之首。对低频泥石流的研究在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2003年8月9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茶园沟的泥石流为蒯,采用形态调查法和称重法等方法确定了流量、流速及重度。分析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探讨了低频泥石流的特征。针对低频泥石流的低频性、破坏性和隐蔽性特点,同时考虑到低频泥石流沟的防治受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及资金投入等因素的限制,提出了进行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搞好小流域水土深持、普及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及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措施,这对减轻低频泥石流区的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VSP资料约束地层反滤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Yu HAN Li-guo CUI Jie 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China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Z2)
浅地表的低速带和地层滤波作用导致地震信号的能量衰减,地震子波的高频快速衰减,速度频散的子波变形,对地震底层分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地层反滤波算法就是为了消除地层对子波的影响,利用VSP中的直达下行波推算出每个地层滤波算子,计算出各个地层滤波算子的反算子,然后利用这些反算子恢复出地表记录中损失掉的高频成分,减弱地层滤波对波形的影响,增加地表记录的频率成分和波形的准确度。分析实际地震资料表明,经过地层反滤波处理后的记录频率成分明显提升,地质构造更加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90.
水资源中氯代烃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氯代有机溶剂使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难于去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就已认识到用Fe^0恢复污染的地下水的潜力。国外正在研究帮使用扔几种还原挥发性氯代烃的还原反应介质,尤其要提高的是双金属反应系统,反应速度快,而且脱Cl中国难解产物少,目前国也只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个别做了地上反应器的验证实验,它的脱Cl机理、介质钝化和完全脱Cl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