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8篇
  免费   3672篇
  国内免费   3627篇
测绘学   1837篇
大气科学   1893篇
地球物理   4752篇
地质学   10784篇
海洋学   3831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1705篇
自然地理   3729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835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923篇
  2018年   753篇
  2017年   928篇
  2016年   863篇
  2015年   988篇
  2014年   1283篇
  2013年   1578篇
  2012年   1282篇
  2011年   1426篇
  2010年   1290篇
  2009年   1320篇
  2008年   1374篇
  2007年   1428篇
  2006年   1479篇
  2005年   1216篇
  2004年   1128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908篇
  2001年   789篇
  2000年   681篇
  1999年   595篇
  1998年   497篇
  1997年   438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The impact of changing catchment vegetation type on mean annual runoff has been known for some time, however, the impact on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has been established only recently. Differences in annual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changing vegetation type on mean annual runoff and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are briefly reviewed. The magnitude of any change in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owing to a change in catchment vegetation type is related to the pre‐ and post‐change vegetation types and the seasonality of precipitation, assuming that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remains constant throughout.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type and the variability of annual runoff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tream ecology and fluvial geomorphology.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42.
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天然矿泉水中的SO2-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谱直读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直接测定天然矿泉水中SO2-4的方法在优化工作条件下SO42-的测定下限为0.09mgL-1,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443.
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确的不资源开发模式对于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生态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盆地为例,根据研究区内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模糊集理论与方法确定出松嫩盆地各县市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对各种开发模式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44.
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水质预警是对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适时给出相应给别警戒信息的方法,包括状态预警和趋势预警两部分。以GIS技术为核心,将水质预警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并以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为例,研究了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地区的分布、趋势、恶化预警等级及其成因。地下水水质预警系统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减少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5.
在简述盆地地质环境和含水系统、水文地质期与水压系统类型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反演、比拟和地静压力等方法,模拟计算了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泥岩压出水水头值(m),Es^2层的依次为2-28,2-26,2-6,2-16,0.5-3.5;Es^1层的依次为2-42,2-26,2-6,10-54,1-14;Ed层的依次为2-22,2-54,2-12;Ng层的依次为10-24,1-5;Nm层的为12-2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的压挤式水交替强度均小于1,累加值Es^2,Es^1,Ed层的均大于1,Ng,Nm层的小于1;Ed层渗入水交替强度为0.44。各研究层在各研究时期渗流场的高水压带位置和流动态具有相似性,并均以离心型流动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46.
MAPGIS管网开发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文  张德津 《地球科学》2002,27(3):250-254
设计了一个通用的管线信息系统开发平台。该开发平台构筑于大型GIS基础软件MAPGIS之上,具有完备的数据模型,强大的数据包容能力。采用多层次体系结构,包含网络数据管理与网络分析、管网工作区管理、专业管网工作区管理、管网工程管理、管网实用服务工具包、管网管理类库和控件库等多个模块。该开发平台同时支持API和组件接口,二次开发便利灵活,可以较好地满足管网应用系统的。在该平台基础上已开发出多个成功的管网信息系统,证明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7.
马岭油田北三区污水回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岭油田北三区油田水性质,结合污水与地层水混合的静态实验结果分析,发现污水回注对地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模拟地层条件做岩心流动实验。将采出的污水回注到地层与地层水混合后,亦会使地层渗透率下降,且随着污水含量的增加,渗透率伤害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448.
将广义Kопытов预测模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到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递减时期的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及其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的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在水驱油田预测开发指标中二者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49.
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物理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矿流体是富含挥发分 (CO2 、CH4等 )是具有较高含盐度的特殊地质流体。本文讨论了在流体演化过程中挥发分的来源 ,指出主要来自水岩作用、有机质分解及地幔去气和岩浆 ;碱金属及卤素同样具有多来源的性质 ,以海水、含盐系淋滤、建造水为主要来源 ,含盐系重熔可以形成富含碱金属的成矿流体。流体演化过程中氢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的分馏主要与温度、水岩比值或硫源丰度有关。一个重要的结论是 ,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地质作用有关 ,而流体来源是次要的。海底热水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高δ3 4 S值、中稀土富集及正铕异常为特征。本文总结了热水流体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指出水热流体物相点 :1) 10 80℃ ,7.5× 10 8Pa水溶液与硅酸岩熔浆分熔点 ;2 )水溶液的第二个临界点是气水溶液的超临界点 (374.15℃ ,2 .2 1× 10 7Pa) ;3)水溶液的沸点 (≥ 10 0℃ ,≥ 1× 10 5Pa) ;4)水溶液的冰点 (≤ 0℃ ,1× 10 5Pa) ;5 )H2 O CO2 体系的不混溶温度点 (2 6 6℃ ,2 .15×10 8Pa[1 3 ] 等是重要的成矿相变点。  相似文献   
450.
邓金灿 《矿产与地质》2002,16(5):306-312
重点论述高峰锡矿 10 0号矿体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的建立 ,分析模型在采矿、选矿等矿山生产动态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