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06篇 |
免费 | 2370篇 |
国内免费 | 31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00篇 |
大气科学 | 2655篇 |
地球物理 | 2578篇 |
地质学 | 7072篇 |
海洋学 | 1848篇 |
天文学 | 412篇 |
综合类 | 1761篇 |
自然地理 | 50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649篇 |
2021年 | 767篇 |
2020年 | 796篇 |
2019年 | 911篇 |
2018年 | 625篇 |
2017年 | 847篇 |
2016年 | 809篇 |
2015年 | 901篇 |
2014年 | 1021篇 |
2013年 | 1251篇 |
2012年 | 1160篇 |
2011年 | 1311篇 |
2010年 | 1010篇 |
2009年 | 1092篇 |
2008年 | 1137篇 |
2007年 | 1335篇 |
2006年 | 1209篇 |
2005年 | 1148篇 |
2004年 | 1055篇 |
2003年 | 886篇 |
2002年 | 869篇 |
2001年 | 658篇 |
2000年 | 646篇 |
1999年 | 514篇 |
1998年 | 490篇 |
1997年 | 416篇 |
1996年 | 359篇 |
1995年 | 305篇 |
1994年 | 286篇 |
1993年 | 206篇 |
1992年 | 153篇 |
1991年 | 118篇 |
1990年 | 91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针对目前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及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分析表明:湿地功能快速评价方法是为了达到“湿地功能无净损失”目的,是在需要评价的湿地如此之多而从事湿地功能评价的专业人员又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对于湿地恢复与重建以及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在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把相对未受人类干扰的参照湿地的功能指数规定为1,这就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对参照湿地的功能进行评价,而目前最需要评价其功能的湿地往往就是这些相对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湿地;在相同水文地貌的湿地类型内评价湿地功能之间的差异,这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评价湿地的水文地貌功能;由于快速评价的结果都是相对的功能指数,并不能说明湿地所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在决策中不能单独使用;快速评价都是“一次调查就获得结果”,同时由于快速评价过程中指标选择的主观性、指标赋值的主观性、采样点空间设置的主观性以及采样时间的主观性,对于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的湿地功能的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是很低的。为了使湿地功能评价的结果对管理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湿地功能量计算的、定量的评价湿地功能的方法必须开发出来。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湿地功能评价可采用双重参照标准:一是以自然为参照来评价湿地功能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以及湿地恢复与重建成功与否;二是以人类需要为标准来评价湿地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了我们的期望,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湿地功能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72.
73.
东北三省城市扩展及植被覆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期遥感影像数据( MSS、ETM、CBERS) 对城市建成区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30 多年来东北三省城市的扩展情况,并且结合NDVI 数据,对研究区范围内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976-2000 年、2000-2007 年两个阶段,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持续增加,年均扩展率由 5. 10%增加至6. 32%,扩展强度比较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哈大交通经济带上; 研究区范围内东部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于西部,NDVI 均值随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4.
利用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相关参数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雷电流波头时间的年、季、月、日变化以及累积概率和概率密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闪电平均波头时间为4.8μs,负闪和总闪电为3.6μs;一年中,正闪电7月波头时间最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V"形;负闪和总闪电5—7月波头时间比其他月份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U"形。正闪电波头时间季节、日变化明显,负闪和总闪电季节、日变化不明显。波头时间小于等于10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波头时间累积概率分别为95.5%、99.7%和99.6%,总闪电95%的波头时间大于1.5μs,50%的大于3.1μs,5%的大于6.0μs。波头时间在2~3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概率密度最大。气温较低月份,波头时间相对较长,反之,波头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可能与雷电流幅值大小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总云量、行星反射率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年、月平均云对地气系统太阳短波吸收辐射的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绘制了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全国分布图。结果表明:我国地气系统短波辐射云强迫及其敏感性系数都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相关,呈幂指数形式,且季节变化明显。短波辐射云强迫的地理分布与总量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76.
基于本体与LDAP的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管理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在网格计算中满足空间信息系统在语义方面的特殊要求,克服传统网格研究的数据格式很少涉及信息资源的语义内容的缺陷,把本体和轻量目录访问协议结合到一起,建立了基于语义的空间信息网格资源管理系统,使多源异构的地理信息系统组成了一个虚拟统一的逻辑组织,有效地实现了基于语义的空间信息系统集成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77.
高度演化的富P过铝质岩浆体系,具有鲜明的、不同于其他体系的地球化学行为.富P过铝质熔体以富P,高ASI,贫Fe、Mg、Ca,强烈亏损REE、Th、Y以及具有W、Sn、Nb、Ta等金属的矿化为特征.富P过铝质岩浆体系中的碱性长石为富P长石,长石中P可以有效地指示过铝质岩浆体系的演化历程;在岩浆演化的晚期,P与Li具强的亲和性,形成锂辉石-磷铝锂石-羟磷铝锂石的组合.已有的实验研究揭示,P能降低简单花岗岩的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粘度以及增加H2O在熔体中的溶解度.然而,这一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P能否促进过铝质岩浆的液态不混溶,能否促使等价不相容元素在过铝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异,是否在稀有金属成矿过程中起作用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ZhangBingshan TangLiangjie JinZhijun DaiJunsheng ZhangMingli ZhangBingshan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2003,14(1):65-7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fault systems of Qaidam basin and ad-jacent orogenic belt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ndicate that five regional fault sys-tans occurred in the Qaidam and adjacent nment.qin belts,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se fault systems are: (1)north Qaidam-Qilian Mountain fault system; (2) south Qaidam-East Kunhm Mountain fault system;(3)Altu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4) Elashan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and (5) Gansen-Xiaochaidan fault system.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ault systems controlle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faults within the basin,the migration of depocen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accmnulation belt. 相似文献
79.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character and concentration at hourly resolution is rare,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analysing organic matter variability at high‐temporal resolution to evaluate river carbon budgeting, river water health by detecting episodic pollution and to determine short‐term variations in chemical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The authors report a 2‐week experiment performed on DOM sampled from Bournbrook, Birmingham, UK, an urban river for which spectrophotometric (fluorescence, absorbance), physiochemica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H) and isotopic (D/H) parameters have been measured at hourly frequenc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ver had sub‐daily variations in both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particular, after relatively high‐magnitude precipitation events,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an associated increase in intensity of both humic‐like and tryptophan‐like fluorescence. D/H isotopic ratio demonstrates different hydrological responses to different rainfall events, and organic matter character reflects this difference. Events with precipitation < 2 mm typically yielded isotopically heavy water with relatively hydrophilic DOM and relatively low specific absorbance. Events with precipitation > 2 mm had isotopically lighter water with higher specific absorbance and a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microbially derived to humic‐like fluorescence. In our heavily urbanized catchment, we interpret these signals as one where riverine DOM is dominated by storm sewer‐derived ‘old’ organic matter at low‐rainfall amounts and a mixed signal at high‐precipitation amounts where ‘event’ surface runoff‐derived organic matter dominate during storm sewer and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routed DOM.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