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9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804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725篇
地质学   1993篇
海洋学   46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4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81.
扩底桩的上拔试验及其颗粒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文白  周健 《岩土力学》2004,25(Z2):201-206
通过原型试验和应用颗粒流理论及其PFC2D程序数值模拟,研究了黄土中扩底桩承受上拔荷载的宏观力学性能及其细观结构,以及扩底桩在上拔荷载下的位移、极限上拔承载力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增加扩底桩扩大端的高度对提高承载力是有效的;破坏机理为土的减压软化和损伤软化的渐进性破坏.并提出了扩底桩极限上拔承载力计算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应用颗粒流理论分析了颗粒细观结构、受影响区域、扩底桩的上拔位移和土中滑裂面.颗粒流模拟的土中滑裂面、荷载与位移关系和宏观试验实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82.
983.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Ordinary Moment‐Resisting Concrete Frames (OMRCF) designed only for gravity loads. For this purpose, a 3‐story OMRCF was design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minimum design requirements in the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Building Code ACI 318 (1999). This model frame was a regular structure with flexure‐dominated response. A 1/3‐scale 3‐story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tested under quasi‐static reversed cyclic lateral loading. The overall behavior of the OMRCF was quite stable without abrupt strength degradation. The measured base shear strength was larger than the design base shear force for seismic zones 1, 2A and 2B calculated using UBC 1997. Moreover, this study used the 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 The capacity curve was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specimen and the demand curve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recorded at various stations with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Evaluation of the test results shows that the 3‐story OMRCF can resist design seismic loads of zones 1, 2A, 2B, 3 and 4 with soil types SA and SB . For soil type SC , the specimen was satisfactory in seismic zones 1, 2A, 2B and 3. For soil type SD , the OMRCF was only satisfactory for seismic zones 1 and 2A.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84.
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方法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宰金珉  陆舟  黄广龙 《岩土力学》2004,25(9):1483-1486
从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的总安全度方法出发,运用可靠度理论,结合工程实例,建立了用该法确定的承载力极限状态方程,进行了可靠度分析与验证。对抗力及各基本变量的敏感性、设计参数不同组合时的安全系数与可靠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率ψ的合理取值范围,证实了天然地基满足率ψ≥0.5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5.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态需水量为454 4×108m3,除去保留给生态的生态需水、偏远封闭流域难以利用的水量,人类可以消耗利用的可利用量有742×108m3,其中黄河流域可利用量为187×108m3,西北内流区当地可利用量为555×108m3。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建议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图谱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人均GDP每10年翻一番、水资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7%的条件下,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0年为11310万人,2020年为12019万人,2030年为12733万人。  相似文献   
986.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一个由多目标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难点是如何合理地建立评价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由于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一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对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型——多目标决策一理想区间模型(MODMIIM),介绍了MODMIIM的原理,给出了其构成方法,并用MODMIIM对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为淮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上较弱。MODMIIM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稳定、合理。与多目标决策一理想点法相比,MODMIIM具有更大的适用性。MODMI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中。  相似文献   
987.
总结了现有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例提出了一种预测单桩承载力的间接方法———瞬态面波法。剪切波速与标贯击数之间也存在着相关关系,通过标贯击数建立起剪切波速与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相关模型,应用瞬态面波测试技术可快速检测桩周土剪切波速,确定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988.
郭连江  陈锦剑  王建华 《岩土力学》2004,25(Z2):174-177
从现有计算单桩承载力的方法出发,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上海湖沼平原地区浅层硬土对预制短桩承载力的影响.上海泻湖沼泽平原地区的地基土层次分布与上海市区滨海平原有较大差别,存在较厚的浅部硬塑态粉质粘土和中密性砂质粉土层(称为浅层硬土),该层土具有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特点.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比较了按现行规范计算单桩承载力和实测结果的差异,分析了浅层硬土中预制短桩的极限侧摩阻力,讨论了侧摩阻力和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关系,所得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相关场地的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不同加腋宽度下钢筋混凝土偏心节点的抗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榀钢筋混凝土梁柱偏心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梁端水平加腋宽度对节点核芯区抗裂性能的影响,提出偏心节点抗裂度计算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990.
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钢材强度、混凝土强度、轴压比等参数,进行了18个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试验,分析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高性能混凝土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的特点、构件的轴向变形和抗弯刚度退化情况,并初步探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管高性能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