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The disruption of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an have a high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on the welfare of a society, as it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daily routines of a community.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physical risk in the components that compose these networks, only a limited number have analyzed their interconnections and impact in the traffic flow.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how earthquake damage can disrupt the road network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and how this will influence the ability of the population to travel. Traffic due to daily commutes is modeled for different layouts of the network, corresponding to possible disruptions caused by earthquake damage. The duration and length of each trip were calculated both for the undamaged network conditions and for the disrupted network. The increase in the median duration and length of each trip allows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loss for each event due to drivers' delay. By combining the probability of a specific road being blocked with its number of users, the average number of affected vehicles was estimated, and the most critical segments identified. Th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concerning the road network of the area around the Italian city of Messina in Sicily. The results were calculated for both a repetition of the well-known historical event of 1908 and a set of simulated earthquakes consistent with the national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model of Italy.  相似文献   
102.
青海玉树7.1级大震的预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震的震源组合模式。用临界慢化的观点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前震。以异年倍九律与磁暴二倍法相配讨论了玉树大震的发生日期。  相似文献   
103.
章浩    庞振山  丁克永  颜世强 《地质通报》2010,29(04):616-621
通过万瑞数据TM互联网全数据整合应用平台,对全国地质资料馆网站在2009年8月5日0时至9月4日24时之间的独立用户数、页面浏览量、访问次数、访问深度、访问频率、平均访问停留时长6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网站访问者主要为专业人员,用户来自以北京为主的国内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以美国为主的12个国家;网站的页面浏览量虽少,但访问深度和停留时长较强,用户的粘性较好,远大于媒体型网站的用户访问粘度。网站存在访问人员数量较少、关键词专业性强、用户分布不均衡、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建议网站采取适时更新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加强宣传等措施,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访问。  相似文献   
104.
当前采用交通流数据量化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同一区域、同一时段不同类型交通流数据反映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性仍然知之甚少,直接影响了城市人群活动模式挖掘结果的可解释性与实际应用效果。为此,本文旨在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智能卡数据(公交和地铁刷卡)和出租车轨迹数据2种重要的交通流数据,从时空分布模式的差异性、行程距离及距离衰减效应的差异性、空间社团结构的差异性3个方面,探索二者反映城市人群活动模式的差异性:① 采用北京市六环以内区域2016年5月9日至15日的智能卡和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研究发现:① 2种交通流反映出行需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但是在同一空间单元上,2种交通流反映出行需求的时间相关性较低;② 2种交通流的使用率在不同空间位置存在明显差异,仅在城市中心区域使用率较为均衡;③ 2种交通流反映人群行程距离的空间分布、距离衰减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公共交通对于促进长距离出行更为重要;④ 从2种交通流发现的空间社团结构都显示了城市的多中心结构特征,但是二者发现社团结构存在的差异性表明两种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交互起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多源交通流反映城市人群活动的内在机理,提升城市人群活动模式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省际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省会城市为网络中的节点,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对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前后省际可达性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建设使东中西地带内、地带间及省区的总体可达性均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沿骨干客运专线向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拓展,圈层状空间格局依然很突出,两极分化趋势在加剧,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各地区的空间经济效应还存在很大差异。经过对高速铁路建成前后各省区的地带内、地带间及总体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对比分析,从客观上论证了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及加强省际经济联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提出了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支撑,结合手机信令、POI等多源数据刻画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的方法。首先将信令数据与地理信息区块绑定,根据时间特征和地理区块的社会属性,识别居民的基本职住娱信息;然后综合民生POI点、出行特征拓展关键词、图谱等多源数据,运用工作日通勤分析模型和节假日出行特征提取模型,识别用户的通勤距离、通勤方式、日均通勤频次、周均工作时长、节假日出行场景、出行频次、驻留时长等内容,并形成涵盖职住娱信息的出行特征类标签集。以成都市为例,采集连续1个月的手机信令数据和同时期的POI等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成果作为反映城市实际人口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城市人口地图大数据产品的重要内容,为政府部门、商企用户开展相关分析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7.
依托中国15个重要旅游城市,基于雾霾主导因素PM2.5观测数据、遥感气溶胶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回归方法模拟绘制PM2.5时空分布图,分析中国重要旅游城市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13―2015年中国重要旅游城市PM2.5年均质量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明显呈现夏季低、冬季高、春秋季居中的季节变化特征;2)重要旅游城市PM2.5质量浓度在不同等级城市中存在明显差异,其PM2.5质量浓度整体规律为副省级市>直辖市>地级市;3)月均尺度上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宜游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且2015年春冬季月份宜游城市明显增多;宜游时间较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空气质量优良的东南部沿海和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的地级市和部分副省级市,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宜游时间则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08.
Implicit in all spatial mismatch models is the concept of accessibility. However, there is an immense variety of measures utilized in the literature to index the concept, and it is not clear how much of the disparity in findings between studies is attributable to alternative measures. This research note attempts to provide some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accessibility in employment probability models.  相似文献   
109.
由于长排列广角地震采集中必定存在超临界角的广角反射信息,广角反射信息相对临界角内反射信息存在随偏移距变化的时移现象.本文研究了去广角效应下的走时反演成像,并将其应用到东南屯溪—温州的宽角地震资料.通过拾取中国东南屯溪—温州剖面宽角实际地震资料中P波垂直分量拾取到的反射P波走时,继而使用遗传反演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了该区丰乐、新安江、松阳、青田以及洞头五炮去广角效应与未考虑广角效应情况下的一维速度深度曲线,并对比了去广角效应前后的地壳结构界面形态.结果表明,广角效应去除前后影响主要体现在壳内层速度差异,地壳浅层界面深度的广角效应明显强于深层界面.  相似文献   
110.
An increase in walking or hiking activities in natural areas requires improvements in information and advice about trails, including their difficulty, available services and estimated travel time. Comparative studies show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travel times obtained by available predictive procedures (Naismith’s rule, Tobler’s hiking function or MIDE). A new procedure has been designed by combining pre-existing methods (Tobler’s and MIDE), and travel times have been calculated for 21 trails located in different protected natural areas of Spain. Times obtained are compared with travel times measured by individual users and uploaded into specialized walking-hiking websites (Wikiloc).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rocedure (Modified Tobler) reduces differences between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travel times, which makes it suitable not only for trail managers to estimate travel times but also as a key part of pedestrian transport analysis in trail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