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ntal–Tauern sector of the TRANSALP seismic section is presented.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ontrasts in reflectivity in the TRANSALP seismic section is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Bajuvaric unit in the footwall and the overlying Tirolic unit and its basement across a moderately south-dipping interface. We trace this contact from the surface at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Inn valley to a depth of 5 km. There, the contact is deformed or cut by the Tauern Window northern margin. We define the contact between Bajuvaric and Tirolic units as Brixlegg thrust, which is older than Miocene Tauern window exhumation and has a Paleogene age. The sub-Tauern ramp connects with the Inntal fault system at the surface and roots below the Tauern window. Oblique thrust movements across this fault system in the Miocene caused exhumation of the hanging wall, where the fault has a ramp geometry, which is in the area of the TRANSALP cross section and west of it. East of the TRANSALP cross section, the fault system merges with Alpine basal thrust, which is a flat. No Miocene exhumation occurred above the flat.  相似文献   
112.
东南亚北加里曼丹新生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确定出北加里曼丹大地构造单元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其内新生代岩浆岩性质及其大地构造环境,认为新生代北加里曼丹是卢卡尼亚(Luconia)陆块和巽他陆块碰撞的造山带,并提出"北加里曼丹新生代碰撞造山带"的概念.该造山带经历了边缘造山带-内部造山带-边缘造山带相继转化的过程,它控制了加里曼丹的区域成矿作用,特别是晚渐新世-中中新世北加里曼丹内部造山带的逆冲叠瓦阶段是加里曼丹区域成矿的最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3.
THE DEFLUIDIZATION OF THE ROCKS AND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DURING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AN EXAMPLE FROM THE JINPING MOUNTAIN  相似文献   
114.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页岩气成藏潜力,根据泥页岩厚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等因素,从暗色泥页岩地层空间展布特征、构造特征与热事件、生烃能力等方面分析页岩气聚集的地质条件。研究表明,羊虎沟组暗色泥页岩单层最大厚度约30m,区内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使地层叠置形成厚的泥页岩层段,泥页岩干酪根以III型为主,II—I型也有发育,TOC平均值为3.25%,R0为1%~4%,这些条件均有利于页岩气聚集成藏。综合分析认为呼鲁斯太南部、乌达及石炭井地区为页岩气聚集最有利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5.
刘家田井田总体构造特征为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为F2断层下盘基底构造单元和上盘推覆体构造单元。推覆体构造单元断层主要发育在推覆体前缘和西部软弱岩组一带,并伴有褶皱现象。基底单元东部断层较发育,构造相对简单;西部由于受推覆构造运动的影响,断层较发育,与F4断层呈"y"形组合特征,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对煤层赋存产生较大影响。加强刘家田井田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分析,对该井田深部及盘县逆冲断裂带附近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张倬元  刘汉超 《地学前缘》2001,8(2):285-295
韩城电厂地基隆起变形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发现以来 ,迄今已有近 2 0a的持续变形史 ,前后实施过两次工程整治。首次整治基于该变形为一滑坡的前缘隆起 ,采取了抗滑桩、削方减载等措施。但整治后多年监测资料表明 ,变形并未终止 ,且两度上隆速率剧增为整治前的两倍。 1995— 1996年实施了以排水为先导的应急整治 ,在此期间 ,进行了地质勘察、相似材料模型模拟、离散元数值模拟等多项研究工作 ,从而对变形机制获取如下新认识 :大面积采空区直接顶板坍落后 ,坍落带上覆砂泥岩层就成为一个承受巨大上覆荷载的复合板梁 ,板梁的下陷弯曲变形伴有向山前方向发展的砂泥岩层之间的层间错动、离层和岩体扩容 ,从而产生了对厂区下伏基岩的侧推效应 ,侧推力使厂房地基下伏近水平砂泥岩层产生向上弯曲隆起的蠕动变形。显然 ,这是地下采掘引起的表生时效变形。一些人为因素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升高 ,加剧了变形。采取排水措施后已将变形速率降至低于历史最低且建筑能够承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7.
论述云南西部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几何结构、物质组成、变形变质及运动学特征 , 认为该混杂带形成于始新世 , 经历了早期的东西向挤压和晚期的近南北向左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王刚  赵建粮  赵目军 《探矿工程》2004,31(12):21-22,29
介绍了在郑州市郑东新区顶管施工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包括降水施工、工作坑的支护、顶进时的坍塌、顶进时的偏差、顶进时引起的地面沉降等,分析了原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9.
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生长、加厚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陆地壳约占地表面积的40%, 其成因与生长, 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和资源供给的基础地学问题。人们普遍认为, 大洋俯冲通过岛弧拼贴和幔源岩浆底侵形成造山带新生陆壳,大陆碰撞过程只对现存地壳进行再造,不产生新生地壳。青藏高原经历古/新特提斯大洋俯冲和印 亚大陆强烈碰撞, 拥有全球最厚的陆壳(65~80km), 是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生长、加厚、演化与保存的天然实验室。我们研究表明, 古/新特提斯大洋的相继俯冲消减, 产生多期次的幔源镁铁质弧岩浆(270~66Ma), 在弧地壳下部底侵和上部侵位, 导致地壳侧向加积和垂向生长并加厚约10km。在同(软)碰撞期(65~41Ma), 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导致俯冲前缘的洋壳板片回转和断离, 诱发软流圈地幔熔融及其幔源岩浆上升侵位, 在冈底斯碰撞带形成新生地壳, 并导致地壳加厚6~9km。在晚(硬)碰撞期(40~26Ma), 冈底斯碰撞造山带内不同地壳块体(地体)间发生逆冲叠覆, 导致中深层次地壳缩短加厚10~20km; 在碰撞带的后陆区, 印度大陆岩石圈地幔俯冲诱发软流圈沿地幔通道上涌, 侵蚀和吞噬地幔岩石圈, 并诱发其部分熔融, 向地壳注入大量幔源镁铁质岩浆, 形成新生地壳, 维持高原生长。在后碰撞期(<25Ma), 碰撞带和后陆区均发生地壳伸展与有限减薄, 伴有新生地幔组分少量注入和高原陆表强烈剥蚀。粗略估计:形成并保存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新生地壳量占整个陆壳的28%, 大洋俯冲与大陆碰撞分别为青藏高原贡献了75%和25%的新生地壳。我们提出, 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形成发育, 实际上是幔源岩浆向地壳注入添加与中下地壳缩短加厚连续或交互作用的结果。伴随大洋俯冲与大陆碰撞, 巨厚地壳物质组成发生以新生地壳形成和古老地壳再造为特征的动态演变。镁铁质新生下地壳的大规模重熔与长英质岩浆大量侵位可能是巨厚地壳长英质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0.
逆冲推覆构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逆冲带内超压的反复积聚和释放,冲断活动表现为间歇式前展逆冲方式,且具有早期长周期低前展速率、晚期短周期高前展速率的特点,由此导致作用于前陆盆地的构造负载早期以垂向加载为主、晚期则以递进加载为主。库车坳陷下白垩统记录了一幕完整的前陆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卡普沙良群和巴什基奇克组分别对应于逆冲期和构造宁静期,两者之间发生了地层几何形态的重大转变以及内部削截反射终止点的迁移。与早、晚期冲断活动特征对应,在前隆向前渊的斜坡带,卡普沙良群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发育大套向逆冲带的前积反射和向克拉通方向的退积超覆反射。在紧邻造山带的前渊带,亚格列木组砾质粗碎屑沉积体标志着逆冲推覆的重新开始;巴西盖组三角洲体系的发育说明快速前展逆冲导致宽缓的楔顶带的形成;巴什基奇克组底部粗碎屑发育及其与巴西盖组之间沉积突变,反映为宁静期岩石圈强烈回弹的结果。最终,前陆盆地构造演化的逆冲期可细分为初始逆冲、?冲、前展逆冲、逆冲减弱—停滞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