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954篇 |
免费 | 10932篇 |
国内免费 | 134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18篇 |
大气科学 | 6308篇 |
地球物理 | 16875篇 |
地质学 | 35240篇 |
海洋学 | 7699篇 |
天文学 | 2288篇 |
综合类 | 4312篇 |
自然地理 | 104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6篇 |
2023年 | 910篇 |
2022年 | 1874篇 |
2021年 | 2155篇 |
2020年 | 2318篇 |
2019年 | 2610篇 |
2018年 | 2122篇 |
2017年 | 2354篇 |
2016年 | 2540篇 |
2015年 | 2760篇 |
2014年 | 3368篇 |
2013年 | 3259篇 |
2012年 | 3774篇 |
2011年 | 3931篇 |
2010年 | 3390篇 |
2009年 | 4009篇 |
2008年 | 3931篇 |
2007年 | 4438篇 |
2006年 | 4366篇 |
2005年 | 3832篇 |
2004年 | 3625篇 |
2003年 | 3406篇 |
2002年 | 3045篇 |
2001年 | 2586篇 |
2000年 | 2371篇 |
1999年 | 2201篇 |
1998年 | 1907篇 |
1997年 | 1715篇 |
1996年 | 1623篇 |
1995年 | 1351篇 |
1994年 | 1339篇 |
1993年 | 1159篇 |
1992年 | 891篇 |
1991年 | 652篇 |
1990年 | 540篇 |
1989年 | 492篇 |
1988年 | 340篇 |
1987年 | 230篇 |
1986年 | 151篇 |
1985年 | 93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40篇 |
1978年 | 38篇 |
1977年 | 24篇 |
1975年 | 4篇 |
1954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idal flat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article siz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ince the 1970s,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has found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diverse research areas of geoscience[1]. In China, a lot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c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loess, lake and marine sediments for the purpose of paleoclima… 相似文献
992.
利用Java-X3D实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可以提供形象化的地震层位三维特征,便于地震资料的后期解释.在叙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技术原理、目标、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利用Java-X3D技术实现地震层位三维可视化,并利用实际坐标数据,实现了在Internet上跨平台的地震层位及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基于福建龙岩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所获得大量高精度和高密度有机碳数据,通过单位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分别采用母质类型、地貌类型、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壤类型5种方式,按照0~1.4m,0~1.0m和0~0.2m等3种不同深度来初步探讨福建龙岩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区的有机碳储量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平均碳密度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不仅与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如土壤结构、质地、化学成分、土温等)、系统差异(如历史演变、稳定性等)等内在因素有关,还有可能与气候环境条件、海拔高度、水土流失程度、土壤微生物活动强度、植被状况(如植被类型、植被发育等)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外在因素有关。得出福建龙岩地区不同深度的有机碳储量: 0~0.2m为89254953.05t, 0~1.0m为283746254.26t和 0~1.4m为347294329.32t; 不同深度的平均碳密度: 0~0.2m为3980.33 t/km 2, 0~1.0m为12653.69 t/km 2和0~1.4m为15487.62 t/km 2,高于全国典型地区平均水平,显示出福建龙岩地区具较高的碳储量、较强的碳储能力和良好的碳富集环境。 相似文献
994.
构造应力环境对浅成岩体成矿系统的制约:从安庆月山岩体冷却过程动力学计算模拟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构造应力环境对浅成岩体成矿系统的制约,以安庆地区的月山岩体及其所形成的安庆铜矿床为例,在传统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假设不同的力学边界条件进行岩体冷却过程动力学的计算模拟实验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在没有构造应力作用时,在岩体的接触带上不可能形成有利成矿定位的局部汇流扩容空间,挤压和拉伸作用都能够在岩体接触带形成局部汇流扩容空间,但二者的空间分布规律有着极大的差别,只有拉伸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动力学计算模拟实验能在已发现矿体部位形成汇流扩容空间,表明构造应力环境对成矿定位的汇流空间的制约以及拉伸构造应力作用对月山岩体成矿的重要贡献。在拉伸构造应力和无构造应力作用时,接触带上的流体压力都是随着变形的进程而趋降低的,只有在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流体压力才会有一个超压的过程,流体超压是形成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机制。可见挤压环境才是一种有利于斑岩型矿床成矿的构造环境,铜陵-安庆地区缺乏与矽卡岩矿床相对应的斑岩型矿床主要原因之一是成矿时处于一种拉伸的构造应力作用环境。 相似文献
995.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用以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该模型考虑了钢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作用。通过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验所得的滞回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的对比,发现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精确,可以应用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分析中。同时由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计算的结果也可以得出结论,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对多层及中高层基础隔震建筑地震需求及隔震效率的影响规律,隔震层采用LRB铅芯橡胶与LNR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组合,就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软土场地设置隔震层问题做探讨。提出土与基础隔震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模型,对不同场地及隔震设计目标下的多层及中高层基础隔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研究表明:软土场地基础隔震建筑隔震层的有效隔震效率相对于硬土场地有所下降,必须通过设置具有一定规格的LRB支座来满足隔震目标。本文给出了铅芯橡胶支座极限变形需求随建筑层高及隔震目标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岩浆岩体严重影响井田的煤质、储量等,对采区工作面布置、巷道掘进及回采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探测岩浆岩侵入煤层的范围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在总结岩浆岩侵入体的地质特征基础上,建立岩浆侵入煤层地震地质模型,通过正演,对多种属性进行交互分析,发现主频能量属性与振幅类属性对岩浆岩反应较为敏感,并且随着岩浆岩厚度的逐渐增加能量类与振幅类属性逐渐降低。通过对QN煤矿103工作面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连井剖面10煤进行属性分析,发现频带宽度、中心频率、主振幅属性可以较好地识别岩浆侵入区。通过对勘探区10煤层进行频带宽度、中心频率和主振幅属性分析识别岩浆侵入区,其识别结果与钻孔实际揭露吻合较好,证明采用地震属性识别技术可以识别煤层岩浆岩侵入区范围。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