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66篇 |
免费 | 1208篇 |
国内免费 | 21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1212篇 |
地质学 | 6543篇 |
海洋学 | 328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401篇 |
自然地理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226篇 |
2021年 | 237篇 |
2020年 | 252篇 |
2019年 | 335篇 |
2018年 | 263篇 |
2017年 | 264篇 |
2016年 | 343篇 |
2015年 | 342篇 |
2014年 | 393篇 |
2013年 | 317篇 |
2012年 | 404篇 |
2011年 | 366篇 |
2010年 | 277篇 |
2009年 | 336篇 |
2008年 | 324篇 |
2007年 | 316篇 |
2006年 | 369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291篇 |
2002年 | 229篇 |
2001年 | 259篇 |
2000年 | 274篇 |
1999年 | 225篇 |
1998年 | 223篇 |
1997年 | 172篇 |
1996年 | 138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91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纸房沟岩片位于勉略构造带略阳地区。通过细致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将纸房沟岩片内的火山岩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Ⅰ类)和钙碱性火山岩系列(Ⅱ类)。Ⅰ类火山岩稀土配分曲线左倾,富Na贫P,整体具有N- MORB特点,形成于洋脊构造环境。相比Ⅰ类火山岩,Ⅱ类火山岩具有更高的SiO2(49.02%~61.86%)和K2O(0.32%~1.55%)含量,相对亏损Nb、Ta、P和Ti,形成于陆缘弧构造环境。Ⅱ类火山岩锆石Lu- 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εHf(t)值主体为负值,介于-8.01~+0.77,表明其主要为古老地壳物质熔融成因。Ⅱ类火山岩LA- ICP- MS锆石U- Pb测年结果为854±3Ma(MSWD=0.12, n=30)、844±4Ma (MSWD=0.03, n=15),表明纸房沟岩片火山岩结晶时代为新元古代早中期。综合前人成果认为,纸房沟岩片火山岩为新元古代勉略洋盆俯冲的产物,俯冲作用一直持续到800Ma左右,该俯冲过程很可能是对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响应。 相似文献
62.
乌干达Albert地堑位于东非裂谷西支北段,是晚中新世开始发育的陆内裂谷盆地。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中新—上新统砂岩是盆地的主要储层。综合运用录井、测井、岩心、孢藻和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该时期气候温湿,湖平面振荡式上升;盆地物源体系复杂,发育Victoria Nile、Albert Nile和Kafu等多条主水系;盆地构造分带差异明显,由北至南依次发育缓坡带、中部断阶带、南部陡断带、断阶带和高角度斜坡带。北部缓坡带发育沿盆地长轴方向的正常三角洲;中部断阶带、南部陡断带及南部断阶带发育一系列垂直于盆地轴向的扇三角洲及湖底扇;高角度斜坡带发育沿盆地长轴方向的扇三角洲及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类型及展布特征与物源体系、构造分带、湖平面升降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盆地北部区域、东部边界断层下降盘及盆地南部是良好的储盖组合发育区。 相似文献
63.
煤矿采空区钻孔注浆治理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钻孔注浆充填固结处理煤矿采空区塌陷是一种经济快捷的有效方法,本文就其施工工艺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期望能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从小兴安岭特殊的盆岭构造地貌景观、复杂的构造交叉、多期北西向及南北向成矿构造的继承延续、中生代花岗岩带和火山岩带对成矿的控制、北西向独特的地球物理异常构造趋势等客观存在的特征,确立了黑龙江右岸北西向构造-成矿带的存在.通过大量矿床实例论述了多期活动的北西向构造带具有控岩、控矿、导矿、容矿的多项成矿功能,矿床(体)呈北西向带状分布.矿床的展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现象.为黑龙江右岸找矿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Jean Delteil Jean-François Stéphan Bernard Mercier de Lépinay Étienne Ruellan 《Comptes Rendus Geoscience》2003,335(9):743-750
In eastern North Island New Zealand, obliqu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beneath the Australian Plate is associated with strain partitioning. Dextral along-strike component of displacement occurred first at Early Miocene major faults within the eastern fore-arc domain. These faults were active from Early Miocene to Pliocene times. Since Pliocene times, most of the movement occurs at western faults such as the Wellington Fault. The latter joins the back-arc domain to the north. The jump of wrench faulting is related to the oblique opening of the back-arc domain. Both phenomena are impeded southwards by the Hikurangi oceanic plateau entering the subduction zone. To cite this article: J. Delteil et al., C. R. Geoscience 335 (2003). 相似文献
66.
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及灾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三山岛金矿F3断裂带的构造、岩性和水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矿坑开挖中的突水和坑道碎屑流的成因做了探讨,并在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水同位素及水文地热学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对未来的二期井下工程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提出了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67.
We presented a finite‐element‐based algorithm to simulate plane‐strain, straight hydraulic fractures in an impermeable elastic medium. The algorithm accounts for the nonlinear coupling between the fluid pressure and the crack opening and separately tracks the evolution of the crack tip and the fluid front. It therefore allows the existence of a fluid lag. The fluid front is advanced explicitly in time, but an implicit strategy is needed for the crack tip to guarantee the satisfaction of Griffith's criterion at each time step. We enforced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fluid and the rock by simultaneously solving for the pressure field in the fluid and the crack opening at each time step. We provided verification of our algorithm by performing sample simulation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two known similarity solution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8.
利用断裂活动过程中留下的各种地质标记研究断裂发育史是比较困难的 ,已有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归纳出七种 ,都存在局限性。岩层离距图法是以地震剖面为基础 ,将穿过断裂的各剖面上的标志层投影到沿断裂走向的铅垂面上 ,得到多组标志层的垂向断距数据 ,然后用下部各标志层的断距减去最上部标志层的断距 ,并作多轮次计算 ,直到最后的断距差近似为零或仅剩一个非零标志层。每一轮次计算代表一个活动期次 ,如果出现负值 ,则表示有构造反转。对松辽盆地敖古拉断裂作了实例计算 ,结果为该断裂发育经历了三个正断活动期和一个逆断活动期 ,与盆地区域性活动有些差别。岩层离距图法比起其他已有方法 ,可靠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9.
重力解释孙吴-嘉荫盆地基底埋深一般在0.1~2.5 km,基底形态具有北东走向的“三断两隆”的构造特征,自西向东称孙吴断陷、茅栏河隆起、沾河断陷、富饶隆起和嘉荫断陷.地震解释基底深度一般在0.1~6.3 km,并据之进一步划分了断陷的次级构造单元.孙吴-嘉荫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南部的松辽盆地颇为相似,大致经历了前裂陷、断陷、坳陷和萎缩4个阶段.下白垩统淘淇河组、上白垩统永安村组和太平林场组埋藏较深,厚度较大,烃源岩达到成熟阶段,储层发育,物性较好,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对沾河断陷和嘉荫断陷油气勘探有利区做了进一步预测,确定乌拉嘎凹陷是嘉荫断陷最有利的勘探区,确定沾河向斜是沾河断陷最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70.
碎屑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对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通过对临清坳陷东部三叠系碎屑沉积岩样品地球化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三叠系岩石样品主要为成熟度较低的杂砂岩和长石砂岩;碎屑沉积岩的母岩总体上与大陆地壳组成基本一致,原岩以沉积岩和花岗岩为主;临清坳陷东部中生代早—中三叠世处于靠近大陆岛弧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其动力学机制与早期秦岭洋壳向华北板块俯冲、晚期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作用有关。研究结果为确定三叠纪时期华北东部南侧的构造环境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