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9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大气科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64篇 |
地质学 | 175篇 |
海洋学 | 52篇 |
综合类 | 17篇 |
自然地理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干旱地区灌丛沙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灌丛沙堆的形成演变、形态特征及其空间格局、表面气流特征及其风蚀堆积平衡、表面植被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对降水和地下水的响应、土壤理化性质和保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灌丛沙堆研究只是针对某一区域或多个区域的静态研究,对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的形态、气流、土壤以及植被等因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不足,难以解释灌丛沙堆的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灌丛沙堆研究过于强调其作为土地退化的指示,而忽略了其在退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不利于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对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的土壤、植被、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深入探讨灌丛沙堆在干旱半干旱退化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基于以上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对灌丛沙堆的保育措施进行探索,找出合理的灌丛沙堆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52.
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研究了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生态演替的响应情况。在研究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群落演替阶段:原生乔木林、次生乔灌混合林、灌丛、草坡,同时选择一个非喀斯特森林样地作为对照,对选取的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乔木林逆向演替到灌丛的过程,微生物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功能多样性对生态演替响应灵敏,土壤微生物在喀斯特地区比非喀斯特地区总体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和丰富度,但群落均匀度较低,结构不稳定。主成分分析显示,演替使微生物的代谢模式产生了明显的分异,起主要分异作用的碳源是糖类、羧酸类和聚合物类。颜色变化率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表明,演替进行到草坡阶段,较大的环境变化可能使土壤微生物采取了r-策略(r-strategistis)。根据逆向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灌丛阶段可以视为岩溶生态系统整个演替阶段的阈值。 相似文献
53.
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区域对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菠罗组)可以对比;早侏罗世水泉沟组与京西、冀北南大岭组、辽西北票兴隆沟组层位相当,且各组火山岩时代基本相同;中侏罗世早期郭家店组底部含煤段与京西上窑坡组、冀北下花园组中部、辽西北票组中上部植物组合面貌一致;中侏罗世中期郭家店组砾岩段是燕山期构造变形主幕的产物,北京西山龙门组、冀北下板城下花园组上部、辽西北票海房沟组都是该期的记录,层位相当;辽西中侏罗世中晚期蓝旗组底部的时代为158±1Ma,与京西、冀北髫髻山组安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总体一致.这说明差异较大的燕山板内造山带三叠纪-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了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4.
55.
近500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的演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人口分布变迁入手探讨植被变迁,发现距今500年以前,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海拔3000~1500m的中低山地区多是乔木林为主而间与草甸混交景观,而非现在的以草甸、灌草坡为主的景观。人类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m以下的平坝、台地和丘陵地区,人类活动对海拔1500m以上的山地地区影响甚小。现代地理学界静态描述的长江上游地区海拔1500~3000m的中低山湿地草坡带,在500多年前仍多是以冷杉、云杉为主的针阔叶林与草甸混交景观。近500年来人类垦殖、商业砍伐、皇木采办等活动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皇木采办、商业采办影响了长江上游中低山的森林资源的品质,主要对高大的楠杉的砍伐,较明显地影响了森林的郁闭度,但并不给森林资源带来不可回归的影响。人类垦殖活动,特别是固定的农耕活动,大量砍挖树根,使森林资源的自我恢复失去了可能。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在其中,一时还难以区分,需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辽河群岩石中主要变质矿物的观察和研究,以岩石的变形历史作为变质结晶作用的相对时标,确定了矿物生长的时序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发现变质与变形既是有密切联系的又是各自独立的地质作用,辽河期的变形作用存在明显的3个变形幕,而辽河期的变质作用是个连续的完整的过程,无明显的热波动。变质作用高峰和变形作用高峰存在时间差。 相似文献
57.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速度与范围正在逐渐加大,且深度作用于社会经济空间重构过程。本文首先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凝练了在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背景、演替脉络、更新模式及策略方面的核心思想与评判方法,总结了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其次,从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空间判定与时空组织模式、建筑资产拆损、更新模式与综合评估、影响因素与机制定量研究方面对中国未来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行了展望。最后,本文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大背景下,有必要加强中国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动态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而为制定因地制宜的物质空间更新优化调控政策和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逆向演替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0,他引:29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下游沿河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及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表植被生态过程影响的研究,探讨塔里木河下游近几十年来植被的逆向演替过程,并划分出不同的演替阶段。根据草、灌、乔植被对地下水位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退化顺序也不相同,首先是草本退化,其次是灌木退化,再者是乔木退化。经调查分析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的逆向演替顺序为:矫灌草群落阶段→乔灌群落阶段→乔木或灌木少阶段,在逆向演替过程中,各阶段有规律地进行,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59.
泥河湾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它以巨厚的沉积、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遗存为世人所瞩目.经过几代人近80年的努力,泥河湾层在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古地理学和古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誉为我国研究程度最高的第四纪地层之一.近年来,随着第四纪学科的发展和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加大泥河湾层研究力度,提高"泥河湾层”研究水平的呼声日趋高涨.预计在新的世纪,泥河湾层研究将成为我国第四纪工作的热点,它将对第四纪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0.
A climatic-limnologic model of diatom succession for paleolim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varved sediments at Elk Lake,Minneso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Platt Bradbury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1988,1(2):115-131
Sediment traps placed in the profundal region of Elk Lake, north central Minnesota during the 1979 spring and 1983–84 fall and spring seasons monitored seasonal diatom production for two climatically distinctive periods. The spring of 1979 was one of the coldest and wettest on record. Ice out at Elk Lake was 10 days later than average, and spring circulation was short. Fragilaria crotonensis dominated the lat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diatom produc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Synedra and Cyclotella species, perhaps because rates of phosphorus supply were low compared to silica. The winter of 1983–84 was drier than usual, and the early but cold spring of 1984 caused ice out at Elk Lake to be about 1 week earlier than normal. Spring storms promoted a long and full circulation that allowed Stephanodiscus minulutus to bloom, presumably in response to increased phosphorus loading related to deep and vigorous circulation. The two dominant diatoms in Elk Lake, F. crotonensis and S. minutulus may reflect climatic patterns that control lake circulation. The climatically regulated occurrence of these diatoms is generally, but not specifically, comparable to their distribution in lake surface sediments throughout Minnesota. A combination of regional and lake-specific studies on the controls of diatom succe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ovides climatic insights for interpreting paleolimnogical records of diatom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