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372篇
地质学   1223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3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1950年以来亚洲大地震及震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均穿过亚洲,亚洲是世界上地震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文中收集整理了东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共10个亚洲国家1950年以来发生的7.0级以上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和震害资料。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发生的大地震震中分布、震源深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等进行了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对各国家大地震灾害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并针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震害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结果显示,1950年以来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大地震发生的频率高、次数多;而中国、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地震人员伤亡较大。文中的研究成果对了解亚洲大震巨灾的分布及其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2.
前人对东天山海西期的构造-热事件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方面的重要认识.东天山印支期的构造演化到底是海西期的延续,还是受控于另一构造域,至今仍不清楚.因此,印支期岩浆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的综合研究,对阐明本区印支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于中天山东段的尾亚石英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中期.该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  相似文献   
973.
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比较分析以往烈度表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了社会反响标志;对Ⅹ-Ⅻ度的房屋建筑物和地表现象标志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完善了作为12阶烈度表相应的《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文中对烈度表的各项标志作了简要说明,并列举了国内外10次历史地震事件的评定实例.本文提出的历史地震烈度表,保持了以往烈度表的适用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4.
大陆碰撞过程中熔/流体的组成和演化是研究大陆深俯冲动力学的重要内容,而超高压岩石记录了大陆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熔/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因而是研究大陆碰撞过程中熔/流体组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大陆俯冲带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中多相固体包裹体作为熔/流体活动的直接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揭示超高压变质过程中熔/流体演化的重要制约。近年来,围绕超高压岩石中多相固体包裹体的形成时间、演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俯冲带超高压变质熔/流体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超高压岩石中多相固体包裹体的发现,为理解峰期超高压变质流体的组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制约,同时也为研究俯冲板片-地幔楔界面的熔/流体交代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多相固体包裹体形成机制、结构形态特征、矿物化学成分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等方面,对于超高压变质岩中多相固体包裹体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探讨,以期促进多相固体包裹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975.
Dehydration of the subducting slab favors the melting of the surrounding mantle.Water content and melt evolution atop a spontaneously retreating subducting slab are reported in a three-dimensional(3-D) model.We find that fluids,including water and melts in the rocks,vary substantially along the trench,which cannot be found in two-dimensional(2-D) models.Their maxima along the subducting slab are mainly located at about 50 to 70 and 120 to 140 km.Volumetric melt production rate changes spatially and episodic...  相似文献   
976.
2010年8月8日0时12分,甘肃省舟曲县城区及上游村庄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67人遇难和298人失踪。三眼峪、罗家峪2条山洪泥石流沟共冲出固体堆积物181×104m3。三眼峪山洪泥石流前锋从出山口到达县城的运动时间约为2.1min,罗家峪山洪泥石流前锋从出山口到达县城的运动时间约为4.3min。二者自出山口距离县城均约2km。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因素包括:该地历史上就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山高沟深具备强大冲击的重力势能条件,沟域崩塌滑坡堆积提供了物源,历史地震导致山体松动破碎,2010年以来区域持续干旱造成雨水更易渗入岩土体,8月7日的局地过程降水量远超过历史记载,山洪泥石流暴发的突然性、毁灭性,舟曲县城部分建筑占用了山洪泥石流进入白龙江的通道等。  相似文献   
977.
开展多致灾因子耦合作用下的地质灾害研究对山区综合风险防范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山区孕灾环境中,极端降水和地震是触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以往研究多在山地孕灾环境稳定的假设下,研究极端降水或强震单独导致的地质灾害过程,而对孕灾环境变化下的极端天气和地震致灾因子共同诱发地质灾害的关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发生在山区的地震和极端降水共同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研究案例,系统总结了山区强震与极端降水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相互作用过程。现有研究已在地震和极端降水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问题上取得了以下认识:(1)山区地震可强烈改变孕灾环境,显著提升震后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放大极端降水-滑坡灾害链;(2)地震对降水引发滑坡的影响随着震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该现象可能受控于气候因素;(3)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定量研究山区强震和极端天气气候二者“遭遇”下的地质灾害链将面临更多挑战。由于观测案例不足,针对山区地震与极端降水共同导致地质灾害的研究仍缺少定量分析,触发机理也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