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0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692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673篇
地质学   2333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3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鲁北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古近纪盆地在地层、沉积和构造演化上都具有可对比性。鲁西南露头区古近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的研究对鲁北覆盖区古近纪古环境的恢复和沉积特征研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两个地区的地层和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根据官庄群在鲁西南地区的沉积分布,发现了在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鲁西南盆地发生时间有从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迟的规律。通过对鲁西南和济阳塌陷沉积和断层发育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郯庐断裂在晚侏罗世至早始新世以左旋剪切活动为主,派生了鲁西南和济阳塌陷NW向的断层;早始新世末期是一个构造转型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近EW向的断层;中、晚始新世是郯庐砌裂右旋剪切活动员强烈的时期,鲁西南和济阳塌陷发育了NE向断层。  相似文献   
962.
南天山库车秋里塔格褶皱带三维构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笔者利用库车秋里塔格地区3000km的二维地震反射资料,结合地表构造测量成果,分段叙述秋里塔格褶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性质,说明构造交汇部位断层和褶皱的叠加过渡关系,并通过二维构造剖面的组合,建立秋里塔格褶皱带的三维构造几何模型。研究发现秋里塔格褶皱带为浅部断层传播褶皱与深部断层转折褶皱叠加形成的复合型背斜带,深部台阶状逆断层的叠加作用、叠加断层位移量的转换、断层断坡高度的变化造成地表背斜沿走向发生变化,笔者通过测量断层叠加方式、断层位移量转换、断层断坡高度,说明秋里塔格褶皱带背斜叠加、扭曲、分叉现象的构造机理,并且给出了秋里塔格褶皱带断层的滑移量。  相似文献   
963.
在简述福建省崇安-石城构造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性质的构造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与金、银等多金属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崇安-石城构造带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等多阶段活动与成矿。在燕山期的不同阶段构造属性不同,对应不同的成矿特征,在压扭性的构造岩中以金矿化为主,而在拉张性的构造岩中则以银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964.
层次分析法在滑坡区建筑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区建筑适宜性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次之间的判断矩阵及单项指标在建筑适宜性评价中的相对权重。结果表明给出的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从而为滑坡区建筑适宜性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5.
中国地质灾害(以崩、滑、流为主)危险性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论文提出了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危险性分析的步骤与方法。针对常规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价模型,对致灾作用的各种影响因素采用主观赋予权重方法,将所有影响因子作为不变量看待而带来2个突出问题:由于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使危险性计算结果的可靠程度受到影响;危险性的过分确定性,与实际不相符。因此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将主观判断工作由一个层次驱赶到下一个比较容易判断的层次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权重取值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详细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突出了降雨的特殊作用。而且一改过去将降雨量作为参算因子的做法,采用临界降雨强度的超越概率参算,突出了其随机性,也提高了危险性计算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966.
层状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岩石在单轴压应力状态下的性态和岩石工程问题的应用出发,论述了黑灰色钙质页岩岩块层理结构面夹角θ对其破坏特征、强度特性和变形性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从结构面的特性、块状结构岩体的局部稳定性、块体结构岩体的整体稳定性、块状结构岩体的力学参数、块状结构岩体渗流五个方面,简要地回顾了具有块状结构特征的岩体力学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指出块状结构的岩体本身是一 种特殊的工程材料,不确定、非均质、各向异性、非连续、非线性是其主要特征。认为块状结构岩体力学的发展方向应进一步采用不确定性理论、现代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原理与传统理论结合的研究理念。  相似文献   
968.
首次提出冰率的概念,对冻土的结构性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结合青藏铁路北麓河路基填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正冰率与含水量和压实度的关系作了较为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地质构造、显微构造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论述了辽西阜新金-多金属成矿区主要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并着重指出NEE向、NNE向韧-脆性剪切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和导矿构造,而NEE向构造的NW向次级断裂带和NNE向构造的EW向次级断裂带则为本区主要的容矿构造,现已探明的金-多金属矿体也多沿这两个方向展布。  相似文献   
970.
中国显微构造地质学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瑞旬 《地质论评》2002,48(2):178-181
我国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已故何作霖教授把“岩组学”由德语文献介绍到中国,王嘉荫教授实测了国内岩石的岩组图,研究了矿物形成与变化的构造作用因素,他们把这一领域的研究与构造地质分析结合起来,结合构造地质分析引入了显微镜方法。不过在以后的30多年里,显微构造与组织分析只局限于少数学术单位和少数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地 质工作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带动,显微构造与组构在我国得到较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校地质系开设了相关课程,在矿业开发、工程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等方面也得到有成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