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节理岩体中锚索加固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建清  夏柏如 《探矿工程》1998,(3):12-13,17
简要介绍了锚索加固技术的应用,并对全长粘结式锚索在节理岩体中的锚固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节理岩体中锚索加固的抗拉粘结强度及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金龙井田位于荥巩煤田西部,属华北聚煤盆地南缘的嵩箕构造区,构造演化阶段清晰,形式多样。区内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WW-近EW、倾向NNW-近N、浅部地层倾角因受滑动构造(HF1)的影响,变化较大7°-25°;深部(滑动构造以下)倾角平缓4°~12°。控煤构造主要由印支期东西向断裂(F9、F10)、燕山期北东向裂陷断裂(R)、逆掩断裂组及喜山期地层重力滑动构造等多期变形叠加而成。综合评价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构造。  相似文献   
103.
海拉尔-新帐房断裂带大地构造属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地区海拉尔-新帐房断裂带是一条多期活动的断裂,为中生代各阶段的岩浆活动提供了就位、喷发空间,同时控制了中生代各阶段地质体的分布,其断裂两侧地质体在分布、规模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经本次工作研究发现,海拉尔-新帐房断裂是一条具走滑性质的大断裂,在各个阶段表现为不同的构造性质,是区域上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东部为隆起区,西部为拗陷区.  相似文献   
104.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sometimes form during the solidification of stocks of relatively oxidized magma of intermediate composition. Most workers have assumed ore-forming systems have special chemical attributes, but none has been found that is useful to guide exploration efforts. Stocks can form where strike–slip movements generate pull-apart pathways into which intrusions can rise from batholithic magma chambers. Upwelling of buoyant, bubble-bearing magma along the sides of a stock brings magmatic fluid to shallow depths where large bubbles can separate and pool under the cupola separating solidified igneous rock from mobile magma. Where rapid seismogenic movement on the bounding strike–slip fault ruptures the solidified, but hot and ductile carapace, downward propagating extension fractures can drain an accumulation of magmatic fluid. Decompression and cooling of fluid that jets upward into extension fractures causes mineral precipitation. Where strike–slip movements cause pull-aparts to dilate with sufficient recurrences – from decades to perhaps a century or so, throttling of the fluid accumulation acts as a safety valve that prevents explosive detonation of the system. Concurrently, the upward infiltration of magmatic fluid from the cupola is strongly focused into the pull-apart and generates the characteristic concentric alteration zones that guide exploration drilling. We conclude that porphyry copper ore deposits form where strike–slip movements are concurrent with the early stages of deep-seated bubbling (?6 km) along the walls of a rapidly cooling stock of magma. Supergiant deposits form where the bubbling front extends into the top of a parent batholith.  相似文献   
105.
杨宇  付晓婷  宋茂德 《吉林地质》2012,31(2):11-13,24
托库孜达板—野狼沟地区分布于祁曼塔格成矿域西段,是白干湖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岩性主要为石炭系喀拉米兰河群火山岩,浅成岩及花岗岩广泛分布,又位于在阿尔金断裂带及昆中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两断裂的次一级在区内特别发育。从以往1/50万化探成果及1/5万遥感解译成果看,矿致异常在区内大面积分布。近年发现的野狼沟铜多金属矿于石炭系次火山岩及北西向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所有地物化遥等特征都预示了该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6.
笔者等以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构造特征为基础,首先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背景,认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属于巨型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阿尔金山前前陆冲断带就形成于盆山结合部,阿尔金山前冲断活动主要受控于喜马拉雅运动期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的活动,其次根据走滑断裂规模和走滑断裂对整个盆地沉积的控制作用,将柴西地区的各种复杂走滑断裂分为盆地级(一级)、区带级(二级)、圈闭级(三级)、显微级走滑断裂;柴西地区各种复杂多样的走滑断裂与之伴生的构造组合都与其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和构造演化有关;在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柴西各走滑断裂的形成期与改造期,最后研究了走滑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重要地作用,控制了油气聚集和分布,在勘探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地表及坑探工程素描图是描述各种地质现象的最基础图件,建立空间概念、掌握任意地质结构面与任意斜面之间的组合关系是正确绘制上述图件的关键。运用图解与计算相结合的手法就不同产状地质结构面在任意斜面水平投影图上的表现特征进行对比,提出了地质结构面视走向与视走向线的概念,阐述地质结构面视走向与地质结构面产状、斜面坡向及坡角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地表及坑探工程斜面水平投影图编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内部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内部主要构造变形特征。塔中地区构造变形以层内滑脱和基底卷入并存,伸展、逆冲、反转与走滑相伴生为主要特征,主要构造样式可分为挤压构造、走滑构造、拉张构造、反转构造和塑性流动构造等5大类,进一步可细分为多个亚类。受早期构造背景和区域动力学机制变化影响,塔中地区不同构造样式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NW向和NE向断裂分别具有挤压逆冲和走滑性质,拉张构造发育在深部中、下寒武统和浅部三叠系内,而反转构造主要发育在深部寒武系和奥陶系内。  相似文献   
109.
压扭性走滑变形是陆内变形的最主要构造样式之一,并且是陆内造山系统得以形成的最基本构造样式。位于天山东部的博格达—哈尔里克山链,横亘在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是研究新生代山脉形成理想的野外实验室。本文结合压扭造山带的研究,通过野外地质填图、遥感解译和DEM分析,裂变径迹测试等研究,确认博格达—哈尔里克山与山脉隆起相关的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压扭性走滑断裂,认为它是晚新生代压扭造山带(transpressional orogen)。主要证据是:首先博格达—哈尔里克山与山脉隆起相关的构造变形为北东东70°走向和北西西290°走向,山脉两侧呈现向盆地方向的逆冲冲断构造,体现了近南北向为构造主压应力场特点;其次天池河床砂岩屑AFT分析出的年龄峰值集中在42.8 Ma(62.8%)、18.8 Ma(29.0%)、3.2 Ma(8.2%),表明样品所代表的流域地质体在42.8 Ma、18.8Ma、3.2 Ma经历了3次冷却事件。依据裂变径迹等年龄投影圈闭图显示博格达山裂变径迹年龄存在中间新,两边老的特点。基于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压扭造山模式也可以解释整个天山晚新生代山脉强烈隆升。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青海省内一条北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对公路工程危害现象的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有限元分析,对其蠕滑运动下的致灾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断层蠕滑作用下的灾害多分布在上盘,且上盘公路南半侧多发张剪性破裂,北半侧多发压扭性破裂,交汇位置的先期破裂是由南侧路沿开始并向路内扩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