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篇
  免费   1323篇
  国内免费   1922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585篇
地球物理   2001篇
地质学   4240篇
海洋学   497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hake‐table tests of a 2/3‐scale, three‐story, two‐ba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infilled with unreinforced masonry walls. The specimen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California in the 1920s.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had nonductile reinforcement details and it was infilled with solid masonry walls in one bay and infill walls with window openings in the other bay. The structure was subjected to a sequence of dynamic tests including white‐noise base excitations and 14 scaled historical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records of increasing intensit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was satisfactory considering the seismic loads it was subjected to.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sign of the specimen and the major findings from the shake‐table tests, includ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the load resistance, the evolution of damage, and the final failure mechanism.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83.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insufficient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and non‐seismic reinforcement details are vulnerable to brittle shear failure and to loss of axial load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event of a strong earthquake. In this paper, a procedure is presented after exam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wo macro models for displacement‐based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ubjected to lateral loads. In the proposed model, lateral load‐deformation response of the column is simulated by estimating flexural and shear deformation components separately while considering their interaction and then combining these together according to a set of rules depending upon column's yield, flexural and shear strengths. In addition, lateral deformation caused by reinforcement slip in beam–column joint regions and buckling of compression ba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considered in the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 produces satisfactory lateral load–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s, which are comparabl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84.
通过对3榀再生混凝土框架顶层角节点(再生粗骨料掺量为100%)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对试件的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顶层角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经历初裂、通裂、极限、破坏4个阶段,最终呈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位移延性系数在3.27~3.95之间,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节点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单调荷载下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得到了骨架曲线和试件的应力分布形态,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公式对角节点抗剪强度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数据相比较,发现计算值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985.
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地震损伤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比较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的滞回曲线特性及刚度退化规律,采用能量耗散系数和最大变位处的卸载刚度的退化为破坏参数,提出了适用于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依据已有的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构件试验研究结果,对损伤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相应的地震损伤模型参数,提出了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各性能水平的损伤指数以及相应于三水准抗震设防的损伤指数允许值。分析结果表明,按本文所提出的损伤模型计算得到的剪力墙构件最终破坏时对应的损伤指数,其平均值在合理范围内,标准差较小;损伤指数计算值对应的损伤程度基本符合试验结果,计算结果离散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86.
对一基础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无填充墙情况下进行了环境激励下的动力测试,重点利用Hilbert-Huang变换与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了其模态参数,并与随机子空间识别法、有理分式多项式法识别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识别结果表明在环境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基本周期远小于多遇和罕遇地震工况下设计计算的基本周期;等效黏滞阻尼比很小,近乎于基础固定模型。对隔震层阻尼特性的分析表明,环境激励下可以将基础隔震结构视为经典的比例阻尼系统。进一步以识别的模态参数为基准,采用优化的方法数值反演了环境激励下该结构隔震层的实际水平等效刚度,结果表明其值为多遇地震下计算刚度取值的10.75倍。  相似文献   
987.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反应,本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DYN对一个典型的钢筋混凝土底层框架柱进行了爆炸分析.设定了1m、3m、5m三种比例距离,各比例距离分别设置10 kg、50 kg、100 kg三种量级的TNT炸药.分析得到了各爆炸工况下柱子的动力响应及损伤形态.研究表明:柱子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于比例距离的改变十分敏感;当炸弹在地面爆炸时,柱子最终破坏的区域总是在柱底到柱高的三分之一处;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大,柱子最终的破坏形态由剪切型转变为弯曲型.  相似文献   
988.
为了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轻型木结构发展,介绍了一种自主开发的轻型定向秸秆板-榫卯连接木骨架剪力墙,该剪力墙由墙体模块、顶梁板、底梁板三部分组成,墙体模块的木骨架间采用榫卯连接,面板采用定向秸秆板.通过12片分别由3个剪力墙模块组成的剪力墙的水平单向加载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得到了剪力墙的破坏特征、抗剪强度、滞回性能、延性及耗能等性能指标,分析了洞口大小、洞口位置及竖向荷载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及剪力墙与单个墙体模块抗震性能的区别.结果表明:剪力墙的破坏主要是面板破坏及面板与钉的连接破坏,剪力墙的抗剪强度比墙体模块的要低约10%,滞回曲线呈明显的反S型并有明显滑移,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约为0.13.  相似文献   
989.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混合结构中的剪力墙形式。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以边缘构件含钢率为主要参数,对不同剪跨比的几组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考虑了剪力墙混凝土等级、轴压比、配筋率和边缘约束指标等参数影响的剪力墙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层结构中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是有利的,但剪力墙的轴压比需要严格限制,且墙体配筋率并不是提高其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在高层混合结构剪力墙中,通过边缘构件设置型钢可有效增加墙体延性,且边缘约束构件的约束指标可取0.32左右。  相似文献   
990.
本文针对钢板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缺乏研究的现状,将钢板剪力墙简化为Timoshenko梁,提出了考虑周边框架影响的钢板剪力墙等效抗剪刚度计算的方法,然后根据Southwell-Dunkerley理论,给出了钢板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简化计算公式。然后,通过56个算例比较分析了本文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发现:本文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之比的平均值为1.015,标准差为0.049,说明本文公式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接着,又对结构高度、均布质量、等效抗剪、抗弯刚度、钢板的高厚比、高宽比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高度与均布质量开方的乘积增大,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增长;层数相同时,随着等效抗剪刚度、抗弯刚度的增大,周期有减小的趋势;层数相同时,随着钢板高厚比与高宽比乘积的增大,周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