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3篇
  免费   1323篇
  国内免费   1920篇
测绘学   323篇
大气科学   585篇
地球物理   2001篇
地质学   4240篇
海洋学   494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270篇
自然地理   30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许炯心 《地理科学》2016,36(6):837-845
冲积河流平滩流量既反映了河道尺度上的水文-地貌耦合关系,又与流域因素密切相关。从这一概念出发,以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为例,研究了平滩流量的变化,并在流域层面与河道层面上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游水库调节改变了出库流量过程,使汛期流量大幅度减小,泄流过程均匀化,因而平滩流量减小。在龙羊峡水库修建后洪水流量减小导致漫滩机遇降低的情形下,泥沙淤在主槽内,也是平滩流量减小的重要原因。泥沙冲淤对于平滩流量的影响存在着某种累积或滞后效应,巴彦高勒平滩流量Qbf,BY不仅与当年的冲淤量有关,还与以前冲淤量有关,前4 a平均淤积量对平滩流量的影响最大。建立了平滩流量与前4 a累计淤积量、年均流量、年最大日流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该方程表明平滩流量既与当年的流量特征相联系,也与一定时间尺度上河道冲淤造成的后果相联系,反映了某种水文地貌耦合关系。研究还表明,存在着以下因果关系链:龙羊峡水库修建→汛期来沙系数增大→河道淤积加强→平滩流量减小。因此,通过改变龙羊峡水库的运用方式,增大汛期下泄流量,可以减小河道淤积、增大平滩流量,从而增大下泄洪水的能力,降低凌汛期间的防洪压力。平滩流量的变化是流域因素变化的结果,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在50 a的时间尺度上,暖干化指标的增大、引水率的增大、水库总库容的增大和天然径流系数的减小,是黄河上游平滩流量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2.
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的评价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结合某品牌GPS接收机检测实例,提出了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分布统计的评价方法,以及在超短基线场内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的全新检测方法———多时段旋转检测台法。实例测试,按本方法得到的被测试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标准差为0.38mm。由测试实例得到如下结论:本文的GPS接收机内噪声水平评价方法以及检测方法更加合理、可信;在超短基线场内多时段测得的同一基线长度互差应小于2mm;GPS接收机系统软件的抗噪性能对内噪声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3.
据KCl含量的概率分布特征,晶间卤水分为7个总体。晶间卤水KCl,在三级系统内水平分异有2种、剖面分异有5种,二级系统内水平分异呈环带状、剖面分异形式为三级系统内分异形式的组合,垂直分异有13种;富集的总体为Ⅳ(kcl)、Ⅲ(kcl)用V(kcl)、三级系统为(8)和(10)号、部位为固相钾高含处;分异及富集的成因主要为晶间卤水的阶段性淡化。  相似文献   
904.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形态及沉积物对表面气流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对孤立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风速的野外实测和计算表明,沙丘迎风坡表面风速廓线呈非对数关系,近地面剪切风速和输沙强度由坡脚至丘顶总体呈递增趋势,但同时随断面坡度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沿断面输沙率的变化导致蚀积强度的改变,表现为沙丘迎风坡坡度变缓的部位沉积大于侵蚀,其它部位侵蚀大于沉积,其中丘顶输沙率和侵蚀强度最大。在沙丘形态上,表现为坡度减缓的部位沉积变凸、其它部位因侵蚀变凹以及坡脚和丘顶的前移。变凸和变凹部位反过来又制约着表面剪切风速的相应变化。粒度分析也表明,沙丘迎风坡表面粒度特征主要取决于表面蚀积状况,同断面形态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5.
本文通过对秦岭造山带核部,河南西峡寨根地区角闪岩中角闪石组构及其与韧性剪切带关系的研究,得出几点认识:(1)角闪石的优选方位受控于韧性剪切带,随着韧性剪切作用的加强,L构造岩愈趋典型;(2)分析角闪石中光率体轴Ng与结晶C轴的关系,Ng轴偏于一个方向,表明受剪应力所致;(3)通过角闪石C轴与剪切带边界关系的研究,确定剪切带为左旋剪切性质;(4)据角闪石组构及韧性剪切带与其它构造相互关系,恢复秦岭造山带的历史,至少经历了区域动热变质变形阶段、韧性再造阶段和脆性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906.
大沟谷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赋存于韧-脆性剪切带内碎裂钠长石岩中的新类型金矿床。金矿化与钠长石化、黄铁矿化和碎裂岩化有关。矿体受韧-脆性剪切带、钠长石比、黄铁矿化,加里东期低绿片岩相变质岩的共同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以自然金-金属硫化物-架状硅酸盐为主的组合类型,并伴有碳酸盐。矿床属于在韧一脆性剪切作用下,与含金量较高的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岩形成、演化有成因联系的蚀变、重熔、交代中高温动力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07.
桐柏山南坡的韧性走滑剪切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必则 《现代地质》1993,7(3):285-292
桐柏山南坡的韧性走滑剪切构造是大陆内部造山带在剪切体制下的典型构造之一,以多期韧性再造的叠置为特征。文中详述了它们的几何学特征、走滑剪切应变带内岩石的变形特点,并依据地质标志分析了它们的运动学方向,对它们的流变学意义及其在桐柏造山带构造演化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8.
《物探与化探》1999,23(6):415-420
在收集整理中国大陆上十几条地学断面、数十条地震剖面、大地电磁剖面、地壳上地幔剪切波资料的基础上,对含金矽卡岩矿床的深部地球物理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岩石圈剪切带是控制含金矽卡岩矿床的最主要的深部地球物理背景条件。壳内低速高导层因与地幔流体分布有关,同样对含金矽卡岩矿床有控制作用、大( 深) 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着与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浆,可以利用这些因素的共同制约作用进一步圈定含金矽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矽卡岩矿床分布的远景预测区。  相似文献   
909.
磨西-田湾剪切带氡异常及其对金矿化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氡方法是寻找深部隐伏矿的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方法.在川西田湾大发沟矿床,由于金矿化严格受剪切带和辉绿岩脉控制,且剪切带与辉绿岩脉密切伴生,因此,应用测氡方法寻找剪切带和辉绿岩脉可以达到间接找金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10.
Discriminations in a local chemical,fluidal,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cesses in a shear zone will lead to metall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a local section.This paper,based on the general geological setting of the Shibangou gold deposit in Xixia,Henan,deals with petro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 samples of altered rocks in the metallogenic section and of mylonites in the non-metallogenic section of a selected shear zone.The discriminations in fluid-rock interaction and petrological mass balance between altered rocks near the orebody and mylonites in the shear zone are discussed as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trological volume of altered rocks in the metallogenic section of the shear zone is almost always dilatant and the mylonite volume in the non-metallogenic section is almost always lost.Major elements in altered rocks from the metallogenic section and in mylonites from the non-metallogenic section always show a tendency of being enriched and depleted,respectively.Fluid-rock ratios in the mylonites(Nu=93.68-468.40)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altered rocks(NC(Ⅳ)^s=36.11-216.67).The gain and los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from the altered rocks and mylonites in the shear zone are a composite process to be imported and exported by percolating fluids as well as of the loss and dilatancy of rock volu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