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3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623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547篇
地球物理   650篇
地质学   1491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232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We discuss the geologic structure of the Berriasian-Lower Aptian deposits of the Gydan Peninsula. Eight seismic sequences have been distinguished; most of them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Cretaceous regional clinoforms of West Siberia,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given. A correlation of productive beds was based on the stratotype sections of the Yamal and Gydan Peninsulas as well as seismic and well data. A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of the Berriasian-Lower Aptian complex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02.
青藏铁路对西藏各经济部门发展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青藏铁路对西藏经济发展影响重大,定量评估其对各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程度,是全面评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效益、分析未来冰冻圈变化对线性工程及经济社会重大影响的基础。将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投入产出法相结合,既填补了关联度分析的黑箱式缺陷,又弥补了西藏投入产出调查缺乏长时间序列数据的问题,以此来认识青藏铁路对西藏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路径。以2006-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青藏铁路与西藏各经济部门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值,表明铁路运输水平与西藏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高度相关,其中与货运邮电业、住宿餐饮业两个部门关联度达到了0.9以上。在灰色关联度结果的基础上,运用西藏2012年投入产出表及投入产出模型计算铁路的直接作用,以及对各经济部门的间接波及作用,研究发现:青藏铁路建设及运营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且通过灰色关联度较高行业的产品及服务影响其他行业,以直接作用、后向和前向波及作用、消费波及作用三种路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扣除消费波及作用的总体贡献达到41.7亿元,相当于2012年西藏GDP的5.95%。由于铁路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的直接作用及间接波及作用,建议在工程条件适宜地区加快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同时,将工程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纳入冰冻圈服务功能核算中。  相似文献   
103.
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油气苗来源不清极大地影响了该区油气勘探.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油气地球化学、碳同位素及生烃史模拟对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源和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尼泊尔代莱克地区油苗产于Padukasthan断裂,可分两期,第一期呈含油断层泥产出,氯仿沥青"A"为149~231 μg/g,RR.为0.81%,氯仿沥青"A"的δ13C相对较重(-26.24‰~-27.10‰),族组分具有正碳同位素序列,发黄绿色荧光,为典型的低熟煤成油,第二期呈液态油产出并遭受微生物降解,金刚烷IMD指数为0.33~0.45,R.为1.24%~1.53%,3,4-DMD含量46%~47%,全油δ13C为-29.50‰~-29.45‰,族组分碳同位素趋于一致,发蓝色荧光,为海相成因高熟油;②第一期油来源于Surkhet群的Melpani组和Gondwana群煤系烃源岩,为Ⅲ型有机质低熟阶段的产物,第二期来源于Surkhet群的Swat组浅海陆棚相黑色页岩,为Ⅱ1型有机质生油高峰的产物,两期油与Lakharpata群过成熟黑色泥岩和Siwalik群未熟泥岩没有亲缘关系;③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具有"多源多期、推覆增熟、砂体控储、披覆控聚"的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过程可划分为沉积浅埋、构造圈闭形成、深埋油藏形成、气藏形成和晚期改造定型5个演化阶段;④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有利于Gondwana群、Surkhet群深埋增温、持续快速生烃和晚期成藏,对比邻区巴基斯坦的含油气盆地,尼泊尔低喜马拉雅推覆带及相邻类似地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04.
中非裂谷系Doseo盆地是中石油海外重点勘探区块之一,目前油气勘探程度极低.本文基于Ximenia-1井和Kapok-1井131件岩屑和8件原油样品的系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明确了研究区烃源岩生烃潜力和油气来源.由于受中非构造剪切带活动的影响,在Doseo盆地下白垩统Doba组、Kedeni组和Mangara组发育了半深湖—深湖相的优质烃源岩,其累计厚度可达500 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TOC>3%),有机质类型好(Ⅱ1~Ⅰ型),但有机质成熟度整体偏低(钻遇烃源岩R.介于0.4%~0.8%之间),仅局部达到生排烃高峰阶段.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分析表明:原油成熟度普遍高于钻遇烃源岩成熟度,现有油气发现主要源自凹陷中Kedeni组下部或Mangara组上部成熟优质烃源岩,Doba组烃源岩未成熟,油气贡献有限.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助推油气规模储量发现.  相似文献   
105.
李威  李友川  兰蕾  傅宁  王柯 《地质学报》2021,95(3):913-923
2018年中国东部最大整装凝析气田——渤中19-6气田的发现,一举打开了渤海湾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展现了油型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渤中凹陷发育多套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位于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气田凝析油与天然气并存,近年来于该地区的天然气成因及形成条件多有研究,但是对于凝析油的形成则少有研究。本文以渤中19-6气田为例,探讨多套烃源岩发育的复杂油气区凝析油的成因及与天然气的关系。渤中19-6气田6个凝析油样品化学组成及其变化特征精细分析对比表明:该区凝析油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含有较丰富的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环烷烃和苯、甲苯等低碳数芳烃,金刚烷类化合物较发育,高碳数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较低,综合判断凝析油属于混合偏腐殖型高熟原油。结合该区凝析油与天然气对比结果认为,该区凝析油和天然气属于同一套烃源岩在同一阶段所生成的烃类化合物,两者相伴而生,均属于烃源岩原生产物。  相似文献   
106.
Holocene temperature proxy records are commonly used in quantitative synthesis and model-data comparisons. However, compar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time series from records collected in proximity to one another with the expected correlations based on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indicates either regional or noisy climate signals in Holocene temperature proxy records.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 the consistency of spatial correlations present in Holocene proxy records with those found in data from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Specifically, we predict correlations expected in LGM proxy records if the only difference to Holocene correlations would be due to more time uncertainty and mor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LGM. We compare this simple prediction to the actual correlation structure in the LGM proxy records. We found that time series data of ice-core stable isotope records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Mg/Ca ratios were consistent between the Holocene and LGM periods, while time series of Uk'37 proxy records were not as we found no correlation between nearby LGM records.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finding of highly regional or noisy marine proxy records in the compilation analysed here and suggest the need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ole of climate proxies and the processes of climate signal recording and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07.
108.
通过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聚类分析,在对比沙河街组不同层系烃源岩地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渤海海域庙西中南洼已发现原油的成因类型、来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目前已发现的原油主要有Ⅰ型、Ⅱ型和Ⅲ型3种成因类型,其中:Ⅰ型原油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垦利6-4区和蓬莱25区,其进一步可分为Ⅰ1和Ⅰ2两个亚类,分别对应中高熟沙三型原油和中低熟沙三型原油;Ⅱ型原油来源于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主要分布在蓬莱31区;Ⅲ型原油主要来源于沙四段烃源岩,可能有少量的沙三段烃源岩贡献,主要分布在渤中36区。原油地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指示研究区为近源成藏特征。综合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断层活动性分析认为蓬莱25区和垦利6-4区原油类型主要受烃源岩控制,而蓬莱31区和渤中36区原油类型和分布受断裂和烃源岩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109.
钾盐作为战略资源,在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世界大多数固态钾资源发现于大规模的石油勘探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油气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开展钾盐勘探对于国家发展尤为重要。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南图尔盖盆地地质构造简单、资源勘探潜力较大。文中以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坳陷为研究区块,基于其沉积地质特点,结合多口井的常规测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三孔隙度等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含钾层段具体表现为自然伽马异常高值,并通过无铀伽马曲线等排除铀、钍元素影响,扩径使得中子值偏高,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由砂岩层的负异常变化为正异常,电阻率值偏高,密度值介于2.25~2.45 g/cm3,声波时差在270~350 μs/m范围内。基于含钾层测井曲线特点,利用测井曲线综合识别法、重叠法、交会图法进行研究区钾盐识别。在研究区30余口井中发现有可溶性钾盐层分布,分布在M-Ⅱ-3、M-Ⅱ-2小层底部,其中M-Ⅱ-3层底部为主要钾盐层段,并对各井含钾层段累计厚度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借助地层对比分析含钾层段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展布情况,通过等厚图的绘制开展了找钾有利区分析,拓展了测井资料在南图尔盖盆地钾盐勘查中的应用,进而为今后研究区钾盐找矿提供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0.
为查清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浅层地下水NO3-污染问题,对研究区7种污染源类型64件浅层地下水样品水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受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中NO3-含量的高低往往与几种特定的水化学类型存在对应关系。4类主要污染源类型浅层地下水NO3-含量一般顺序为:垃圾渗滤液>禽畜养殖>生活污水>农业种植。垃圾渗滤液下渗导致的NO3-污染对应的主要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Mg型,粪便渗滤液及尿液下渗主要对应产生HCO3·SO4-Na·Mg型、生活污水入渗对应产生HCO3·Cl-Na·Ca型,农业种植区主要对应HCO3-Na·Ca型。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NO3-含量与Ca2+、Cl-存在相关关系。研究区以农业种植为主,大量氮素化肥和石灰等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是导致浅层地下水NO3-与Ca2+相关的主要因素。NO3-与Cl-在地下水中同属较稳定离子,由长期的人类活动排放、入渗积累或蒸发浓缩富集,是一个地区人类活动密集程度和历史长度的综合反映,提出了NO3-与Cl-质量浓度联合评价地下水污染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