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7篇
  免费   3154篇
  国内免费   1570篇
测绘学   617篇
大气科学   607篇
地球物理   9786篇
地质学   4439篇
海洋学   1118篇
天文学   306篇
综合类   709篇
自然地理   112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550篇
  2014年   709篇
  2013年   727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947篇
  2006年   975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842篇
  2003年   733篇
  2002年   641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349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利用海南岛加密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日环流配置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天气型下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关键环境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岛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主要出现在15:00—19:00。(2)海南岛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型主要有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3)南海低压槽、华南沿海槽、西南低压槽和冷锋型短时强降水分别占37%,31%,16%和16%。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主要出现在7、8和9月;西南低压槽型除9月外,其余各月份均可能出现;冷锋型绝大多数出现在4、5月。(4)南海低压槽和华南沿海槽型整层湿度条件都较好,不稳定能量较大,垂直风切变较弱。西南低压槽型不稳定能量较大,湿度条件一般,垂直风切变较弱。冷锋型存在明显的上干下湿特征,垂直风切变最大,0~6 km风速差75%分位大于10 m/s,不稳定能量最小。  相似文献   
72.

储层可压性的准确评价是储层压裂设计和压后产能评估的重要前提。目前,采用岩石力学参数进行页岩可压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因此,如何准确获取岩石力学参数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约束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物理和数据双驱动,仅使用少量数据就能够实现岩石力学参数的准确预测。为验证模型性能的优异性,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与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物理信息约束的神经网络在少量数据下预测岩石力学参数的平均准确率高于95%,性能远优于其他模型。采用物理信息约束的神经网络预测得到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4种岩石力学参数,基于岩石力学参数对储层可压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脆性指数和力学参数的可压性评价方法。最后,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K2段不同储层可压性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可压性较好,其中,纹层状混合质页岩可压裂指数高于0.7,可压性良好;纹层状长英质页岩、厚层状灰云质页岩和薄层灰云质页岩可压裂指数均处在0.4~0.7,可压性中等。评价结果与实际施工现场各储层日采油量进行对比,证实了可压性智能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可以推广至页岩储层可压性评价工作中。

  相似文献   
73.

琼北地区铺前−清澜断裂是一条关系到1605年琼山7½级大地震发震构造判断的重要断裂。为准确厘定该断裂的最新活动特征,针对琼北地区第四纪玄武岩盖层和巨厚海相砂沉积等地质条件,采用大吨位震源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海口江东三江镇岐山头村和东寨村展开探测。结果表明:(1) 铺前−清澜断裂断错了多个标志地层,最浅断错至全新统烟墩组淤泥层,上断点埋深10 m左右,钻探所揭示的断层面明显具有走滑兼具逆冲性质,是一条具有一定宽度、多分支、多期次活动的大规模断裂带;(2)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所揭示的地层深度范围内,被断错地层的位移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加大,铺前−清澜断裂自8 346~7 153 a cal BP以来有过活动,全新世累计垂直位移量4~5 m,垂直位移速率为0.53~0.63 mm/a,推断其为1605年琼山大地震的发震断裂。本研究取得的铺前−清澜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文章概述了山西长治数字测震台网的系统构成,并对台网的维护工作从维修次数、故障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要保证观测质量必须做好五方面的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哈密顿原理出发,讨论磁尾中性片中粒子受晨昏起伏电场的影响问题,并把它归结于讨论标准映射的性质.中性片本身是非线性系统,外加起伏场会导致其进入混沌状态.本文计算了进入该状态的临界电场E_c以及不同E下的粒子轨迹.计算表明,观测到的晨昏电场可以使离子进入混沌状态,但远小于电子的临界场值.这样离子运动是随机的,电子运动是规则的.仅对离子的随机加热可能是导致中性片中离子温度高于电子温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76.

极移高精度预报对卫星实时定轨、深空探测器导航等应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有效角动量(Effective Angular Momentum, EAM)与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提供的超快解数据进行极移预报的方法.该方法基于IGS超快解数据得到的极移第1天预报值, 对引入EAM得到的极移预报结果进行校正, 获得联合预报值.首先, 基于LS(Least Squares)+AR(Auto-Regressive)模型实现了引入EAM的极移预报, 相对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 IERS)提供的公报A数据, 在超短期(第1~10天)预报跨度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极移预报结果, 其中大气和海洋角动量发挥了主要作用.其次, 鉴于IGS超快解数据精度高、更新快的特点, 以IGS超快解为基础数据, 基于LS+AR模型可以得到极移第1天预报值, 其精度显著优于IERS公报A的极移第1天预报值.最后, 利用第1天预报值对顾及有效角动量的预报结果进行校正获得了联合预报值, 进一步提高了超短期极移预报精度(尤其是第1~5天).2020年7月24日—2022年1月30日间的联合预报结果表明: 第1~20天的预报值总体优于IERS公报A的预报值.其中, 第1~10天的预报精度显著提升, 在预报第1天, XY方向预报值相对公报A预报值的精度提升分别可达39.5%~62.3%和24.5%~51.9%;在预报第10天, 相对公报A预报值的精度提升分别可达28.0%~28.9%和21.9%~23.4%.

  相似文献   
77.
随着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及区域数字地震观测台网的密度正在不断加大,用于流动地震观测的宽频带地震仪的数量将继续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的积累速率按指数增长,这意味着震源波裂过程及地球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将成为21世纪地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关系将日趋紧密,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的作用和重要性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78.
We found extensive evidence that the vertical ground accelerations produced during the largest shock (M = 6.0) of the 1997 Umbria-Marche earthquake sequence exceeded 1g in two areas close to the heavily-damaged villages of Annifo and Colle Croce. This evidence comes from the striking observation of thousands of freshly fractured and broken rocks and stones in these areas. Some of the broken stones lie isolated on soft detritic soil while others had been previously piled up, probably a long time agoto clear the fields for farming. The freshness of the cuts and fractures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observations for thousands of rocks and stones in these areas indicate that these rocks were thrown upwards during the earthquake, with breakage occurring at the time of impact. Ground motion calculations consistent with the static deformation inferred from GPS and interferometry data, show that the broken stones and rocks are found in the zone where the strongest shaking took place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that most of the shaking there was vertical.  相似文献   
79.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eak acceleration demands for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 (NSCs) supported on a variety of stiff and flexible inelastic regular moment‐resisting frame structures with periods from 0.3 to 3.0 s exposed to 40 far‐field ground motions is presented. Peak component acceleration (PCA) demands were quantified based on the floor response spectrum (FRS) method without considering dynamic interaction effects.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amplification or decrease of FRS values caused by inelasticity in the primary structure in three distinct spectral regions namely long‐period, fundamental‐period, and short‐period region. The amplification or decrease of peak elastic acceleration demands depends on the location of the NSC i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periods of the component and building, damping ratio of the component, and level of inelasticity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While FRS values at the initial modal periods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re reduced due to inelastic action in the primary structure, the region between the modal periods experiences an increase in PCA demands. A parameter denoted as acceleration response modification factor (Racc) was proposed to quantify this reduction/increase in PCA demand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0.

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e Program,简称ISCCP)提供的1998—2007年共10 a的深对流路径跟踪资料,统计分析了影响江淮地区对流系统(Convection system,简称CS)的时空分布及其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江淮地区的CS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大多生成于江淮本地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呈现以江淮地区为中心的带状分布特征,越靠近江淮区域CS分布越为密集。依据源地不同,将影响江淮地区的CS分为5类,受气候条件与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各源地CS参数特征差异显著,总体来说CS的水平尺度越大,其生命史、对流云团(Convective clusters,简称CC)数目及水平云温度梯度也越大。其中江淮中心区域(MID)区域CS水平尺度、生命史和CC数目的平均值均为最小;东南(SE)区域CS生命周期以中长周期为主,水平尺度、最大对流比和云温度梯度的平均值最大。梅雨期内江淮地区对流活动频繁,CS的水平尺度大、生命史长、CC数目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