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45篇 |
免费 | 2449篇 |
国内免费 | 10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7篇 |
大气科学 | 340篇 |
地球物理 | 7916篇 |
地质学 | 3413篇 |
海洋学 | 844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535篇 |
自然地理 | 10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52篇 |
2022年 | 317篇 |
2021年 | 408篇 |
2020年 | 478篇 |
2019年 | 545篇 |
2018年 | 418篇 |
2017年 | 406篇 |
2016年 | 389篇 |
2015年 | 440篇 |
2014年 | 561篇 |
2013年 | 638篇 |
2012年 | 614篇 |
2011年 | 636篇 |
2010年 | 528篇 |
2009年 | 580篇 |
2008年 | 598篇 |
2007年 | 741篇 |
2006年 | 753篇 |
2005年 | 646篇 |
2004年 | 616篇 |
2003年 | 544篇 |
2002年 | 441篇 |
2001年 | 332篇 |
2000年 | 378篇 |
1999年 | 303篇 |
1998年 | 289篇 |
1997年 | 239篇 |
1996年 | 274篇 |
1995年 | 220篇 |
1994年 | 200篇 |
1993年 | 182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6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地震相识别与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分布复杂并具有多期性,直接影响了油气成藏作用,然而目前对其空间分布尚缺乏深入认识,制约着该区勘探开发的部署。利用全三维地震资料,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了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地震相模式,并对其不同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震相识别进行平面追踪,结合时间切片三维地震技术及属性分析对火成岩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主要发育柱状、尖峰状、蘑菇状和丘状4种火成岩反射地震相;研究区火成岩分区性较明显,主要发育3处火成岩体,分别位于东部隆起剥蚀区、坳陷中部和坳陷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32.
江陵凹陷南斜坡新沟嘴组下段薄互层滩坝砂储层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陵凹陷南斜坡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岩性岩相变化大,储层厚度薄,岩性圈闭的识别难度大。此次针对凹陷南斜坡金家场三维区,以古地貌与成藏分析为基础,以砂组或单砂层为单元,以薄互层砂体预测为核心,以地震地质复合微相为指导,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地质复合相控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相结合的薄互层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开展了南斜坡地区的砂岩展布规律预测,为江陵凹陷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3.
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地震相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须二段、须四段是主要探目的层段,也是盆地周边地区寻找新气源最有利层位之一。依据地震地层学方法和理论,结合钻井与测井资料,将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划分成7个地震层序边界,分别为SB1—SB7,与之对应6个最大湖泛面,分别为MFS1—MFS6,并对层序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总结。利用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反射波终止类型,在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与四段内共识别出平行—亚平行、前积、丘状、透镜状及发散状地震反射特征等5种地震相,并对18条二维地震测线进行了剖面地震相的综合解释,编制了须二段与四段的地震相平面分布图。通过地震相与沉积相的转换,分别划分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沉积体系,编制了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与四段沉积相平面图,对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构造格局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Results are presented from a seismic refraction survey (P-S wave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years on recent faults of North Sakhali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near-surface zone of active faul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tectonic motions and their imaging in seismic fields are demonstrated. Criteria for estimating the activity of the studied tectonic disruption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35.
Servando De la Cruz-Reyna Izumi Yokoyama Alicia Martínez-Bringas Esteban Ramos 《Bulletin of Volcanology》2008,70(6):753-767
Popocatépetl Volcano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Mexican Volcanic Belt, within a densely populated region inhabited by over
20 million people. The eruptive history of this volcano indicates that it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wide range of eruptions,
including Plinian events. After nearly 70 years of quiescence, Popocatépetl reawakened in December 21, 1994. The eruptive
activity has continued up until the date of this submission and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 succession of lava dome growth-and-destruction
episodes, similar to events that have apparently been typical for Popocatépetl since the fourteenth century. In this regime,
the episodes of effusive and moderately explosive activity alternate with long periods of almost total quiescenc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five years of volcano-tectonic seismicity preceding the initial eruption of the current episode. The evolution
of the V-T seismicity shows four distinct stages, which we interpret in terms of the internal processes which precede an eruptio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quiescence. The thermal effects of a magma intrusion at depth, the fracturing related to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magma-related fluid pathways, the concentration of stress causing a protracted acceleration of this process, and a final
relaxation or redistribution of the stress shortly before the initial eruption are reflected in the rates of V-T seismic energy
release. A hindsight analysis of this activity shows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seismicity in the third stage asymptotically
forecast the time of the eruption. The total seismic energy release needed to produce an eruption after a long period of quiescence
is related to the volume of rock that must be fractured so imposing a characteristic threshold limit for polygenetic volcanoes,
limit that was reached by Popocatépetl before the eruption. 相似文献
36.
地震地貌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貌学是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平面及空间特征,结合地震地层学理论,来解读和还原古地貌、古沉积和其他地质信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快速浏览三维地震资料主测线、联络测线及时间切片等来识别"特殊地质体"。该学科的建立,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地震解释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已在指导勘探和储层预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层位解释、平行解释层位切片或地层切片、振幅属性提取和分析、地震信号体素追踪、特殊属性数据体分析以及多数据体属性叠加显示等六大方面介绍了地震地貌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实例。地震地貌学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主要集中于:(1)海相和陆相背景下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研究;(2)基于地震资料的生储盖层及源岩岩性的精确预测,如深水沉积环境下河道砂体精细追踪及河道内部沉积结构划分等;(3)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模式的改进与发展;(4)储层物性定量化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更加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等。 相似文献
37.
我国每天有数千趟高铁列车驰骋在纵横交错的高铁线路上,构成了十分理想的均布震源,但寻找适合高铁震源地震信号的处理方法是充分挖掘信息的关键.传统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高铁震源所产生的地震信号具有明显的窄带分立谱特征,但无法精确获得高铁震源地震信号的时频变化规律.本文首次将挤压时频分析这种分析工具引入到高铁震源地震信号处理中,对中国南方某高铁沿线采集到的高铁震源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利用挤压时频分析能够更加精确地刻画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能够利用单检波器精确刻画高铁列车的运行状态(匀速、加速等);同时利用挤压时频变换还可高精度地重构出所需频带的信号,为提取高铁震源地震信号的特征成分提供了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8.
壳寡糖对大菱鲆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础饲料中添加500mg/kg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喂养初始体质量为(12.2±0.01)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8周,研究COS对大菱鲆生长、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和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后,大菱鲆成活率得到提高,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5.79%和25.26%。相比对照组,饲料中添加壳寡糖饲养的大菱鲆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指数提高了4.51%,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32.89%,同时,大菱鲆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保护力显著增强(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够提高大菱鲆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39.
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科技信息作为学科窗口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在阐述地震科技信息重要性的同时,又从本学科的基础、社会的需要、领导层的决策、多学科的利用及后效作用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地震科技信息的综合价值,提出了发展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地震科技信息逐步社会化的远景。 相似文献
40.
由拉格朗日方程导出地基 结构系统地震响应分析的动力方程,利用突变模型分析了系统对地震响应的复杂过程,并分析了振幅响应的跳跃现象和“路径”效应等非线性动力特性,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分析结果对地基 结构系统的参数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