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8篇
  免费   1552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324篇
地球物理   1259篇
地质学   7884篇
海洋学   44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26篇
自然地理   69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微烃渗漏遥感探测的机理主要是建立在烃类微渗漏异常地球化学表征和形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依据Schum acher(1996)和Saunders等(1999)提出的烃类微渗漏异常地球化学原理和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东部为研究区,以多光谱遥感和航空放射性遥感为探测手段,分别利用氧化铁指数(TM3/TM1)、亚铁指数(TM5/TM4)和黏土化指数(TM5/TM7)来识别Fe3 氧化物、Fe2 氧化物和有机质、黏土化和碳酸盐化的相对富集区,同时用矿物组合图像来增强显示上述信息。综合亚铁指数(TM5/TM4)分割图像、矿物组合图像、航放铀、钍、钾信息及钍归一化铀指数等信息,提取了研究区微烃渗漏地段。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两条Fe2 氧化物和有机质相对富集区带。一条为与库布齐沙漠走向近于一致的北部近东西向带,它与石油部门发现和描述的油气渗漏区域基本一致。另一条为泊海子—准召—新庙不连续的北西向带,它的北界与泊海子—准召断裂展布基本一致。在垂直中部北西向微烃渗漏带的剖面上,清晰显示亚铁指数(Fe2 )、航放测量铀(U)、钍归一化铀(Ud)为正异常;氧化铁指数(Fe3 )、航放测量总道值(Tc)和钾(K)、钍归一化(Kd)为负异常的特点。研究认为地表还原带是由油气微渗漏形成的,推测受断裂、裂隙带控制的、主要由油气微渗漏形成的还原带对东胜铀矿带形成聚集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2.
岩溶断陷盆地不同海拔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海拔高度的养分、环境要素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关系,以岩溶断陷盆地云南小江流域的乔木、灌木、草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养分浓度随海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海拔2 000 m处的草本植物的叶片δ13C值最高,2 200 m处的乔木的叶片δ13C值最低;(2)海拔高度对乔木、灌木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大于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甚微,两者之间的拟合度较小;高值区出现在海拔为2 200 m处的乔木;低值区出现在海拔为2 000 m处的草本植物;(3)不同海拔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N、P浓度的相关性较弱(与叶片的N浓度呈弱正相关,与叶片的P浓度呈弱负相关);(4)不同海拔水分利用效率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弱,与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呈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3.
ABSTRACT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Jurassic–Cretaceous stratigraphic evolution of fore-arc deposits exposed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the northern Antarctic Peninsula. In the South Shetland Islands, Upper Jurassic deep-marine sediments are uncomformably overlain by a Lower Cretaceous volcaniclastic sequence that crops out on Livingston, Snow and Low islands. U-Pb zircon ages are presented for the upper Anchorage Formation (153.1 ± 1.7 Ma) and the Cape Wallace granodiorite of Low Island (137.1 ± 1.7 Ma) as well as 40Ar/39Ar ages of 136–139 Ma for Low Island andesites. Data are also presented for a U-Pb age of 109.0 ± 1.4 Ma for the upper volcanic succession of Snow Island. In combination with published stratigraphy, these data provide a refined chrono- and lith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or the deposits herein referred to as the Byers Basin. Tentative correlation is explored with previously described deposits on Adelaide and Alexander islands, which could suggest further continuation of the Byers Basin towards the south. We also discuss possible correlation of the Byers Basin with the Larsen Basin, a sequence that shows the evolution of foreland to back-arc deposits more or less contemporaneously with the fore-arc to intra-arc evolution of the Byers Basin.  相似文献   
944.
介拉斯台盆地处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国内中生代火山岩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多期次断裂、火山活动强烈发育,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文章通过对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和盖层的含铀性、潜火山岩、断裂、火山机构、热液蚀变、铀矿化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并结合航放、化探及遥感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5处。  相似文献   
945.
沈丘盆地是中、新生代交错叠置盆地,具有地质结构复杂、断块发育、非均质性强、渗透性差别大、含油层系多、原油多源等特点,有一定油气前景,但勘探难度较大,不适用常规的勘探开发程序,下一步勘探应以小型断块油气藏和断块—岩性油气藏为主要类型,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因素综合考虑、多手段协同作战的综合勘探方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选有利区块实施滚动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946.
通过对伊犁盆地石炭纪裂谷火山岩的地层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裂谷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了裂谷形成的区域动力学背景。认为裂谷期火山活动具幕式喷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演替,裂谷由初始裂陷的察布查尔-伊什基里克一带扩展到整个伊犁地块;裂谷的形成主要与中天山南北两侧古洋壳的相向俯冲所导致的地幔物质上涌、中上地壳的背向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947.
陆相断陷湖盆T-R旋回沉积层序与研究实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陆相断陷湖盆的沉降机理、湖盆形态等均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沉积盆地,因此,沉积层序的内部构成及层序边界发育特征也不同。在这种湖盆中,不适合于直接套用“Vail学派”的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的层序地层学模式,但其基本原理仍可应用。以东濮断陷盆地为例,分析了盆内构造-沉积旋回之内的湖进-湖退(T-R)旋回沉积层序,这种层序由湖进体系域(LTS)与湖退体系域(LRST)组成。LRST中发育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储集砂体。由于断陷湖盆的边缘坡度陡峭,以及湖平面升降幅度有限,因此,叠加于构造-沉积族目之上的更高频T-R旋回层序缺乏I型层序边界,控制T-R旋回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区内构造(断层)的幕式活动,而更高频的T-R旋回的形成则与米兰柯维奇气候旋回相关联。  相似文献   
948.
百色盆地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百色盆地几个典型低熟油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并重点以百-5井低熟油为对象,详细总结了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结果表明陆生高等植物和微生物大量繁衍及其对高等植物的改造的贡献可能是形成百色盆地第三系低熟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9.
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阐述了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把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为重力驱动型、压实驱动型、滞流型和封存型四种类型。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流体动力系统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强调在不同类型的流体动力系统中,油气藏形成的机理不同,在成藏动力学研究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加强重力驱动型和封存型流体动力系统动力系统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对我国南方海相盆地和其它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0.
刘翔 《铀矿地质》1998,14(3):142-149
本文以322矿田为例,对穿越矿田的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予以讨论。论述了矿田内铀矿床的形成、分布与遂川-热水走滑断裂带的关系,揭示了丰州拉分盆地的形成与铀成矿的内在联系,认为遂川-热水走滑断裂系是322矿田的主控条件,走滑断裂的脉动性控制了铀成矿的多期多阶段性。最后简要地分析了322矿田的找矿前景和走滑断裂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