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52篇 |
免费 | 3083篇 |
国内免费 | 10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6篇 |
大气科学 | 629篇 |
地球物理 | 11386篇 |
地质学 | 2735篇 |
海洋学 | 230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172篇 |
自然地理 | 22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376篇 |
2021年 | 573篇 |
2020年 | 506篇 |
2019年 | 550篇 |
2018年 | 529篇 |
2017年 | 524篇 |
2016年 | 425篇 |
2015年 | 594篇 |
2014年 | 771篇 |
2013年 | 831篇 |
2012年 | 767篇 |
2011年 | 844篇 |
2010年 | 727篇 |
2009年 | 967篇 |
2008年 | 747篇 |
2007年 | 852篇 |
2006年 | 846篇 |
2005年 | 821篇 |
2004年 | 739篇 |
2003年 | 725篇 |
2002年 | 608篇 |
2001年 | 544篇 |
2000年 | 518篇 |
1999年 | 443篇 |
1998年 | 448篇 |
1997年 | 414篇 |
1996年 | 389篇 |
1995年 | 336篇 |
1994年 | 311篇 |
1993年 | 258篇 |
1992年 | 201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90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4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研究以动态植被模型LPJ 为主要工具,以区域气候模式工具PRECIS 产生的A2、B2和A1B情景气候数据为输入,模拟了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状况,应用脆弱性评价模型,评估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响应未来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东部地区脆弱程度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上,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格局没有大的变化,仍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是东北和华北地区,而青藏高原区南部和西北干旱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脆弱程度明显减轻。气候变化情景下的近期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但中、远期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脆弱区面积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52.
利用290个ML ≥ 2.5的景谷6.6级地震序列事件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其震源参数。结果显示,地震矩M0数值范围为1012~1016 N·m;拐角频率fc为3~16 Hz;视应力数值范围为0~15 MPa,平均值是2.14 MPa,中位数为1.39 MPa。同时,各个震源参数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景谷地震序列余震空间分布可分为北段、中段与南段,其视应力高低分布依次为:南段 > 中段 > 北段;表明主震发生后,震源区南段区域的应力水平最高,这可能是后续5.8级\,5.9级强余震均发生在南段的根本原因。在视应力时间变化特征方面,5.8级、5.9级强余震的发生前,震中所在的南段视应力数值存在"逐渐变大-维持稳定"的特点。而后续未发生强余震的北段和中段,其视应力时间变化为早期快速调整,后续逐渐变化到各自区域的视应力均值水平;这类变化表明对于震源区南段,在强余震发生前的短时间内,南段区域首先出现局部应力不断挤压增强,并随后维持相对高值应力水平的"闭锁"状态,直到强余震的发生。因而,震后震源区余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对强余震可能产生地点判定有指示作用,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地震序列中较强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余震视应力的时空变化对序列后续地震活动的判定有重要指示作用,可为强余震的时空判定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3.
以西安地震台记录的2001-2018年13次6级以上极远震为研究对象,依据AK135走时表进行震相分析,总结归纳典型极远震震相记录特征,以期提高震相分析水平和测震分析工作质量,为其他地震台站极远震分析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卫星遥感在监视地震中的可应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及其产品在地震监视中的可应用性。已有震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震中附近存在着显著的震前地表增热现象。利用 RS热红外卫星遥感资料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信息 (即 OL R值 ) ,不仅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区域 ,还可以对地表监测项目 (如地磁、地下流体、形变等 )中资料的可靠程度作出诊断。采用卫星遥感系统与地面监视系统的“融合”,形成空间与地面相结合的多源观测信息支撑的地震监视体系 ,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震情监视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5.
56.
I. S. William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13,60(4):557-580
Progressive Early Silurian low‐pressure greenschist to granulite facies regional metamorphism of Ordovician flysch at Cooma, southeastern Australia,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detrital zircon and monazite and their U–Pb isotopic systems. Monazite began to dissolve at lower amphibolite facies, virtually disappearing by upper amphibolite facies, above which it began to regrow, becoming most coarsely grained in migmatite leucosome and the anatectic Cooma Granodiorite. Detrital monazite U–Pb ages survived through mid‐amphibolite facies, but not to higher grade. Monazite in the migmatite and granodiorite records only metamorphism and granite genesis at 432.8 ± 3.5 Ma. Detrital zircon was unaffected by metamorphism until the inception of partial melting, when platelets of new zircon precipitated in preferred orientat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grains. These amalgamated to wholly enclose the grains in new growth,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211} crystal faces, in the migmatite and granodiorite. New growth, although maximum in the leucosome, was best dated in the granodiorite at 435.2 ± 6.3 Ma. The combined best estimate for the age of metamorphism and granite genesis is 433.4 ± 3.1 Ma.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were preserved unmodified throughout metamorphism and magma genesis and indicate derivation of the Cooma Granodiorite from Lower Palaeozoic source rocks with the same protolith as the Ordovician sediments, not Precambrian basement. Cooling of the metamorphic complex was relatively slow (average ~12°C/106y from ~730 to ~170°C),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unroofing of a regional thermal high than cooling of an igneous intrusion. The ages of detrital zircon and monazite from the Ordovician flysch (dominantly composite populations 600–500 Ma and 1.2–0.9 Ga old) indicate its derivation from a source remote from the Australian craton. 相似文献
57.
虹口乡八角庙出露完整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剖面断层岩,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揭示出多个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带。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证明一层褐色断层岩相对围岩具有最大的磁化率值,存在新生成的磁铁矿和拥有相似的天然剩磁(NRM)和非磁滞剩磁(ARM)强度衰减过程。高磁化率特征是含铁顺磁性矿物受到断层滑移过程产生摩擦生热作用生成磁铁矿所致。同时断层岩还获得了热剩磁,记录了地震活动磁学信息。结合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项目1号孔(WFSD-1)磁化率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说明映秀—北川断裂带包含多层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暗示了多次强震的发生。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可以作为判定地震活动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湖南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典型环流分型,利用1961—2016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异常度方法对湖南6月区域持续性暴雨环流型进行客观识别,并结合动力和水汽输送条件,确定湖南6月区域持续性暴雨强信号并客观量化表征,建立湖南6月区域持续性暴雨预报定量化概念模型。结果表明:43次历史区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回报准确率达到81%,2017—2018年3次区域持续暴雨过程试报准确率为2/3,说明该概念模型有一定预报能力,能为湖南暴雨预报业务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将该概念模型与各类模式预报产品相结合,还可开展区域持续性暴雨的中期和延伸期预报。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