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Study on Paleoearthquakes of the Eastern Liupanshan Piedmont Fault Zon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sed on trench excavation and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s have ascertained that 6 paleoearthquake events have occurred in the Haizixia area of the Eastern Liupanshan Piedmont fault zone since 46Ka B.P. The recurrence time of 6 events were about 15000a, 20250a, 14750a, 12150a, 8550a and 4000a B.P., respectively, the recurrence intervals were about 15000a, 5500a, 2600a, 3600a and 4550a,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M-D empirical relations, the vertical dislocation of events 1 and 2 corresponded to the dis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with M8.0; the vertical dislocation of events 3-6, was corresponded to the dislocation of earthquakes with M6.5~7.5.  相似文献   
212.
On the basis of studies of lithofacies features of colluvial deposits, applicability of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of the colluvial deposits at different lithofacies positions,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ating result, the thermoluminescent ages of colluvial deposit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fault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above, the ages of paleoseismic events and their recurrence intervals on the related fault were deduced.  相似文献   
213.
官子美  罗永康 《地震研究》1999,22(2):187-192
把预测震灾直接经济损失的简化公式扩张为模糊数学的区间运算,这样使预测结果更切实际、更加科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14.
IntroductionStrongorlargeearthquakesoccurredalongaspecificsegmentofanactivefaultarecalledsegment-rupturingearthquakes.Suchearthquakesoccurrepeatedlyatpreviouslocations.Thecurrentrecurrencemodelsforearthquakesrepeatedatpreviouslocationswereproposedonlimiteddatafromcharacteristicearthquakesonplateboundaries,mainlyincludingthetime-predictableandslippredictablemodels(Shimazaki,Nakata,1980),thequasi-periodicmodel(Bakun,McEvilly,1984;Savage,Cockerham,1986),andthetime-andmagnitude-predictablemodel…  相似文献   
215.
修建在河流支流入汇口处的水利工程,同时受干、支流洪水共同作用,其防洪水位不但与洪水组合特性有关,还与洪水、水利工程行洪的耦合关系有关.已有采用设计洪水重现期对应的特征洪水组合,或者直接采用经验洪水组合进行调洪计算得到防洪设计水位的方法无法有效反映洪水与水利工程的相互作用.本文结合防洪标准的本质,利用Copula-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修建在支流入汇口处的水利工程的防洪设计水位进行计算,并以珠江流域西江支流郁江广西桂平航运枢纽水闸为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Copula-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可以有效考虑干、支流洪水组合特性及其与水利工程行洪的耦合关系,以其计算得到的防洪设计水位唯一且可保证达到防洪标准的要求,可有效克服利用洪水重现期确定防洪设计水位存在的不确定性;在干、支流洪水共同作用下,以设计洪水重现期的不同特征组合计算得到的防洪设计水位相差非常大,且与达到防洪标准要求的防洪设计水位相比完全偏离了合理的误差范围,不宜以设计洪水重现期确定防洪设计水位;利用经验洪水组合计算难以合理反映不同工程的洪水及工程特性.研究成果可为修建在支流入汇口处受干、支流洪水共同影响的水利工程防洪设计提供更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16.
昌马断裂位于祁连山西段,是祁连山系列次级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东段的重要构造转换断层之一,于1932年发生7.6级地震。位于昌马断裂中东段的臭水柳沟古地震探槽揭示了2次地震事件:一次为1932年昌马地震事件,另一次为(902±44)a B.P.以来发生的事件,这弥补了昌马断裂全新世晚期古地震事件缺失的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确定昌马断裂全新世至少发生7次古地震事件,推测地震复发间隔为1ka左右,部分事件未能揭示。通过探槽揭示的低角度断层、地层变形和部分断裂的地貌特征可知,受阿尔金断裂NEE向挤出的影响,昌马断裂部分段落表现出低角度的逆冲推覆活动,形成其特有的低角度走滑现象,以吸收阿尔金断裂东段的左旋位移。这也说明昌马断裂在承担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西段系列断层的构造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7.
朱航 《中国地震》2017,33(3):374-384
根据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式研究中国南北地震带北段断裂系统的地震复发规律,利用历史地震记录和断层滑动速率资料计算得出区域时间可预测统计模型和震级可预测统计模型,并对4个主要潜在震源区在未来10年内的强震复发危险性进行概率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危险性最高为S1区(海原断裂带),其综合危险率K值为0.841,预测下次主震为6.9级;其次为S2区(天桥沟-黄羊川、香山-天景山、六盘山断裂带等),K值为0.480,预测下次主震为6.4级;S3区(祁连山构造带)和S4区(西秦岭构造带)远低于S1和S2区。按照危险程度排序的前2位均位于东祁连山-六盘山构造带。  相似文献   
218.
结合测震学和大地测量学方法分析日本2011年9级地震之后依舒断裂带北段的地震活动性认为,2012年至今研究区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是由于日本地震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依舒断裂带北段震后1 a内受影响较大,2 a后地震活动减弱,b值的时间扫描表现出其目前处于低应力场控制。依舒断裂带北段2012年至今5 a未发生4级以上地震,当前存在发生4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19.
IPCC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霞  杨光 《海洋学报》2019,41(9):114-125
冬季重现(再现)是中高纬度大尺度海表温度重要的持续性特征,是热带外海洋特有的现象。北太平洋大气环流也存在这一现象,它可能会强迫产生这一海域海温的冬季重现。本文利用IPCC 20C3M耦合模式资料,评估了耦合模式模拟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能力。北太平洋海温冬季重现的空间范围是海盆尺度的,中部重现时间比其周围晚。大气环流场的冬季重现主要是在北太平洋中部,它与海温冬季重现关系密切。大多数IPCC耦合模式基本上可以模拟出太平洋海温大范围的冬季重现现象。与重现范围的模拟相比,耦合模式对重现时间地理差异的模拟都比较差。各模式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较差,大部分模式未能模拟出大气环流场中主要的重现区域。而且,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对海温重现的可能影响并没有体现在这些耦合模式中。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大气冬季重现的模拟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20.
崔成  严冰  左书华 《海洋工程》2019,37(1):46-55
基于二次开发开源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包Open FOAM中的非稳态不可压缩两相流求解器inter Foam建立数值模型,增加了基于方向谱的三维造波边界和吸收边界,成功模拟了三维多向畸形波过程。通过与模型试验波面和目标谱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模拟三维多向畸形波的有效性。另外,分析了网格尺度和柯朗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使用连长统计和SIWEH两种方法分析了包含畸形波波列的群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网格尺度设置0.02 m×0.01 m×0.02 m,最大柯朗数选择0.25,模拟出的三维畸形波效果最好;从能量角度描述畸形波的群性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