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0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18篇 |
地球物理 | 260篇 |
地质学 | 759篇 |
海洋学 | 295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1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奥陶系顶部马家沟上组合(马五1-马五4)风化壳储层是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主要产气储层,其中马五1+2及马五41是该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分析及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认为:苏里格气田东区马家沟上组合储层岩石类型以含膏粉晶-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膏模孔+溶缝为主;储层受沉积、成岩、岩溶古地貌及构造共同控制,沉积-成岩是白云岩储层的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决定了最终储层空间的形成,构造对储层主要起到沟通渗滤作用,而岩溶古地貌从宏观上控制着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和天然气储集保存状况. 相似文献
42.
Renas I. Koshnaw Brian K. Horton Daniel F. Stockli Douglas E. Barber Mazin Y. Tamar-Agha 《Basin Research》2020,32(4):688-715
In the northwestern sector of the Zagros foreland basin, axial fluvial systems initially delivered fine-grained sediments from northwestern source regions into a contiguous basin, and later transverse fluvial systems delivered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from northeastern sources into a structurally partitioned basin by fold-thrust deformation. Here we integrate sedimentologic, stratigraphic, palaeomagnetic and geochronologic data from the northwestern Zagros foreland basin to define the Neogene history of deposition and sediment routing in response to progressive advance of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This study constrains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timing of deposition and provenance of nonmarine clastic deposits of the Injana (Upper Fars), Mukdadiya (Lower Bakhtiari) and Bai-Hasan (Upper Bakhtiari) Formations in the Kurdistan region of Iraq. Sediments of the Injana Formation (~12.4–7.75 Ma) were transported axially (orogen-parallel)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by meandering and low-sinuosity channel belt system. In contrast,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Mukdadiya Formation (~7.75–5 Ma), sediments were delivered transversely (orogen-perpendicular)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by braided and low-sinuosity channel belt system in distributive fluvial megafans. By ~5 Ma, the northwestern Zagros foreland basin became partitioned by growth of the Mountain Front Flexure and considerable gravel was introduced in localized alluvial fans derived from growing topographic highs. Foredeep accumulation rates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Injana, Mukdadiya and Bai-Hasan Formations averaged 350, 400 and 600 m/Myr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accelerated accommodation generation in a rapidly subsiding basin governed by flexural subsidence. Detrital zircon U-Pb age spectra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sources of Mesozoic-Cenozoic cover strata, the Injana Formation was derived chiefly from Palaeozoic-Precambrian (including Carboniferous and latest Neoproterozoic) strata in an axial position to the northwest, likely from the Bitlis-Puturge Massif and broader Eastern Anatolia. In contrast, the Mukdadiya and Bai-Hasan Formations yield distinctive Palaeogene U-Pb age peaks, particularly in the southeastern sector of the study region, consistent with transverse delivery from the arc-related terranes of the Walash and Naopurdan volcano-sedimentary groups (Gaveh-Rud domain?) and Urumieh-Dokhtar magmatic arc to the northeast. Thes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sediment routing and compositional provenance reveal a major drainage reorganization during Neogene shortening in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Whereas axial fluvial systems initially dominated the foreland basin during early orogenesis in the Kurdistan region of Iraq, transverse fluvial systems were subsequently established and delivered major sediment volumes to the forelan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abrupt deformation advance and associated topographic growth in the Zagros. 相似文献
43.
为了深入认识珠江现代入海物质在粤西陆架随海流迁移扩散的路径和沉积中心,利用Gao-Collins方法分析了粤西-琼东北近海1 515个站位的粒径趋势,并用210Pb法测定了8支柱样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在粤西沿岸流和南海暖流这两个相向海流的共同作用下,珠江口外珠江来源的泥质沉积物的主体被限制在-50 m等深线以浅的内陆架。现代珠江入海物质能维持粤西陆架泥质沉积区0.1 cm/a左右的现代沉积速率。在川山群岛至海陵岛一带和琼州海峡东侧泥质区,分别受岛屿阻挡和逆时针中尺度涡旋的影响,形成了现代沉积中心。在沉积物不同粒级的来源和搬运方式存在差异的地方,粒径趋势分析结果可能主要反映的是粗颗粒沉积物的运移趋势,而非细颗粒沉积物的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44.
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钙质浮游生物分布与碳酸盐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西部300多个表层沉积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定量分析表明,几乎所有样品均含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但丰度相差十分悬殊,浮游有孔虫丰度介于0.5~36673个/g之间,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为0~1725个/10个视域,两者的分布规律相似。在陆坡区钙质浮游生物最富集,尤其在西沙群岛西南、南沙西部礁滩附近海区丰度最高;向深海盆区和陆架浅水区,钙质浮游生物丰度均下降。但从两者的丰度分布来看,其溶解程度不同,浮游有孔虫更容易溶解,在200~2000m水深区,丰度最高,2000m以下丰度锐减;而钙质超微化石的最富集区在500~3000m,且3000m以下仍较丰富。从碳酸盐的分布来看,本区碳酸盐的临界补偿深度(CCrD)为3500m,而CCD大于4300m,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由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构成。 相似文献
45.
用考古学方法讨论渭河断陷带现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古学方法为解决地质时期第四纪,尤其全新世的年代问题提供了方便,在地质,地貌等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用较多的考古材料讨论了渭河断陷带现代构造运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6.
以年极端洪水超标率来反映区域极端洪水, 分析了新疆区域极端洪水变化; 以年最大洪峰记录分析了天山山区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规律, 并用14站资料分析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 讨论了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结果表明: 受气候变暖影响, 1957-2006年全疆极端洪水呈区域性加重趋势, 尤其南疆区域极端洪水明显加剧, 北疆区域也有加重趋势, 但相对较缓. 全疆及北疆、 南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处于洪水高发阶段. 近50 a来, 在新疆区域洪水呈加重趋势的变化背景下, 发源于天山南坡的托什干河和库玛拉克河年最大洪峰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发源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与乌鲁木齐河年最大洪峰流量虽有增加, 但是变化趋势较缓. 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为界, 天山典型流域托什干河、 库玛拉克河、 玛纳斯河和乌鲁木齐河在20世纪90年代(或80年代)以来与前期相比, 呈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 年最大洪峰流量明显增大, 年际间变化更加剧烈, 洪水年更频繁. 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份为界, 玛纳斯河、 托什干河和乌鲁木齐河后期的年最大洪峰集中日期较前期推迟2~9 d, 库玛拉克河却提前5 d. 玛纳斯河、 乌鲁木齐河和库玛拉克河后期的集中度较前期增加0.8%~8.3%, 托什干河减小1.1%. 1961-2010年, 新疆天山山区气温明显上升, 升温率为0.34 ℃·(10a)-1, 1997年以后明显增暖; 天山山区降水显著增加, 增加速率15.6 mm·(10a)-1, 同时极端降水强度增大、 频数增多. 近50 a来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与区域增温以及天山山区极端降水事件增多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7.
湖南西北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Au,Ag,Pt,Pd等贵金属矿化。它是我国新类型的镍钼矿床及贵金属矿化极具找矿潜力的地区。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的黑色岩系既是镍钼矿的富集层,也是贵金属矿化的主要富集层。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伴随热水的加入而开始,热水沉积与正常沉积交替期是成矿的高峰期,至正常沉积期结束。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在黑色岩系的成岩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矿床以同生沉积为主,兼有热水性质沉积特点。其成因应归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48.
利用长江中下游、河口及口外、浙-闽沿岸陆架6个主要沉积盆地的40个晚第四纪钻孔及其年代学数据和长江口外、陆架的浅地层剖面,计算了全新世不同阶段各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近7 000年来泥沙堆积通量的估算。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距今10 000年至8 000年间长江口下切古河谷是长江泥沙的主要堆积中心,沉积速率可高达15m/ka。随着海平面上升,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沉积盆地,其中江汉盆地的沉积速率可达10m/ka。近2 000年来,口外、陆架的堆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长江中下游盆地和河口可容空间日益减小。根据沉积速率估算,距今7 000年来长江中下游堆积泥沙约13 074×108 t,同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的泥沙堆积量约为9 470×108 t。研究还发现全新世以来有两个异常低沉积速率时期:距今8000-7 000年期间上述各沉积盆地沉积速率均显著低,未见长江泥沙的沉积中心; 距今4 000-2 000 年期间长江口呈现低沉积速率。 这两次异常的原因推测与海平面、气候波动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后,储层构型的精细描述对改善油田开采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废弃河道作为单一河道的边界以及识别点坝砂体的重要依据,其顶部的泥质沉积或者砂泥岩互层沉积对储层内部流体具有遮挡作用,因此正确识别废弃河道是进一步分析储层构型及挖潜油田剩余油的重要科学依据。以杏南开发区葡Ⅰ31小层为例,通过分析废弃河道在平面及剖面的沉积特征,利用砂顶相对等深图法,综合废弃河道的砂体平面分布形态和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在葡Ⅰ31小层内识别出26处规模不等的废弃河道,宽度一般在100 m左右,其中3处突弃型废弃河道与渐弃型相比,弯曲程度更大,砂体延伸更短,沉积厚度为2~8 m不等。由于砂泥互层或泥质沉积的侧向遮挡作用,废弃河道砂体与正常河道砂体组成的半连通体导致有注无采或有采无注的注采不平衡现象,使得河道砂体顶部成为剩余油聚集的有利场所,成为进一步挖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50.
210Pb具有百年时间尺度沉积计年的重要价值。210Pbex计年假设:沉积物是封闭系统;进入水体的210Pb能有效地转移到沉积物中并不发生沉积后迁移;非过剩210Pb与其母体226Ra保持平衡。210Pbex计年可用稳定输入通量-稳定沉积物堆积速率模式、常量初始浓度模式或恒定补给速率模式。沉积物柱芯必须保持原态并以0.5~1cm间隔分截;用相应层节226Ra校正。沉积物表层混合作用及222Rn的丢失可能导致顶部210Pbex异常。季节性缺氧湖泊沉积物顶部可能存在210Pb及210Po的再迁移。210Pb与137Cs两种计年方法原理上具有根本差别。210Pb,137Cs与沉积纹理方法对比是准确计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